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告诉孩子童话是假的,这竟然需要讨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04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197
导读

傅首尔这期状态太好了,她讲了一个几乎让所有人都无法辩驳的观点:“如果你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告诉他童话是假的,这相当于一种剧透,是快进了他的成长,不告诉是为了陪着他,一起去分辨去思考,这种成长的惊喜,…

文 | 米粒妈 (公众号 米粒妈爱分享)

作为追看了6季《奇葩说》的老粉丝,上周末的辩题#该不该告诉孩子童话是假的#深深地戳到了我的内心。

傅首尔这期状态太好了,她讲了一个几乎让所有人都无法辩驳的观点:“如果你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告诉他童话是假的,这相当于一种剧透,是快进了他的成长,不告诉是为了陪着他,一起去分辨去思考,这种成长的惊喜,才是母子一场的风景。”

这段话说得太漂亮了,作为一个妈妈,我几乎想要立刻站起来为他鼓掌。

米粒出生后,我就开始了每天给他讲故事的生活,等他再大一点,我们就开启了让我们都觉得无比亲近、无比享受的亲子阅读,这期间,我给米粒讲过无数过童话故事,我们一起阅读过几千上万本绘本。

每天晚上临睡前,他依偎在我的怀里,我们一起读一个或有趣、或美好、或惊险的童话故事,我们都沉浸在童话故事给我们营造的那个浪漫、美好的氛围里:

“哈利波特和朋友们一起努力学习和成长,最终打败了伏地魔;勇敢的骑士为了拯救公主会鼓起勇气与恶龙决斗;青蛙王子用自己的真诚与善良得到了公主的肯定……”

小时候的米粒,会窝在我的怀里,听我讲故事,或开心、或激动、或难过,跟着故事里的角色一起感受各种情绪,我们一起沉浸在奇幻的故事里面,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去重新塑造我和米粒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现在的米粒,已经是大孩子了,他早已在自己的成长中逐渐明白了“童话故事是假的,是编的”这一事实。

但年幼时候,我们一起讲故事,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时光,不管过了多久再回头看,都是我们彼此人生中最亲密最动人最闪闪发光的时刻。

我是真的无法想象,在自己和米粒一起讲故事、一起阅读、一起感受童话美好的时候,我要一个劲的泼冷水,告诉米粒:“这都是假的,这都是编的,这都是骗人的”,这是有病吗?

给孩子讲童话故事,从来不是为了告诉孩子如何分辨真假、如何明确真善美。

给孩子讲童话故事,最重要的是我们彼此拥有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在那个时光的回忆里,好人总是得到好报,只要努力就有希望。

傅首尔讲了一个她自己经历的“童话”。

小时候,她和妈妈住在米仓,那里每天都有很多很多的老鼠,她晚上睡觉的时候特别特别害怕。

她的妈妈就告诉她:“米仓里的老鼠晚上会给乖乖睡觉的小孩子送来糖果。”

她每天早上醒来,枕头边上都有一颗彩色的水果糖。

作为已经知道生活各种真相的我们,当然知道这个糖果是哪来的。

但我们和成年后的傅首尔一样,深深地被这个故事所感动:我们这一生,都应该要感谢那个用心给我们造梦,小心翼翼呵护我们幼小心灵的那个人。

米粒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圣诞老人,他一直非常坚定的认为圣诞老人是存在的,而且坚信圣诞老人特别聪明,并且特别爱他,因为每次圣诞节,圣诞老人都会送给他一直想要的礼物。

既然都是父母,大家肯定都知道圣诞老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每年圣诞节,我和米粒爸都会提前把家里装扮得特别隆重,圣诞树、圣诞装饰、小彩灯等等,提前很久就会开始营造圣诞的氛围。

我们会给米粒讲圣诞老人的故事,趁机偷偷打听他今年想要什么礼物,然后提前买好,藏起来,等到了平安夜米粒睡着了之后,再偷偷地放到圣诞树下。

第二天米粒发现了圣诞礼物,我和米粒爸还要无比配合地演戏:“噢天呐,圣诞老人也太聪明了吧,给我们米粒送了他最喜欢的礼物呢~”

米粒还在幼儿园上中班的时候,不知道从什么渠道,他知道了圣诞老人是假的。

那天一大早醒来,他如愿以偿的看到了他最喜欢最期待的圣诞礼物,他仍然特别开心,抱着礼物转了好几个圈圈之后,他突然特别认真地对我和米粒爸鞠了一躬:“谢谢你爸爸,谢谢你妈妈,我很喜欢这个礼物。”

几乎没有语言能形容我和米粒爸当时内心的震撼。

米粒去幼儿园之后,我和米粒爸忧心忡忡地讨论:怎么办,孩子发现圣诞老人是假的了,他会不会觉得很幻灭,会不会觉得很崩溃,他是人生观是不是崩塌了。

我们只焦虑了一小会,就发现:从小被童话滋养的米粒,在发现童话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时候,他并不是哭闹、反抗、不愿意接受,相反,即便是年纪如此幼小的他,很快就能理解并深深感受到这背后的爱意。

从小相信爱、相信世界美好的孩子,并不会因为发现童话是假的,就因此感到幻灭,相反,他像是得到了童话中的魔法,明白了爱和不易,所以他才会对我们说谢谢。

去年圣诞节前夕,我带米粒去朋友家玩,朋友家的小男孩,5岁多,吵着闹着要买一个汪汪队的基地玩具,朋友嫌贵,不想给买。

小男孩眼巴巴地说:“那等到圣诞节,圣诞老人是不是就会送我了?”

朋友没好气地说:“圣诞老人那都是假的。”

我当时心里一惊,果然小男孩马上撇了嘴眼看就要嚎啕大哭。

这时米粒赶紧站了出来,温柔地哄小男孩:

“圣诞老人当然是真的,哥哥小时候每年都会收到圣诞老人送的礼物,不过有时候圣诞老人太忙了,不一定能记住每个小朋友喜欢什么,所以有时候他送的可能不是你正好想要的那个,不过没关系的,圣诞老人永远都会把你的心愿放在心上的。”

朋友戳戳我:“你透露一下,这么暖心的孩子你是怎么生出来的。”

所以童话真的不是只有讲述的那一刻,才能带给人温暖与激励,童话所带来的美好和爱意,是人这一生中永远的光芒,不仅照亮自己,也能感染他人。

年初的时候,曾经有这样一个甚嚣尘上的话题:到底该不该给孩子读《海的女儿》?

起因是有网友表示,自己从来没有给女儿读过《海的女儿》这种“经典童话”:“就为了一个只看过一眼的男人,需要用姐妹的资源(美丽的长发)、自我的阉割(无法说话)和终身痛苦的代价(直立行走疼如刀割),换一个所谓的爱情,这是跪舔人类男性”。

同时她还认为:“包括所有happy ending的王子公主式童话也不适合讲给女孩听,她们不是只能年轻美丽柔善可期,也不是只能有嫁给王子这一种结局。”

诚然,在当下鼓励女性追求自我、追求独立的大环境下,这样的言论是受欢迎的。

但我却有另外一种看法,那就是,越是人生经历格外丰富的人,越是经历过各种困境的人,越是觉得自己已经看透了人性本质的人,越不应该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强行灌输在孩子的身上。

提前告诉年幼的女孩:这个世界上没有男人值得你付出,并不会真的让她们避开所有爱情的陷阱,相反,她们只会对爱没有期待,彻底失望,甚至根本找不到爱的方向,也不会学习如何去爱。

相信童话,相信小美人鱼在追求爱情的那一刻是认真的,是满足的,是闪闪发光的,并不会让女性就此迷失在爱情中,相反她们会更有勇气面对得到与失去。

更何况,孩子,尤其是女孩子,永远不会只听到并相信那个一心付出无所求的小美人鱼的故事。

她们还会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心地善良的白雪公主,有聪明机敏的灰姑娘,还有坚持梦想的爱洛公主,还有凭借自己努力,勇敢拯救野兽王子的贝儿公主,还有替父从军,拯救国家光耀门楣的花木兰,还有那个直面内心,勇敢做自己,大声唱“let it go”的艾莎公主……

我们该做的,不是告诉孩子,你应该像哪个公主学习,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是正确的。

告诉一个孩子:“你要尽早认清世界的真相,你不是主角,你不是C位,你不要自我感觉良好,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这是为人家长最不该做的事情。

我们该做的,是告诉孩子,这个世界上有无数的选择,有无数的可能性,只要你愿意,你可以成为任何人,哪怕受伤,也是珍贵的经历。

我们可能出生平凡,我们可能长相平平,我们的性格普普通通,才华更是泯与众人,我们的父母不能给我们好的起点,我们的家庭支撑不了体面的生活,我们不会次次考第一,甚至从来没考过第一,我们会被喜欢的男孩拒绝,我们的恋爱可能磕磕绊绊,我们可能考不上理想的大学,我们的工作可能不尽如人意,我们的婚姻甚至可能完全是失败的……

但是这都没关系,现实越是这样,我们越不应该把美好的火光给扑灭。

因为,相信美好,就是自己给自己穿上了那双永远承载希望的水晶鞋。

《奇葩说》中,傅首尔最后那一段话讲得特别动人:

“如果有一天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人关心你了,你难过时还有天上的云为你落泪,你沮丧时,还有路边的花为你加油。”

相信童话,就是相信内心最深处的美好。

不要告诉孩子童话是假的,就是在他们的内心埋下一颗爱和希望的种子,总有一天,这棵种子会生根、发芽、长大、绿阴如盖,在他们跌倒、摔跤、遇到困难、陷入困境的时候,这棵种子,都会让他们知道,即便受伤,也会痊愈,生活再苦,人生再难,总有希望,总有梦想。

我们自己不就是这样,一天一天长大的吗?

作者简介:@米粒妈爱分享(欢迎关注哦),美国海归、原500强高管麻麻一枚,专注于0-5岁宝贝的科学养育、英文和数学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5-12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频道)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