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尿床了!黄磊的回应堪称教科书,值得借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05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857
导读

后来长大了,那一幕再一次闪现眼前时,我忽然想到,当时妈妈只顾责怪我干活不用心 ,咋就不看看我烫着没有,心里是有多么害怕呀!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的错误张口就来:“不害臊,不要脸,丢人现眼”,甚至有的说出:“我怎么养…

我们希望孩子在错误中学习,而不是让孩子感到“我是一个错误”。

作者:皎洁的后青春时代

前不久,黄磊的一条微博引起网友们狂点赞。

女儿发现自己尿到床上了,问爸爸:“你知道我怎么尿床的吗?”黄磊充满童趣地回应:“你在梦中找到卫生间了吧?”

父女俩的有爱互动,令一旁的我羡慕得眼睛都湿润了。

我想起自己小时的事。

身为长女,从四五岁就开始做饭洗衣抱孩子。一次,7岁的我端着一锅玉米粥从院里的厨房往屋子里走,不小心被门槛绊倒,手里的锅飞出老远,洒了一地。妈妈一个耳刮子抡了过来,愤愤骂道:“干点活就需要代价是吧?”我没敢哭,内心充满了自责和羞惭:“我真笨,啥也干不好,难怪妈妈不喜欢我!”后来长大了,那一幕再一次闪现眼前时,我忽然想到,当时妈妈只顾责怪我干活不用心 ,咋就不看看我烫着没有,心里是有多么害怕呀!

身为长女,从四五岁就开始做饭洗衣抱孩子。一次,7岁的我端着一锅玉米粥从院里的厨房往屋子里走,不小心被门槛绊倒,手里的锅飞出老远,洒了一地。妈妈一个耳刮子抡了过来,愤愤骂道:“干点活就需要代价是吧?”我没敢哭,内心充满了自责和羞惭:“我真笨,啥也干不好,难怪妈妈不喜欢我!”后来长大了,那一幕再一次闪现眼前时,我忽然想到,当时妈妈只顾责怪我干活不用心 ,咋就不看看我烫着没有,心里是有多么害怕呀!

回到尿床这件事。尿床几乎是每个孩子都有的记忆,并且灰色记忆居多。因为孩子只要一尿床,绝大多数 母亲的态度肯定很恶劣。

“又尿床了,丢人现眼!”

“多大了,再不改掉这个毛病,将来说不定会把媳妇冲跑了!”

“下不为例,再尿床 ,我把你赶到水泥地上去睡!”

一责怪,二羞辱,三施压。似乎尿床是孩子犯下大逆不道的罪错,如果不督促改正将万劫不复。

事实上,这只是孩子身体发育到一定阶段的正常生理现象。

五岁前后孩子的泌尿系统还没有完全发育好,会出现尿床的现象。如果没有器质性病变,一般6岁以后,尿床的症状就会逐步消失。不需要过度担心,平时注意睡前不要大量饮水,定时唤醒孩子排便,以及规律生活按时作息等养成习惯。

如果孩子遭遇强烈的精神压力和刺激,可能会突然出现尿床现象,属于特殊情况下的应激反应,不但不能责备孩子,相反应该通过调查分析,找到孩子受到欺凌或打击的情况,及时解决。

孩子尿床是很正常的事情,跟孩子乖不乖没关系。

孩子不必感到耻辱,家长也不必感到焦虑。

当然早晨一看 孩子身下一片汪洋,再佛性的家长也会不爽。怎么办呢?

黄磊的行为启示我们,不给羞辱和压力,而是给予建议和支持。

受到羞辱的孩子一生活在自卑的阴影里。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的错误张口就来:“不害臊,不要脸,丢人现眼”,甚至有的说出:“我怎么养了你这么害人精”,“你咋不去死?”家长以为辱骂嘲讽可以让孩子知耻后勇,岂不知,家长的冷酷羞辱,给孩子内心留下的不是对错误的悔愧,而是对“我这个人”的否定。这样长大的孩子,低自尊,胆怯懦弱 易形成讨好型人格。

压力只会加速孩子崩溃。有人信奉 “有压力才有动力”,企图通过施压,督促孩子改正错误。这就走到了事情的反面。2019年7月28日 ,南京鼓楼区一名九岁男孩打碎了教室的玻璃,老师要求缴纳600元的赔偿。男孩担心受到父母责罚回家不敢说,在巨大的恐慌包围下,选择了跳楼。如果男孩的父母对待孩子的错误,像黄磊一样接纳包容,想办法解决,这个男孩子至于因为这点事想不开吗?

尊重才是孩子应该得到的待遇。家长给予孩子最大的爱是尊重。什么年龄出现什么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给予最大的接纳和包容。即使孩子做错了,就事论事,不翻前帐,不贴标签;用简单的动词来指令,不带有贬损的色彩;肯定孩子的动机,改进做事方法;永远站在孩子立场去体验感受,不居高临下颐指气使。

告诉孩子后果,让孩子自我教育。十岁女孩因为在校车上欺负同学而被禁止乘坐校车一个月。女孩让爸爸开车送自己上学,遭到父亲的拒绝,女孩只好每天跑步去上学。紧张劳累赶赴学校的过程,让女孩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而父亲一直悄悄在后面开车跟着的行为,也让女孩体会到家长深深的关爱,一个月下来,感触颇深。

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最大特征是身体的发展先于大脑,因而导致出现各种身心不平衡。

家长们要做的是,连接先于纠正,关系先于学习。

“简耕科学养育讲座”中有这样一段话 :

大多数文化中会用羞耻感来管教孩子,但是这样会带来更少动力,更多压力。家长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和措辞,因为

我们希望孩子在错误中学习,而不是让孩子感到“我是一个错误”。

作者:教育达人,头条号签约作者,青云计划获奖者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