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北京只有清朝王爷坟没有明朝王爷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05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693
导读

这些王爷坟无一例外都是清朝的,没有明朝的。 这和两朝对于宗亲的安置方法是分不开的,明朝的王爷都有封地,到了一定年纪,王爷必须到封地去,这叫做就藩。因为没有封地,王爷也没有地方去就藩,没有意外的情况下,…

纵观北京城,似乎到处都有王爷坟和疑似王爷坟,坊间也有不少传说。比如建国门外的豫王坟,即豫亲王多铎的坟墓;八王坟是英亲王阿济格的坟墓;城西的五路居有郑亲王的墓园;另外还有背倚元宝山的恭亲王墓地、保存完好的醇亲王陵寝等等。然而这些王爷坟无一例外都是清朝的,没有明朝的。

这和两朝对于宗亲的安置方法是分不开的,明朝的王爷都有封地,到了一定年纪,王爷必须到封地去,这叫做就藩。燕王朱棣篡位之后,对于诸侯王的管控更为严格,藩王无故到北京,视同造反。崇祯九年,阿济格率兵攻打到直隶了,唐王朱聿键砸锅卖铁带了几千士兵去勤王却被崇祯帝盛怒之下废为庶人,投入凤阳皇室监狱。可见明朝的王爷基本上是在封地享乐,终老于封地。因此,北京昌平只有明朝的十三帝陵,没有王陵。

清朝入关之后,对于宗室王爷的安置是不同的,当时的王爷等级分明,亲王分好几个级别,又有铁帽子王和非铁帽子王。但不管怎么分,王爷的封号已经和地名脱钩,也不享受封地及采邑,代之以丰厚的赏赐和俸禄。因为没有封地,王爷也没有地方去就藩,没有意外的情况下,只能待在北京生老病死。清朝入关后两百多年,王爷一代传一代,因此在北京留下很多墓地。

当然,说得严格一些,明朝有不少夭折的皇子,不少甚至取得了封号,还来不及去外地就藩,也许葬在了北京。但因为年幼,陵墓肯定不大,经过岁月的变迁,也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