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男篮吉喆33岁病逝!运动员的职场健康谁来负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05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691
导读

运动员的身体基本属于“先破坏,后维护”的状态,个人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运动寿命的长短,也就是身体“折旧”速度。 无论是体制内的运动队,还是体制外的俱乐部,运动员都是以运动、竞技为生的,其…

2019年12月5日上午,媒体曝出首钢男篮队员吉喆因病去世的消息。这位首钢CBA三次夺冠的功勋球员离世时年仅33岁,英年早逝,引发公众对运动员健康状况的思考。

按说运动员往往因为身体条件出众而进入专业队、职业队训练比赛,早早便开启了不同于常人的职场。

赛场上运动员的竞技之美和拼搏之美总让人忽视了他们经历的职业性损伤。

关节方面的伤病可能导致残废、瘫痪,而脏腑方面的疾病则可能危及生命。对抗性越强的运动项目,体育工作者的伤病几率越高,对他们的职业生涯和生命活力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个人的职业观念很重要。运动员的身体基本属于“先破坏,后维护”的状态,个人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运动寿命的长短,也就是身体“折旧”速度。

足球界的C罗、孙兴慜,篮球圈的科比、易建联,都是从饮食、锻炼到训练严格自律,高度重视身体恢复的典范。他们不仅竞技水平高,而且较少受伤病困扰。

另一方面,运动队、俱乐部的健康保障也极为重要。

网上曾晒出过在中国女排精神座谈会上,前女排主教练陈忠和向手下的主力队员赵蕊蕊道歉的一幕。陈指导认为女排的刻苦训练还需要科学化,赵蕊蕊的伤病很可能是训练中过度加量导致的,使得这位具有世界水准的副攻手过早因伤退役,离开了赛场。

无论是体制内的运动队,还是体制外的俱乐部,运动员都是以运动、竞技为生的,其中大多数人的运动寿命并不长,拖着伤残、病体离开赛场的大有人在。

出于对运动员——特别是激烈对抗项目运动员的保护,比赛规则对故意伤害对手的行为都会予以重罚。

与此同时,运动队、俱乐部的管理者也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保障运动员的身体康复,尤其应重视医疗保险在保护运动员方面起到的作用,加大投入力度,使运动员安心比赛,同时也对退役后的健康状况增添信心。

作者简介:赵刚(Andrew)

北京城市广播特聘教育专家,英国使馆文化教育处特邀留学培训师,英国格拉斯哥大学MBA,曾长期担任英国大学中国区首席代表,撰写出版《留学的逻辑》《到英国去》等书。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