孙健新_今年“双11”创下哪些记录?给你一串数字感受一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2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410
导读

每年的“双11”购物节都是购物体验的一次迭代升级,产生了许多新的消费场景和更加丰富有趣的新消费模式。天猫数据显示,11日8时55分,淘宝直播引导的交易额突破100亿元,超过50%的商家通过直播获得新的增长;目…

8秒65英寸电视销量突破1万台;45秒华为手表GT2智能手表销量突破1万台;11日零时起,1分钟扫地机器人销量突破1万台,“双11”购物促销达到高潮,京东商城主要商品销量一路上涨。去年刚创下的一系列销售记录再次被打破。

历经11年的“双11”购物节,不仅成为线上线下零售业态的重要推广节点,更是观察中国消费市场的重要窗口。

一串创纪录的数字意味着消费者的新需求被更准确地捕捉到

零点,各大电子商务平台均迎来交易高峰:在京东平台,空调类交易额在20秒内突破亿元,冰激凌类交易额在不到1分钟内突破亿元,小家电类产品1分30秒就突破亿元。截至11月11日22时55分,“11.11京东全球美食节”累计订单金额突破2000亿元,打破去年纪录。

1小时03分59秒,成交额突破1000亿元;16小时31分12秒,成交额突破2135亿元,全天超过去年的“双11”。“双11”启动后,天猫平台也不断刷新纪录。

苏宁3C类“双11”在一分钟内突破10亿元。一小时内销售55英寸及以上大屏幕彩电20余万台,一小时内销售格力、美的、海尔等品牌空调31万余台。苏宁首日一小时订单量同比增长89%。

当日凌晨,不到10分钟的交易额超过1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一半;智能家居品类前一小时的交易额比去年同期增加6倍;5g手机前8小时的交易额为3是日常生活的2倍,华为手机交易额比去年同期增长240%,个人护理美容化妆品增长3倍以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潘鹤林认为,“双11”经过11年的发展,不仅成为国内外线上线下的购物推广节,也给消费者的购物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各大平台交易量激增的背后,代表着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资源配置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

在一系列破纪录的数字背后,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品牌合作,也有来自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参与者,如物流、供应链、制造、客户服务等,通过这种协调,可以更准确地捕捉消费者的新需求,以帮助品牌制造商和生产商更好地创造新的供应。这种良性循环不断产生新的消费增量,释放内需潜力。

经过多年的积累,物流配送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双11”购物体验也不断耳目一新。11月11日凌晨0点45分,成都的何先生收到了刚在京东订购的货物,只花了10分钟。何先生享受京东物流同城提速服务。在这惊人的速度背后,是大数据驱动和整个环节精细化运作的结果。客户在京东前台输入商品后,系统根据客户的收货地址、门店库存、配送时限等将订单分配到最近的门店,门店立即发货,并在第一时间将订单交付给客户。

现场购物带来新的消费体验,“双11”期间推出100多万款新产品

“双11”购物节走红的背后,既有交易量的增加,也有消费结构的升级。透过“双11”窗口,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消费市场的升级趋势。

在家居建材领域,“智能化”已成为高热耗的新趋势。在京东平台,11月1日至10日,智能厕所营业额同比增长150%,智能照明产品营业额同比增长100%,全自动智能门锁销量增长迅速,是去年的6倍。在家具类中,消费不断升级,主要品牌表现良好。11月1日至10日,床垫类交易量同比增长61.48%,欧罗巴、麦加、西蒙斯等品牌销售增幅远高于平均增速。

新的玩法也是消费者最喜欢的购物方式。”打开淘宝网直播页面,观看直播,点击左下角的链接购买更多产品,还可以享受直播房折扣,“江苏省南京市市民何家佳正在网上购物。每年的“双11”购物节都是购物体验的一次迭代升级,产生了许多新的消费场景和更加丰富有趣的新消费模式。

现场购物、语音点播、AR(增强现实)彩妆试穿本次“双11”,天猫新的消费场景再次扩大,带给消费者全新的消费体验。天猫数据显示,11日8时55分,淘宝直播引导的交易额突破100亿元,超过50%的商家通过直播获得新的增长;目前已有数千家店铺升级为天猫旗舰店2.0,AR测试功能允许消费者在线观看口红试用效果。

新产品消费也成为此次“双11”的一大亮点。越来越多的品牌选择在11月前后推出新产品,从移动数码、家电、化妆品、个人护理到鞋、包和服装。据分期音乐数据显示,分期音乐商城3个月内发布的新产品已成为销售冠军,预计“双11”当天新产品销量将占总销量的1/4以上。在天猫平台上,“双11”期间推出的品牌超过80%,新品超过100万件。

一些致力于创新的国产品牌也通过“双11”寻求新的增长点。根据年轻人的消费特点,国产品牌通过设计感、技术核心等要素赢得青睐。

线上玩法更加丰富,线上线下融合也在加速,消费场景的延伸也在不断扩大。在今年的“双11”中,苏宁依托家电、超市、百货、娱乐休闲、内容服务、生活服务等多模式部署和多层次的渠道网络布局,打造了一个小时场景生活圈。目前,苏宁现有门店5000多家,覆盖3.5万多个社区,服务用户1.2亿多人。

三四线城市与农村消费者购买力爆发,确认了中国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

随着物流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电子商务配送半径的不断扩大,下沉市场正成为“双11”的重要新增长点。在距离北京2700多公里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地区城关镇,11月1日至10日,京东平台每天下800多个订单。距离并没有减慢送货速度。在每天800多个订单中,75%的订单在半天内完成,剩下的25%还可以实现“今天下订单,明天收货”,实现24小时送货。

下沉市场的超消费力体现在各大平台上。苏宁电器一小时销量突破800万台,其中生活电器10分钟销量突破1000万元。在天猫“双11”前两小时,聚算旗下的“千万大片集团”共出品216部大片,销量超过10万部、7亿多部、5.76亿部。

渠道下沉,质量不下沉。资料显示,下沉市场的消费者也注重品质和品牌。在京东平台上,11月1日,县城市场65英寸及以上大屏幕电视销量同比增长200%以上,500升及以上冰箱、10公斤及以上洗衣机销量占近一半。高端无风感柜式空调的销量已达到日平均销量的25倍。县城市场居民对饮用水卫生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净水产品的销售量是去年同期的8倍。

网络填补了不同地区和城乡之间的信息空白,使更多的三四线城市和农村消费者获得与大都市地区相同的消费体验。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选择电子商务作为与消费者沟通的最重要阵地,以最低的成本接触到越来越多地区的消费者。

在过去的两年里,淘宝天猫70%以上的新用户来自下沉的市场。来自Jingdong的数据显示,在“双11”期间,京东全站新用户中有近40%来自主要购物公司靖西,表现出较强的吸引新用户的能力。超过70%的靖西用户来自于3-6线下沉的新兴市场。

潘和林表示,电子商务平台下沉市场的爆发,显示了我国三四线城市和农村消费者收入和消费升级的增加,也印证了我国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和结构升级趋势。中国的消费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精彩的下沉市场才刚刚起步。包括电子商务平台在内的零售商应抓住消费需求的新趋势,提供更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使未来的消费潜力得到更好的释放,为经济发展贡献更多的动力。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