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M选择与李阳复婚,我热烈地祝福他们!
方刚
看到消息,KIM与李阳复婚了,同时,还看到一些讽刺她复婚选择的评论。我便忍不住写这篇短文,想旗帜鲜明地为KIM的选择喝彩!祝福他们!
这几年,我讲课的时候提到反家暴法,都会说:一个美国女人促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对家庭暴力法》的出台。
中国人经历了两次全民反家暴的教育。第一次,是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上映;第二次,便是2011年,KIM在新浪微博发布受暴后的照片,公开谴责施暴者李阳。
此前,中国许多反家暴工作者多年来致力于推动反家暴立法,但是,进展一直甚微。李阳家暴事件,全民热议,直接促成了《反家暴法》在2016年的正式实施。如果不是KIM的曝光,我想这个法律进程还要晚几年。
我与KIM二次见面,对她表现出的勇敢、智慧与坚定印象深刻。
2011年底,我正主持“第四届十大性与性别事件评点”活动,李阳家暴案不仅成为十大事件中的一个,KIM也获得了我们颁发的“年度维权人物奖”。
KIM应邀参加了那一年十大事件评点委员会主办的“学者、媒体、新闻当事人三方对话会”。
下图:KIM(左三)在三方对话上发言。
对话会后,我请KIM和评委们共进晚餐。席间,请她为我们的“十大事件”写一句赠语,她的赠语翻译成中文如下:“你们做的工作将促进中国社会真正的和谐。谢谢你邀请我参加这个对话会。教育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唯一办法。”
转年,即2012年,第五届十大性与性别事件评点的新闻发布会上,我也邀请了KIM参加,请她作为前一年的“维权人物奖”获得者,给这一年的维权人物奖获得者“行动派女权主义者”颁奖。
下图:李银河、KIM在给2012年性与性别领域维权人物奖获得者“行动派女权主义者”的代表麦子颁奖。
下图:当天,我与KIM和她两个女儿的合影。
这两次会议上,KIM的发言都很深刻,她对家庭暴力的理解和表述都非常专业,绝不是普通的受暴者所能够说出来的话。
那时我便想:KIM曝光李阳家暴,起诉离婚,绝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我相信她一定认真地学习过家暴的理论,对家庭暴力以及施暴者的特点有着非常精准的认识。
8年之后,KIM复婚了。她谈及复婚的文字,再次给我这样的印象:这是一个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选择,以及这个选择后果的人。
KIM告诉我们:家暴是不对的,我们不能原谅家暴,但是,可以原谅那个实施家暴的个人。
许多吃瓜群众觉得这是矛盾的。但其实这个表述非常专业。
原谅施暴者个人,不等于原谅暴力行为。施暴者也是他们暴力行为的受害者,因为暴力,他们与伴侣和孩子的关系被改变了,他们更少体验到亲情的温暖,他们的幸福生活也被毁掉了。施暴者往往也是自己原生家庭暴力关系的受害者,他们传承了暴力,根本没有机会学习用非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
KIM在离婚八年之后决定复婚,我相信,这八年的经历促成了她现在的选择。凭着她的勇敢、智慧与坚定,不可能回到暴力关系中。她回来了,说明她相信第二次走入的婚姻不一样了。
我坚定地相信和支持她的选择。
施暴者是否能够改变?我的回答很清楚:能够!
白丝带热线(4000 110 391)开通9年来的经验证实了这一点,众多的施暴者改变了。我目前正在带领的家暴施暴者小组,也证实了这一点,我看到那些渴望改变、渴望幸福生活的男人们在不断挑战自我,坚定追求。这和KIM的反家暴行动,同样令我感动。
KIM选择在“全球反对针对妇女暴力十六日行动”(每年11月25日至12月10日)期间在微博公开复婚的消息,我相信她是有意的。她似乎在以这个行动告诉我们:反家暴针对的是暴力行为,而非施暴者,更不是男人。
KIM一直是勇敢的,当她选择公开家暴为自己维权的时候,她是勇敢的;当她选择复婚的时候,她同样是勇敢的!
KIM的复婚,不是她对家暴的妥协,恰恰是她对家暴的更深层的体悟。
KIM的复婚,不是反家暴事业的失败,而是反家暴事业的目标之一。这便是,伴侣双方放下过去,重新开始,走向非暴力的生活。
因为相信KIM,我对李阳的改变也抱乐观态度。我不相信KIM会回到暴力关系中。
假使她判断错了,一旦她发现伴侣没有放弃暴力行为,我相信她仍然会像八年前一样坚定地反抗!
作为一个从事家暴当事人干预的学者,我清楚地看到,许多家暴的施暴者与受暴者之间存在着纠缠不清的情感。
在家暴辅导中,我们也一直支持当事人的自主选择。一位受暴妇女,如果她选择留在婚姻中,那一定有她的理由。我们支持当事人的选择,同时可以和她讨论安全计划。
我们不要基于“政治正确”,便试图否定别人的自主选择。
维护女性权益,是要相信和尊重女性的自主选择权,而不是让她们做“政治正确”的选择。
我们永远不要代替别人选择,永远不要质疑别人选择的能力。特别不要质疑像KIM这样一位勇敢、智慧、坚定的女性的自主选择能力。
所以,我热烈地祝福KIM和李阳,期待他们给我们带来非暴力的故事!
2019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