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欢我的推文,可以置顶或星标哦~
上海30年代女明星的悲剧,无论是阮玲玉,还是周璇,还是艾霞,都有共同的思路:
在男权社会的语境下,把爱情看得太重要了,认为爱情能够拯救自己,这当然是玩死自己的做法!
艾霞是女明星中的才女,一边演戏,一边写专栏,常常在专栏里呼吁:不要总排小儿女的戏,我们要排点关心社会,关心革命的电影,结果,她自己自杀了,源于被一个男人抛弃了。
她爱上有妇之夫,男子却除了小三也有小四,她接受不了便寻死。好友劝她她不听,最后发现这个男子除了老婆,还另有情妇,令她非常心碎,吞咽自杀。
这种类型女性的性格也很好理解,嘴里喊得很吓人,男人一出来就整个的一块钢铁都软化了,糊在他身上。
阮玲玉之死,当然是大家所谓的“死于流言”,但是本质依然是死于男人。
她一生经历的三个男人,没有一个不让她失望。
无论是张达民,还是唐季珊,还是蔡楚生。
这三个男人代表在我们现在生活中,依然非常常见的三类男人。
阮玲玉的运气也是“好”到了一个层度,集邮集到了各种类型。
张达民没钱,无所事事,不出息,管控阮玲玉的自由,最后阮开始拍电影,红了以后,张达民开始勒索阮玲玉,不给钱就把你的事儿全都抖出去。
这个很典型吧,男人没钱,老婆也挣不到钱,于是我使唤你,我管束你,结果阴差阳错,艾玛你开始挣钱了,你攀高枝儿了,那么你得补偿我,不然,我让你好看!
这是最流氓无赖的那一型。
唐季珊是有钱的类型,他是个富商,于是,他的表现方式也就跟今天有钱的男人一样,花心,四处搞女人。
阮玲玉之前,他就搞过张织云,也是另一个大名鼎鼎的女明星,张被抛弃后,虽曾劝告阮玲玉却无果,陷入爱情里的阮玲玉不听她的告诫。
唐季珊是男人的另一种典型类型,有钱,引诱不同的女人,搞到手后,弃之如敝屣!
蔡楚生呢,又是另一个典型类型,那就是,有心而无力,同情心我是有的,行动我是没有的,爱情我是有的,压力我是扛不住的。
蔡楚生因为家里有原配老婆,顾忌自己的家庭和名誉,没法拯救阮玲玉,选择放弃了她。
所以,阮玲玉的三个男人类型,真的概括面还满广的,基本把大部分女人的男人都概括进去了...
而周璇的人生,更是悲惨得令人发指。
从小被抛弃,被唱大戏的女人姨太太捡了回去,结果养父养他们三四年,跑了,回到大房身边去了,姨太太去卖身了,后来没钱,把周璇扔养父那儿去,养父想把她卖到妓院去挣钱。
好不容易逃出来,又有一副金嗓子,于是开始唱歌电影挣钱,结果电影公司压榨她,诱导她拍软色情电影,不间歇的给她安排工作,把她当摇钱树,一刻也不能停,把她身体搞垮了。
从小生长的环境的悲惨,导致她性格懦弱,害怕拒绝他人,而这种性格的人更是被人欺压,渴望被爱。
但是她的恋爱之路也充满了不幸,她是被剥削的女人,她是娱乐圈里的女人,她是内心严重缺失的女人。
曾经被她寄予深厚希望的男人,最后全部伤害了她。
周璇的养父养母在她成名后,不停的纠缠她,勒索钱,而且还告诉她,她不是他们的孩子,是她生母不要她了,又说帮她去找生母,让她掏钱,骗她。
周璇一心想见到她的妈妈,把辛苦挣来的钱给他们去帮忙找,结果当然是不了了之。
后来周璇生了小孩,缺失的她对小孩爱子如狂,觉得自己终于幸福了,结果那个男的是骗子,到处以周旋的名义借钱,招摇撞骗,周璇心痛欲绝,质问他,结果他说,谁知道这是谁的孩子呢?周璇要跟他去验血,男的也不肯。
一直找不到生母,丈夫毁约,年老色衰,那时候的女演员30岁不到就失去价值了。
巨大打击下,周璇的精神出问题了。在拍电影时候,拍到验血的场景,周璇崩溃了,大叫,他是你的孩子啊,是你的孩子啊,是你的孩子啊。
然后开始精神治疗,一刻不停的要把自己的孩子抱在手上,怕别人夺走,又在黑夜里,走到养母身边,哀叫,亲娘亲娘,你为什么抛下我?
不久后,死于脑炎。
37岁就死了。
看这些人生,真的要发出萧红当年的那种感慨:
我恨我是个女人!
其实现在我都想喊出这种话。
张织云1935年在阮玲玉自杀后,同样是被唐季珊伤害过的女人,张发表感言,“余于阮之死,亦不欲有何批评,但认为中国妇女因缺乏真实学问而致其悲痛耳。大概妇女因缺乏真实学问之故,意志比较薄弱,每在遭受痛苦时,易为错觉支配……”
张织云很聪明,她从阮玲玉之死,窥探了一定的结论:
这是妇女缺乏真实学问的缘故,意志薄弱。
这个结论,其实不是个结论,依然只是个表象,真正的结论应该是:
妇女为什么缺乏真实的学问,为什么意志薄弱?
很简单,因为她们生活在一个男权社会,擅长的思路是:
钳制住女性思路,让她们围着男人转,在男人都在谈利益的时候,让女人谈感情。
就像上面的人都在利益斗争,却让下面的人讲道德秩序一样。
男权社会对女性的钳制是“软硬皆施”的。
一方面,他们拥有社会资源,而且生理上有力量,于是让女人们产生了崇拜感。
现在很多女生还有这种思路,我要找个比我强的男人。
削减她们的意志力和野心,这是硬性方面。
所有的慕强,都是自我无能在他人身上的折射。
因为客观环境,社会不给女人机会,也因为自我主观的束缚,认为女的比男的差很正常,靠自己不行,那么,靠男人就是本能反应。
一方面,经过偶像剧文化渠道的渲染,她们在脑海里构架了一个虚拟的男性群体。
精髓就是,男人能够温存的对待我。
只有等她们深入其中,体会了一段又一段恋爱之后,就会发现,她们想象中的男性跟真实的男性,根本是不同的两个物种,于是失望,于是产生错觉,于是痛苦,甚至死亡。
男性这个物种,务实自私,懦弱,只要你让他觉得麻烦,觉得不舒服,有压迫感,马上跑了。
他们是典型的单细胞的利益动物。
而在女人们的虚构里,刚好相反。
爱惜弱小,很大丈夫,很纯情。
看偶像剧里被男主角喜欢的女人有多差劲就知道了。
对不起,不管什么时候,爱情都不是人生低潮的拯救剂。
绝对不是。
你惨,他来救你?
有这种思路,你分分钟玩死自己!
男人更爱没有缺失的女人,你越强壮,他们越爱你,因为那意味着,从你身上得到的好处多,麻烦少。
这才是男性爱情的真实诉求。
男女关系的实质,是经济问题,是强弱问题,是阶层问题,它唯独不是个单纯的情感问题。
喜欢记得来一个
戳“阅读原文”可看小八岁恋爱文的前3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