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船VS开拓者,一场平淡,甚至泛不起丝毫波澜的比赛。即便是甜瓜再怎么肥硕鲜美,可在泡椒香辣劲爆的口感面前也只能是不值一提。锋线对位上全面被压制,内线被路威+哈雷尔的挡拆给搅得天翻地覆,单凭双枪32投14中,三分球15中4这样中规中矩,却不够惊喜的火力输出,实在很难给这场比赛增添稍稍的悬念。所以在第四节初快船打出一波7-0的攻势后,斯托茨教练就早早地鸣金收兵——此役,非战之罪,实打不过耳!
当然,这也和开拓者低迷的外线手感有关,全队三分球27中7,26%的命中率,而开拓者赛季目前场均出手三分球33.4次,以36.3%的命中率场均扔进12.1个。反之快船场均三分球出手32.6次,以36.1%的命中率场均扔进11.8记,而这场快船三分线外34投17中,50%的命中率,实在过于夸张。即便是快船的外线防守的威慑力足够恐怖,给开拓者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可帕特森7中5的三分球跟谁说理去。
这场比赛,由于两队锋线资源上的巨大差距,无论如何调整对位,快船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和上一场贝弗利主防利拉德的防守对位不同,老里弗斯让哈克莱斯主防利拉德,一方面在于前者更加熟悉利拉德的进攻方式,可以依靠体型上的优势罩住利拉德,另一方面在于可以用换防拆解利拉德和安东尼/怀特塞德的挡拆。所以能够看到,利拉德在三分线外很难得到太好的出手空间,三分球9中2,还有一个是左侧弧顶的超远三分。
当然,利拉德也在用自己的方式阅读比赛。哈克莱斯占据体型上的优势,但脚步上跟利拉德相比还是过于迟缓,所以利拉德会更多选择用突破的方式改变快船的防守阵型,吸引协防,给外线对手制造机会。可还是那个问题,26%的三分球命中率,实在很难让快船付出惨痛的代价。
而开拓者在防守对位上选择让胡德主防莱昂纳德,CJ主防保罗-乔治,安东尼主防自主进攻能力一般的哈克莱斯。可问题在于,除了甜瓜,另外两组对位基本上属于天然的错位。保罗-乔治14投9中,三分线外7中6,CJ的身高实在很难给其带来太大的投篮干扰。至于莱昂纳德15投3中惨淡的进攻效率,并不意味着胡德的防守有多出色,这更像是莱昂纳德这个赛季进攻端的真实写照,就是单纯的不够好。
至于瓜哥,能够看出防守轮转上的努力。而且进攻优先等级和进攻方式的改变,也足以说明甜瓜正在试图接纳一个崭新的自己。
其实对于开拓者这样锋线薄弱,外线身高过矮的球队,保罗-乔治+莱昂纳德这样的搭档按理说完全可以所向披靡,压根轮不到哈雷尔冲池陷阵的秀操作啊!当然,保罗-乔治确实是这样做的,14中9得到25分4篮板3助攻,得分仅次于哈雷尔。然而莱昂纳德并没有像球迷所期待中的那样,把胡德按在地上各种姿势秀,惨淡的效率暂且不提,11分9篮板5助攻也完全没有达到赛季平均水准。
其实回顾这个短暂的赛季,这并不是莱昂纳德在某个夜晚偶然的发挥失常,甚至你会发现——卡哇伊-莱昂纳德,似乎有点不太对劲。
对阵马刺,出场30分钟,23投8中,三分线外1中0,34.8%的投篮命中率,得到19分7篮板7助攻。
对战凯尔特人,出场37分钟,20投7中,三分线外10中3,35%的投篮命中率,得到17分6篮板3助攻。
对战猛龙,出场34分钟,11投2中,三分线外4中0,18.2%的投篮命中率,得到12分11篮板9助攻。
即便是猛龙全场“团战可以输,莱昂纳德必须死”的防守策略过于简单粗暴;即便是与凯尔特人一战莱昂纳德刚刚复出,全场又是一副总决赛级别的防守强度让其稍感不适;即便是马刺三秒区外你随便打,进来就坚决夹击的防守策略让莱昂纳德一腔热血难以发泄;可对于莱昂纳德这位超级巨星来说,这样惨淡的效率和过于容易被针对的属性难免会和他昔日“强行50%命中率”的标签有些格格不入。
赛季至今,莱昂纳德场均25.7分7.7篮板5.3助攻的基础数据看上去似乎并不比上赛季场均26.6分7.3助攻3.3篮板的基础数据逊色,但注意,莱昂纳德的回合占有率从上赛季30.3%暴增到35.2%的情况下,真实命中率却跌到了54.8%,仅好过新秀赛季。另外,个人的进攻效率也跌到了职业生涯新低,百回合仅得108分,而且45.1%的投篮命中率,31.2%的三分球命中率同样属于职业生涯新低。
当然,仅凭目前的小样本,你也很难确实是球权的涨幅过大,导致莱昂纳德进攻效率的必然下降,还是说上赛季的惊艳表现只不过是昙花一现。不过结合生涯履历来看,这显然不是莱昂纳德的正常进攻水准。再者说,如果是因为前者,那么现在保罗-乔治已经复出,老里弗斯完全可以给莱昂纳德在球权分配上进行减压,只是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看见调整的方式,以及效果。
另外,保罗-乔治的回归对于莱昂纳德的进攻权限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依旧是球队的第一主攻点。反而是路威,最近的三场比赛出手次数已经降到了10,10,14,28.9%的回合占有率也远低于前两个赛季。
只是与进攻端的下滑相反,莱昂纳德的防守效率从上赛季的105提升到了100。一方面在于快船长时间摆哈雷尔站5的小阵容,势必需要锋线及时的收缩护框,以及外线轮转,单凭一个哈克莱斯,很难包揽所有的脏活累活,莱昂纳德难免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另一方面,可能意味着莱昂纳德进攻的起伏并不是简单的手感的问题,而是会持续的一个过程,莱昂纳德只能借此维持自己对于比赛的综合影响力。
从莱昂纳德的投篮分布来看,他并没有选择更多的出手三分球来消化过多的球权,场均三分出手5.1次,和上赛季的5次差别不大。更多的选择稳健的中距离出手,也符合莱昂纳德古典打法的特质。只是注意,莱昂纳德在3-10英尺,10-16英尺,16-23英尺的中距离占比从上赛季的14.7%,18.8%,14.9%分别提升到20.1%,25.2%,15.3%的同时,0-3英尺的篮下占比从上赛季的24.9%下降到了14.4%,但命中率却从70.1%上升到了71.1%。
另外,3-10英尺的近距离两分球命中率也从上赛季的46.4%下降到了33.3%,这是效率下滑的主要原因。
到这里,基本上能够看出,即便是篮下攻框效率更高,莱昂纳德还是尽量避免这样的进攻选择。而在10-16英尺,16-23英尺的中距离命中率的变化上来看,效率的下降并不是手感原因,而且从罚球命中率来看,起伏也不算大。
换句话说,莱昂纳德是在主动选择身体对抗级别更小的进攻方式,即便会损失相当的进攻效率。
另外注意,由于快船的5号位祖巴茨和哈雷尔都没有稳定的射程,再加上对手偶尔会选择放空贝弗利收缩防线,势必会导致莱昂纳德在三秒区外的位置受到更大的防守压力,这是3-10英尺附近投篮手感下降的一个原因。不过由于莱昂纳德的中距离出手更多是双动投篮,在防守压力更大的情况下,需要更强的爆发力。再结合莱昂纳德不愿意更多杀到篮下这种收益更大,效率更高的进攻方式,足以说明——莱昂纳德的膝盖还是存在一些伤病隐患的,在不被逼急了的情况下不会跟对手真刀真枪的搏命,对战凯尔特人那场比赛就是最好的写照。
赛季至今,35岁的詹姆斯打了21场比赛,场均出场35分钟;28岁的莱昂纳德打了15场比赛,场均出场31.2分钟,就现在看来,这并不是一组反差鲜明,甚至略带嘲讽意味的数据。毕竟莱昂纳德想要的是奥布莱恩杯,只需要健康的出现在的明年的6月份就行,而詹姆斯想要的并不仅仅是奥布莱恩杯,还有NBA历史上一个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纪录和辉煌。
所以,卡哇伊-莱昂纳德,可能并没有詹姆斯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