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陈情令》改编自墨香铜臭小说《魔道祖师》,自播出以来热度一直延续至今。这部IP改编剧背后,主创团队的基本思路是怎样的?在刚刚闭幕的第八届海峡两岸电视艺术节论坛上,《陈情令》制片人杨夏复盘了这些内容。
谈到IP,这是过去几年中每一个传媒行业的从业者常常听到的一个专业术语。
在国外,IP通常是指“知识产权”,而在国内,IP并不只是“知识产权”的代称,而是常常与影视行业的IP热、IP潮连接在一起。
1
IP改编就像“做菜”
当我们在谈IP改编的时候,我们不妨先界定一下:IP到底是什么?
我个人认为,所谓的IP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具备高用户粘度,二是具备高热度话题。对于大多数内容创业者而言,当提到IP改编的时候,其实它和早前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作品在内容创作层面并无差别,因为这些影视作品归根结底也是由IP改编而来。只是随着影视产业的发展,IP改编的源头变得更加宽泛,除小说之外,动漫、音乐等各个类型都可能成为一个IP的起点。
基于IP高用户粘度、高话题热度的两个特点,加之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当下的IP改编和C端用户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举个例子,10年前观众只能通过电视荧屏和电影银幕关注作品,但当下由于互联网——一个具备“广场效应”的空间存在,使得作品能够更快、更直接地触达C端用户,直接“冲击”到内容创作者的创作方向。因此,在当下互联网的浪潮下,IP改编带给内容创作者更多新的挑战。
具体到实践中,基于C端用户的诉求,创作者在操作IP改编的时候应该如何实现突破?大家熟知的《魔道祖师》是这几年一部具备非常大流量的小说,在公司买下版权进而去做影视化改编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面临着IP改编究竟应该重改编还是重还原的难题,其次是原著小说中的文字语言如何转化为适应电视观众审美需求的语言。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互联网时代下,新一代内容创作者在做IP改编时,面临的两个重要难题。
在具备与C端用户直接对话的大环境下,当我们在做内容创作的时候,不妨转换为产品经理的思维——具体到我们公司,我们常常会将一个项目作为互联网产品看待。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是用平视的眼光真正倾听用户、了解用户,根据他们的诉求来调整创作内容的方向。
在这一过程中,剧本结构、人物情感和价值导向这些均可以适当调整,这是因为小说本身是文字语言的艺术,当它转化为剧作的时候,就需要将它从文字语言换算为可视化的镜头语言。有这样一个比喻,IP改编就像做一道菜,原IP给你提供的是烹饪这盘菜需要的所有“食材”,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就需要把这些“食材”做成一盘菜放在食客面前——我们的价值并非在于将“宫保鸡丁”做成“糖醋里脊”,而在于将“宫保鸡丁”做得更香,吸引到更多观众。
综上,剧本结构、人物情感和价值导向这三个维度是我们可以对IP进行提升的地方,但有些原则是我们必须坚守的底线,比如原著中的人物基本设定就不便加以修改。
2
这盘菜怎样做才“真香”
在一系列具体实践中,我们总结出IP改编的三大核心要素,第一是核心的情感逻辑,这在《陈情令》中体现得较为明显,这是因为当初在做这部剧的时候,涉及改编主要人物的情感逻辑,而这也是每一个IP改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二是经典的情节和场面;第三是最终的价值内核,它对IP改编而言很重要,对其他所有剧集而言都是极其重要的一大元素。
既然把IP改编作为一个互联网产品在操作,那么便不可避免地需要用一整套十分完备的思维去运作这一产品。在这一方面,我们一直在探索,希望探索一套完整的工业化的流程,保障我们在做IP改编的时候既保证原著内核不变,同时还能为它增光添彩。比如在做《陈情令》的时候,我们试行了一套独属于我们自己的体系,具体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人物信息卡、世界观设定、内容输出表和IP标准。
做IP其实和做公司是一样的,我们经常和团队讲,当我们在设定一个IP世界观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是去设立一家公司,继而去为这家公司寻找适合它的品牌价值。
就像苹果公司一样,当它们的产品上市之后,不论是电脑、Ipad,还是手机,虽然产品属性不同,但它们给客户的整体风格印象是相同的,因而用户在用了苹果手机之后很可能就会尝试使用苹果电脑——这与我们做IP改编的思路是一致的。
再比如阿里巴巴,它的理念是“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无论是支付宝也好,淘宝也罢,它的所有产品和服务都是基于它原有的品牌理念去产出的。
因此我们在做IP的时候首先要界定我们的IP价值到底是什么。在操作《陈情令》的过程中,我们率先确定了它的品牌价值:一是从内容维度来讲,剧集要体现“风骨”二字,二是从审美体验上也要体验两个字“风雅”。从电视剧到演唱会,从音乐专辑到各类衍生品,包括后续马上揭开神秘面纱的手游,所有的产品都会按照这一IP的统一调性进行输出。
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团队在策划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整部剧的拍摄历时一年,但拍摄之前的准备工作花费了团队整整两年时间。
再比如我们也制作了主要人物的人物信息卡,人物信息卡和人物小传完全不同,后者可能只是呈现出角色在剧集的这一固定时间阶段内完成了怎样的事情,这对我们整个IP改编来讲远远不够。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对每一个人物进行详细设定,包括他的身高、样貌、性格、成长,“他是如何出生的”“他的父母是什么样子”“他的家庭环境是怎样的”“这部剧结束后他可能会经历怎样的事情”等非常具象的问题都会一一呈现。如果将每个人物都比喻为一座冰山,我们要做的事情不只局限于了解海面上的这部分冰山,而是了解整个冰山的样貌。
而关于“世界观”设定,就《陈情令》而言,比如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所处的环境,以及这个“世界”中的礼仪、习惯、习俗都会在正式拍摄前加以详细设定。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对我们提前设定的内容进行输出,分发给导演、编剧和演员等主创,让他们对这套世界观的设定充分了解和把握。
总体来说,基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当我们在做IP改编的时候,C端用户为内容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截至目前,国内IP改编只是发展到了第一阶段,大多数IP改编只是做了同名剧集,而手游、电影,基于IP本身的各式各样的衍生品都应该是每一个创作者接下来应该去进行探索的领域。
文娱
口述丨杨夏
编辑丨成宇宁
【版权声明】标注“原创”的文章系文娱头版独家稿件,文娱头版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如需了解转载及合作事宜请添加微信135218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