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再谋求“入常”,已获4常同意,能否成功?贪上自大邻居无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04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77
导读

但经济发达并不是入常的唯一标准,联合国五常当初也并非以经济发展快而入常。但印度也很有底气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因为有美俄英法四个常任理事国支持,那么印度能否实现愿望?印度也始终认为自己是世界大国,但却没有大国…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梦想,而南亚大国印度也同样有梦想。印度梦想很多,其中有一个就是“入常”。关于印度入常的事,曾与日本、德国、巴西等一同入常,但没有成功。不过印度并没有放弃,近日印度再次“入常”的事。

缘何而起?

印度上次入常的事被拒绝,但印度并没有放弃,而是始终想再次利用机会申请加入。近日,印度总理莫迪接受媒体采访,他公开表示,印度GDP增速已经超过我国,而且成为世界上增速最快的国家。基于印度快速增长,印度领导人认为,印度完全有资格有能力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据相关资料记载,2018年,印度GDP增速超过了中国,2018年第一季度,印度GDP增速为7.7%,第二季度是8.2%,第三季度是7.1%,第四季度为7.3%,全年平均增速是7.6%,超过我近一个百分点。印度人拿2018年数据说话,完全有说服力。

不过对于印度的GDP数据,说法很多。印度前首相辛格就曾指责莫迪玩“算法游戏”,因为不同的算法,印度GDP的增速不同。只要有利于莫迪的支持率的,就有相应的算法。可见印度的GDP数据很难让人相信。

虽然去年印度的GDP超过我国,但今年印度的GDP数据,未必能超过我国。不过已经进入第四季度,印度具体算法还未出来,要以印度政要的“算法”为准。所以印度说超过我国,是有根据的。

但据外媒资料来看,印度今年的经济增速放缓了,前三季度GDP增速已经降到了5%。正是因为印度增速下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将印度的增速预期下调至6.1%。可见这是有根据的。不清楚印度如何应对这种“算法”?

目前全年还有一个月,印度可以有任何理由拿去年的数据说话,然后有底气向世界说“要入常”。但经济发达并不是入常的唯一标准,联合国五常当初也并非以经济发展快而入常。

错误做法?

随着近几年印度生存环境日益改善,印度经济不断增长,印度也在某些领域有自己的打算。而且“小算盘”打得很响。近日,《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未定之天》,简称“RCEP”,快要签署时,印度最终放弃了。

RCEP本是一个亚洲各国经济合作的协议,印度放弃的原因,据说是担心北方大国商品涌入,冲击印度本国的制造业。印度想法多了,如果印度制造业无人能敌,还怕什么。显然是一种心虚的表现。不过印度放弃签署这一协议,对印度产生了负面影响。国际评级机构已经于近日把印度的主权信用评级从稳定调到“负面”。如此调整,对印度不利。

为何评级被调?

主要还是担心印度退出RCEP,实际上就放弃与东南亚各国及中国的经贸合作,也使印度GDP失去了一个稳定的增长点。

谁都知道RECP如果达成后,成员国将达34亿人,而且累计的GDP近50万亿美元,占全球的39%。如此庞大的经济数额,谁看了都会眼红,为何印度偏要退出呢?

印度的退出与其自身有关,因为RCEP的各成员国互利互惠,因此印度担心自己的市场会越来越小,而把市场让给其他国家。更让印度担心的是,印度产业也会被挤压,甚至损失很大,因此印度最后选择退出。

印度自认为“关起门过日子”会有更好的结果。但最近让印度领导人上火的是,印度消费支出出现下降,这是印度40年来第一次下降。消费支出的下降,很明显就是印度的内需要不强,内需不行,经济没有后劲。而且印度的人口红利在出口方面行,在内需上就弱。

能否入常

谈完了印度因经济而强烈要示成为常任理事国的梦想,但通过我们分析看,印度的经济并不强劲。但印度也很有底气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因为有美俄英法四个常任理事国支持,那么印度能否实现愿望?

要想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程序并不复杂,但难度却很大。从程序来看,印度只要获得超过三分之二的联合国成员国同意,而且还要联合国五常同意。这两个条件要同时满足就行。

印度上一次入常没成功,就受阻于五常。而这一次五常会同时同意印度吗?可能性不大。而联合国成员国如果有三分之二支持印度,那印度需要有绝对好的人缘,不知道印度能否有这个底气?

首先来自伊斯兰的国家同意印度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当时印巴分治时,印度没少迫害在印的穆斯林。

由此可见,“入常”程序简单,但却很难。印度并不是说入就能入的。在这里顺便说说印度这个国家。印度自从独立后,一直很自大,而且与巴基斯坦矛盾一直未化解。印度也始终认为自己是世界大国,但却没有大国“标签”,这让印度很不高兴。因此,印度一直以来都谋求这种“大”,但终未实现。

印度独立是在英国殖民基础上独立的,并没有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换一种说法,并不是靠一城一域打下来的,因此在印度人眼里什么都不难,什么都能实现。但真正遇到难处就是“大难”。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