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位于大辽河入海口处。清朝康熙年间,朝廷准许蒙古巴尔虎人在此放牧。巴尔虎人的窝棚连接成片,远看就像军营一般,人们就称这一带为“营子”。又因此地潮落时潮沟干涸,潮涨时潮水没沟,故取名为“没沟营”。“营口”是早期清政府官文中所称“没沟营口岸”的简称。清朝同治五年(1866年),清政府在营口设立奉锦山海关道,管辖西起山海关、东到鸭绿江口整个辽东地区的涉外、厘税等事务。清朝同治六年(1867年),清政府增设营口海防同知厅,管理海疆治安,为首次以“营口”字样命名的官方机构。
耿精忠(1644年—1682年),辽东盖州卫人(今营口盖州),清朝靖南王,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下诏撤“三藩”,耿精忠反,自称总统兵马大将军,蓄发恢复衣冠,与吴三桂合兵入江西,被清军镇压,遂降,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三藩之乱彻底平息,康熙帝即诏将耿精忠凌迟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