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木木
来源:刁小蛮
时隔多年,小陶虹在《奇葩说》再次谈论婚姻观,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她说,婚姻本身是一场合谋,就是夫妻双方达成某种意愿往前走,而不是活在别人的标准里。
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婚姻不过就是两个人的事!
1
在知乎上,曾经看到过一个关于丁克的故事,感触蛮深的!
故事的男女主人公,是彼此的初恋,结婚24年没有孩子。
最初,女主因为原生家庭中父母婚姻的不幸,对自己的婚姻也没有信心。她希望能跟自己的真爱结婚,并且通过两三年检验,再要孩子。
结婚的第二年,男主就去了外地工作,两人又开始了“异地婚恋”模式。这时,他们又担心孩子的成长问题,要孩子的事就再次搁浅。
再后来,他们想要孩子了,老天却怎么也不肯赏脸。就这样一拖再拖,两人成了丁克。
没有孩子虽然有些遗憾,但不妨碍两人婚姻的幸福和甜蜜。
如今年过五旬,他们的事业上也有了足够的保障。两人最爱做的事,就是听着音乐,看着夕阳,一起慢慢变老。
2
主流社会中,过了三十还单身,就是晚婚;结了婚不生孩子,就是不孝;想生生不出,必定逃不出离婚的命运。
大多数人都摆脱不了的怪圈,在他们眼里,恰恰是那个可以调剂的点。
不用生养照顾孩子,两人就多了游山玩水的时间;不用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出现诺大的分歧让感情变淡,反而相处起来更融洽。
平日里除了用心储备自己的养老金以外,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考虑吃什么、玩什么。
这样的生活让人羡慕,但很多人却做不到!
除了骨子里根深蒂固的陈旧观念,最大的原因无非就是不想被亲朋好友诟病。
我们时常在用别人的标准,来定义自己的婚姻。直到越来越多的枷锁,捆绑住婚姻的时候,我们才会感到精疲力尽。
然而,孩子怎么办?父母怎么办?我们又会陷入了一股恶性循环里,坚守道义和职责。越来越多的人,在婚姻的围城里苦不堪言。
可婚姻幸福这件事,真的不关乎第三人!
如果两人约定俗成的模式,是彼此最喜欢的状态,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呢?为什么还要在七大姑、八大姨的嘴里,把自己的幸福消耗殆尽呢?
爱没有固定的模式,千人既有千面,谁都不是谁的标准答案!
3
最近,多年没见的同学,突然跟我聊起了婚姻的话题。
她说,婚姻是反人性的,婚姻不应该是绑架自由的工具。
我无意评价对与错,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是她为自己的婚姻既定的规则。
而这场婚姻的合谋里,她只需找到跟自己价值观相同的人即可。
说起这点不得不说一说朋友程程,记得有一次我去她家做客,进门就被她家里那股温馨的气氛给吸引了。
她在沙发上玩手机,老公围着围裙,在厨房里进进出出。
房间里优美的乐曲,跟餐桌上的美食碰撞到一起,折射出的爱意,可以把任何繁杂的琐事化为乌有。
他们家是典型的男主内,女主外。
老公是自由职业,在家工作。
朋友在一家外企工作,担任市场经理。
论时间,老公多一点,论收入,朋友多一点。
我曾经问她:“有没有羡慕别人的老公赚的多?你老公有没有在你面前很自卑?”
她很坦然的说:“这是婚前我们商量好了的啊,因为我是一个需要事业,才能拥有足够安全感的女人!”
“我老公应该是太爱我了,才会完全按照我的需求来生活的吧!而且,他也很享受这样的婚姻生活啊。”
4
网上一度流行这样一句话:“恋爱是两个人的事,但婚姻却是两家人的事!”
我并不觉得这是一句很正确的话。
就拿我的朋友程程来说,如果老公不支持她的工作,硬要她回归家庭,势必反目。
特别是有了孩子以后,两家的父母也会介入,这样婚姻一定会变成两家人的事。
但她的婚姻幸福美好,除了老公爱她,愿意妥协以外,还因为他们两个有着统一的价值观。
老公不觉得作为“煮夫”丢人,恰恰能从烟火气的生活里,体验到更多的真实。
而朋友呢,喜欢在工作里,找到自我价值,不用依靠老公给予安全感。
在这一场婚姻的“合谋”里,两人各有所需,各有所求,彼此依赖又能独立。
这样的婚姻和谐又美好,怎么会给亲朋好友见缝插针的机会?
5
毕淑敏说:结婚约等于一次必将穿越风暴的航行。
当然船驶离港口的时候,两个水手要将自己的身心调整到最光明、最昂扬的状态,镇静地眺望远方,携手向前。
看吧,婚姻无外乎就是两个人的事!
不管是风雨招摇,还是风和日丽,结伴而行的那两个人,决定了以什么样的方式出行,以什么样的心态来感知未来。
在这一场婚姻的旅行中,我们不仅拥有爱和包容、还要有肝胆相照的义气、不离不弃的默契,以及刻骨铭心的恩情。
我想这就是最好的“合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