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家暴_离婚,但最终成就了自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04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93
导读

夏之时提出了为她赎身,在当时,被男性青睐从此换来人身自由,是多少青楼女子求之不得的归宿,但是董竹君做了一个让对方非常惊讶的举动,拒绝了夏之时的帮助,要靠自己的本事逃离。董竹君对夏之时真情相待是不假的,在…

11月25号是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但是从这一天开始,网络上竟然频频爆出家暴事件,行径之恶劣令人发指。好在受害者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发声,作恶者也将会面临法律的制裁。

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位同样经历过暴力的女性,但不同的是,在她的时代,她没有网络可以发声,也没有法律庇护,她的名字叫董竹君。

来看这位遭遇过悲惨童年和家庭暴力的女性,是如何一步步挣脱命运的束缚和性别的藩篱,最终成长为一代民国传奇女商人。

坎坷童年与早期教育,不幸中的万幸

1900年,董竹君出生在上海的一个贫民窟里,全家人依靠父亲拉黄包车维持生计。尽管生活贫苦,但是为了让女儿可以嫁个好人家,依旧送她去了学堂。

其实当时大多数人的思想观念,都难逃时代背景的窠臼,父母的想法也无需指摘,而且也正是因为童年教育的原因,年幼的董竹君内心就埋下了独立自主的种子。性格决定命运,知识的灌输与童年艰苦经历,塑造了董竹君自强自立、勇于追求自由平等的性格,也为她今后冲破封建樊笼,不被命运左右的自我奋斗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没过多久,平静的童年生活就被残酷的现实打破,父亲患上了伤寒症,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中断,无奈之下,她只有中途辍学。随着家境每况愈下,走投无路的父母最终把董竹君卖到了青楼做“清倌人“。

“清倌人”卖艺不卖身,但因为她相貌才情突出,成了老板娘的摇钱树,小小年纪的董竹君每天过着被压榨的生活,那个年代女性本身就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可况是供人玩乐的青楼,打骂对于那里的女孩子来说早已成为家常便饭,风月场所,往来之人三教九流、鱼龙混杂,很多女性因此而堕落,最终难逃悲惨命运。

此时的董竹君虽然身不由己,但内心却十分清醒:“大家同样是人,为什么我要为这些老爷们玩乐,忙得团团转?”,她知道自己必须离开这个地方,所以生存之外,便刻意与这里的人保持距离,不深交,也不为老板娘的利诱所动。

甜蜜爱情与封建家庭

命运的转机就出现在1913年,董竹君爱上了比自己大12岁的夏之时。

当时年仅24岁的夏之时是四川副都督,为了避人耳目,同僚之间会在不易被发现的青楼里碰头商议国家大事。时间一长,董竹君渐渐对年少有为,思想进步的夏之时产生了爱慕之情。巧的是,夏之时也对董竹君暗生情愫。

夏之时提出了为她赎身,在当时,被男性青睐从此换来人身自由,是多少青楼女子求之不得的归宿,但是董竹君做了一个让对方非常惊讶的举动,拒绝了夏之时的帮助,要靠自己的本事逃离。自尊自爱的董竹君非常看重双方人格的平等。她对夏之时说:“我自己会想办法逃出去,不用你花钱。以后我和你做了夫妻,你一旦不高兴的时候,也许会说,‘你有什么稀奇的呀!你是我拿钱买来的!“

并且她还提出了三个要求:不做小老婆、送她到日本求学、回国后,两人组织好一个家庭,夏管国家大事,董管理家务。只有夏之时答应了,她才会结婚。董竹君对夏之时真情相待是不假的,在她去世之前,卧室里一直摆放着夏之时的照片,但她也没有因为爱情而迷失自己,懂得好的婚姻,要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处的基础上。

最终,有胆有谋的董竹君依靠自己逃出了青楼,与夏之时前往日本求学。

在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学习期间,虽然因为出身遭受排挤和诋毁,但是董竹君根本不会放在眼里,因为她知道日本一行不是为了过上安逸的婚姻生活,来这里的目的是学习深造,几年时间里,董竹君不仅将家庭照顾得很好,如期学完了所有专业课程,还学习了日语和法语,打算日后去法国留学。

但最终去法国的计划因为丈夫回乡没有如愿,董竹君也被迫回国,跟随夏之时来到夏家。可想而知,关系复杂,思想守旧的夏家根本无法接受董竹君的出身,做姨太太可以,做正房不行,并且对董竹君百般刁难。

虽然董竹君内心依旧坚持一夫一妻,自由平等的婚姻观念,但是她也懂得,在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家庭,大呼平等只是以卵击石,最终毁掉的是家庭的和谐。所以她尝试通过善良和真心付出为自己争取夏家的尊重。在夏家期间,她从早忙到晚,把夏家打理得井井有条,最终赢得夏家的认可,举办了婚礼,自我意识强烈的董竹君也有维护家庭的智慧。

拒绝暴力,结束崩塌的婚姻

然而好景不长,1927年,夏之时被免去职务,遭遇了事业上的打击。从此变得暴躁易怒,意志消沉,可怕的是,他还沾染上了毒品和赌博,将一切怨气都撒在妻子孩子身上。

原来这么多年,夏之时虽然嘴上不介意董竹君的出身,但其实内心一直是介怀的,事业上的受挫终于让他爆发。一次夏之时生病,董竹君不辞辛苦地照料丈夫,中间出去屋外透气,跟他的士兵说了几句话,夏之时竟然破口大骂,说她不守妇道。

其实在日本期间,夏之时就曾经暴露过多疑、暴力的本性。当时董竹君学业有成,年轻貌美,夏之时内心惴惴不安,担心经历过青楼生活的妻子会对自己不忠。再一次出差临行前,给了董竹君一把手枪,告诉她,一来是防贼自卫,二来要是董做出对不起他的事,就举枪自杀。还特意派了弟弟到日本来监督她。

除此之外,两人在三观上的不合也初见端倪,董竹君发现夏之时非常重男轻女,这在思想前卫的董竹君看来是很难忍受的。他经常把气撒到女儿夏国琼身上,并且故技重施,给过女儿一把剪刀和一根绳子,让她自己选一样去死。董竹君过来维护自己的女儿,却遭到他大打出手,打得董竹君青一块紫一块。这还不罢休,后来竟冲进厨房拿起菜刀,追着要砍她,

这在段婚姻中,董竹君早已不被自己的丈夫所尊重,一次又一次发生暴力。她最终忍无可忍,毅然决定离婚。夏之时开始是不同意的,还羞辱她说:你要是带着女儿没在上海饿死,我夏之时的手掌心给你煎鱼吃。”并预谋过把妻子推进西湖。

在那个时代,一个女人主动要求离婚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因为要净身出户,对于董竹君来说,她不仅要净身出户,还要独自抚养四个孩子。

面对没有信任、没有尊重,暴戾的丈夫,董竹君没有回头,她在自传中回忆离婚时是这样写的:

“当我在李伯申律师事务所办完了离婚签字手续,并与众告别致谢后,顿时感觉自己如穿着五彩缤纷的外衣,而实是遍体鳞伤的小鸟又悲又喜地再次跳出牢笼,能按自己所选择的方向,自由地飞翔了。此时此刻的心情笔墨难书。出事务所,仰望长空,蔚蓝天色分外晴爽宜人,不觉伸伸腰叹口大气。啊!此情此景记忆犹新!”

宁可爱情留有遗憾也要保持独立的人格,虽然带着四个孩子讨生计的日子异常艰难,但是不服输的董竹君也做好了像当初靠自己逃出青楼一样,在上海滩站稳脚跟。

白手起家,成就传奇

董竹君颇有经商头脑,再加上有野心有胆识有学问,她决定开始创业。但是战火纷飞的年代,创业异常艰难,起初开办了一家纱管厂,可是没营业多久,战争爆发,纱管厂被战火毁灭,辛辛苦苦的努力也付诸流水,同时期,还遭遇了母亲去世,父亲病重等大大小小变故,她想到过自杀,但是很快就振作起来,“一个人能有死的勇气, 为何就不以这种勇气来坚强地和它斗争,活下去呢?”多亏她强大的意志力,不然就不会有一代民国传奇女性董竹君了。

1935年,多年的经验积累和坚韧不拔的意志让她终于得到命运的垂青,创办了日后赫赫有名的上海锦江饭店。

菜馆创立之初,大小事务,董竹君事必躬亲,她对自己人生的极致追求在餐馆经营上可见一斑,书中记载,玻璃杯清洗必须经老板检验合格,玻璃杯对着阳光,除了透明的玻璃,不能见其他痕迹。这也是让小小餐馆发展壮大成扬名天下的五星饭店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海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各路政府要员、外国大使都纷纷慕名而来,至今,它已经接待了100多个国家地区的30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受到卓别林、基辛格、英国女王、尼克松的高度赞誉。1950年,董竹君将饭店无偿捐赠给了国家。

与此同时,她也是积极的社会活动家,一边鼓励女性独立,不做附属品,要寻找自己的人生,一边解决女性就业问题,帮助她们从经济上取得独立。还创办了《上海妇女》杂志。

锦江饭店的创立是成功的,亦是坎坷的,期间董竹君经历过两次牢狱之灾,一次险些丧命的菲律宾避难,以及让饭店危在旦夕的卢沟桥事变。在狱中,她写下令人为之动容的《狱中生日》:辰逢七十古稀年,身陷囹圄罪何见。青松不畏寒霜雪,巍然挺立天地间。

不能忽视的子女教育

回顾人生的坎坷,她没有任何怨言,更难得可贵的是,经历婚姻变故、事业浮沉的董竹君从来没有放弃对子女的教育。

有一次,鲁迅先生在一所暑期学校演讲,题目是《上海文艺之一瞥》,她就带了四个女儿去听,明知她们都听不懂,但为了让她们在进步思想的氛围中受到熏陶,还是让她们坐在最后一排乖乖地听着。

自传中说到:“我怕孩子们不成器,对她们的教育无时无刻不挂在心上。我指导她们:为人做事要有责任感,要内方外圆,即是内在要光明正直,处事宜感情通过理智,对客观事物应全面分析研究,妥善方法处理,不要主观,切忌任性。有时即使出门一两天,在火车上也要写一二封信,在信中教导她们。往往在半夜里睡醒,忽然想到什么,也要起床写信指点开导。

最终,女儿们都以优异的成绩到国外深造,大女儿二女儿到美国学习钢琴和声乐,三女儿在纽约学习电影技术,回国后创建了八一电影制片厂,小女从圣约翰大学毕业之后,也到了美国攻读博士学位。

董竹君,人如其名,把自己活得就像一棵竹子,高风亮节,在风雨中亭亭玉立。

生在乱世,却有在乱世中谋生的勇气与能力;命运多舛,却依旧保有自我意识,成就传奇,亦能尽到为人妻母的责任;相信爱情与婚姻,也能做到幸福破灭时,不拖泥带水,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无论是乱世还是和平年代,家庭暴力与婚姻失败都在发生,无论身在何种环境,阻力和挑战都会随着时代的脚步更新;思想开放与否,该承担的责任也还是要担起来。

但是自尊自立自强的女性永远值得尊敬,在任何时候她们都能依靠自己的意志,去决定如何爱、如何活。

趁早原创|编辑:十一|关于趁早:反懒反馋反不安的趁早星人聚集地!一起勇猛精进!一起活到淋漓!|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写在40岁到来的这一天|王潇

写在30岁到来的这一天|王潇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