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三朝元老,备受雍正赏识被乾隆厌恶,是配享太庙的汉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04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614
导读

在康熙晚年时爆发了九子夺嫡,朝廷中站队无数,那些官员也都为各自选择的皇子出谋划策,不过张廷玉却始终没有任何的表态,而雍正本人又有很大的猜忌,他在任用前臣时也会看看是否有站队的想法。在他辞官时,乾隆自…

张廷玉从官的50年里,历经了康乾三朝,度过大清的盛世,最高官拜宰相,一生也尽显着传奇。他是大学士张英的儿子,父亲深受康熙重视,为人正直清廉,受到了很多好评。比如说著名的“六尺巷”,他在朝廷中当大官,但老家和邻居闹出了矛盾,他知道后主动要求退让三尺。在父亲辞官前一年,张廷玉考上了进士,之后开始了50年的从政生涯。

在康熙晚年时爆发了九子夺嫡,朝廷中站队无数,那些官员也都为各自选择的皇子出谋划策,不过张廷玉却始终没有任何的表态,而雍正本人又有很大的猜忌,他在任用前臣时也会看看是否有站队的想法。而张廷玉在这时做对了一件事,那就是将雍正继位这一史实写的十分精彩,让人看不出他有夺权的意图。正因如此,张廷玉也受到了赏识。

为了更好的讨论战情,张廷玉对军机处进行了完善,日常的工作也办得井井有条,每次雍正有什么新想法,他立马就会思考想出新计策,为了处理公务,他每天都要加班到深夜,这让雍正很是认可。当然他本人也十分的小心,生怕会被抓住把柄,从来不将文稿留在家里,也不会让家人获悉政事,且他也不会拉帮结派。一次,他的儿子殿试考试中获得了第一名,不过张廷玉知道后,立马要求降为二甲第一,雍正对他的低调行为很是满意,经常会奖赏他财物珠宝。

动辄奖励几万两白银,甚至还将园林赏给他,不过最有成就的一次赏赐就是时候可以配享太庙,这是满朝文武最高的荣耀。太庙是清帝王的祖庙,每年皇帝都会在此祭祀,而死后能进入其中的人,可是何等的荣誉,不过满清时期,汉人做官容易,但想要和八旗子弟有同样的待遇就难了,整个清朝也只有张廷玉这个汉臣享有此荣耀。

在雍正病逝前,特意留下了遗诏,那就是让其享太庙,不过他能够进入其中也经历了几番波折。在乾隆时期,张廷玉并不被受重视,毕竟在朝廷中的势力太大,光是族人当官的就有19人,再加上联姻的姚氏家族,其人数多达30人,如此一来自然让乾隆惧怕不已,同时他还培养自己的心腹和鄂尔泰对抗。

他和鄂尔泰在一起从官10多年,平日里却不会主动说一句话,每当鄂尔泰有什么失误,他就会进行嘲讽,如此一来乾隆也会忌讳不已,而聪明的张廷玉似乎发现了皇帝的不满,立马辞官回乡。在他辞官时,乾隆自然是选择了劝留,他表示你是三朝元老,又是享太庙之人,应该为朝廷鞠躬尽瘁,结果张廷玉却反说:“明朝时刘基不就辞职回乡了?我都70多岁了,应该让位。”

不过乾隆却想到,刘伯温之所以辞官,还是因皇帝猜忌,如此一来不就是骂自己?他内心不悦,立马写了一篇长论,表明辞官就是不忠。孝贤皇后病逝后,张廷玉立马撰写祭文,结果却被皇帝抓住把柄,翰林院之人都被罚,这让他明白一定要辞官。

等风波过去后,他再次提出了辞官,乾隆听了后也点头同意了。结果他又回来说希望皇帝保留享太庙待遇,这让乾隆气愤不已但还是写了一首保证。但第二天他却没亲自道谢,直接让儿子过去。乾隆大怒准备制裁他,结果他的学生提前告知消息,张廷玉吓得立马去往皇宫谢罪。

但此时乾隆的旨意还没下达出去,这不就表明他拉帮结派、朝中有人吗?乾隆直接将他的伯爵给拿掉了。第二年他再次提到退休,但此时皇子刚离世,乾隆气得将享太庙的荣誉取消,让他滚回老家郁郁而终,死后乾隆为表明自己开明破准其享受太庙,但他本人已经看不到了。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