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时代“互联网+”服务平台
所谓“人红是非多”,这句话送给滴滴一点不过分。自滴滴宣布顺风车整改归来,人们的目光便似乎盯死了滴滴,并且一刻也不愿离开。这不,前段时间人们还在热火朝天的议论滴滴因严重失信被列入了上海交通“黑名单”的事情,下一秒,大家又开始争论滴滴“涨价”的事情了。
当然啦,并不真的是滴滴涨价了,而是它旗下的共享单车“青桔单车”涨价啦!
据相关报道显示,作为滴滴于2018年1月25日上线的自由共享单车品牌,青桔单车11月26日正式迎来全新的计价规则,起步价由1元涨为1.5元,时长费由0.5/15分钟涨为1.5/30分钟,但月卡等费用仍维持20元的原价。
针对新的涨价规则,不少人由于没有注意,因此以为是突然上涨而显得猝不及防。但据滴滴客服回应,青桔单车的涨价其实早在11月20日就已经在滴滴出行App和青桔单车微信小程序上进行了公示,一周后才正式实施,不属于突然调价。
只能说,大家对于滴滴还是太过于敏感了。要知道,共享单车的涨价潮在今年年初就已经陆续开启,而当时大家似乎并没有如此高的关注热度。今年以来,小蓝、哈啰、摩拜等共享单车平台都先后上调服务价格,青桔的涨价也只是顺应趋势。
其中,较早先上调价格的是小蓝单车。今年3月21日,小蓝单车率先发布涨价规则,表示起步价从从1元/30分钟提升至1元/15分钟,后续使用费用为0.5元/15分钟。之后4月份,哈啰单车也在当月中旬施行新计费规则,起步价调整为1元/15分钟,部分地区月卡上涨3元至14.9元/月。
7月,摩拜单车在上海地区的起步价从1元涨至1.5元,并于26日正式执行;除此之外,10月份,摩拜再度调整了北京地区的计价方式:骑行30分钟内收费1.5元,超出后每30分钟收费1.5元。如用户购买骑行套餐,每次骑行前2小时免费,超出部分按1.5元/30分钟计费。
总体来看,哈啰单车的涨价力度无疑是其中较大的,1小时骑行费用达到了整整4元。而其他几家的涨价也都大同小异,每小时骑行费用丝毫不比坐公交低。面对如此的涨价风潮,广大网友们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有的网友理性分析了一波共享单车此轮涨价的利弊。其认为,单车涨价势必会让更多用户流失到互为替代品的公交领域,从而利润减少,而高成本和高人工维护费会给平台造成巨大压力,最终恶性循环导致共享单车走向没落。可以看得出,该网友对共享单车涨价的前景不是很看好。
也有网友表示,现在啥都在涨,共享单车涨价有啥不能理解和接受的,而且这才涨5毛,实在是太良心了。对此,笔者只能表示,这位网友真的不是平台请来的水军吗?但转念细细一想,5毛也确实不是很多,想必该网友应该也是表达了不少人的观点和意见。
此外,还有网友表示,单车价格已经高过了公交,再加上这样的季节不太适合骑单车,自己更愿意坐公交。这应该是大多数人的心声吧,本来共享单车的一大优势就是便宜,如今这仅存的一点优势也没有,讲道理共享单车的竞争力确实在降低。难道各平台商都只注意同行竞争,忘记了看看身边的一些对手?
当然,也有网友从平台方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一波涨价的原因。从中可以看出,共享单车涨价也实属无奈之举,成本摆在那里,盈利又不是很高,不涨价就只有等死,这实在是太难了。但说到底,根本原因还是行业发展的成熟度和规范度不够才导致如今局面,单纯涨价来弥补或许还是杯水车薪吧。
那么,除了上述笔者列出的一些观点,荧幕前的你对于共享单车涨价还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共讨哦~
· End·
新应用凸显新思维,AI如何赋能智慧交通?
12-3
产业空间格局基本形成,精密设备铸造还看3D打印
1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