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人参是一种驰名中外的珍贵药材,被称为“百草之王”,主要产地位于东北。貂皮是一种紫貂或水貂的皮毛,具有能御寒、保暖性强、不沾水等特点,素有“裘中之王”之称,在中国只产于东北地区。
乌拉草则是一种其貌不扬的草,主要生长于中国东北长白山脉以及外兴安岭以南。那么,乌拉草有何神奇作用,能够与人参和貂皮相提并论,成为东北三宝之一?
这与东北地区的气候环境有关。
东北地区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相当寒冷。事实上,东北地区的寒冷,比外界想得还要厉害。这样说吧,与东北地区大致处于同一纬度的巴黎、蒙特利尔等城市相比,东北地区的平均气温要低20摄氏度。在东北最北端的漠河,历史最低温度能够达到零下54摄氏度。
东北地区不仅冷,还冷得持久。黑龙江的冬季长达200多天,基本上就是夏季一结束,直接就到了冬季,冬季一结束,就到了夏季——没春季和秋季啥事儿。在这样的气候环境下生活,保暖是最重要的事情。
我们来看人参和貂皮,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保暖。貂皮就不说了,这种轻柔结实、毛绒丰厚、色泽光润的裘皮制品,根本就是为了保暖而生。人参除了有独特的药用价值,也有保暖作用。按照中医理论,人参能够强壮滋补、促进血液循环顺畅、活络气血,达到御寒保暖的作用。
然而,人参和貂皮还有一个特性,就是价格昂贵。
从明清时期开始,人参就是一种昂贵的药材。在明朝崇祯时期,1斤人参能卖到16两银子。16两银子是什么概念?1622年,徽州休宁县居民姚世杰卖房,一间建筑面积为50平方米的房子,卖了纹银8两。16两银子,刚好能够买到这样的房子2间。清朝时期,人参的身价更是飞涨。道光年间,一两上好的四等人参能够卖到400两银子。400两银子,可以在北京宛平县买上10间房子。
貂皮的价格也不遑多让。貂皮分两种,一种是紫貂皮,一种是水貂皮。其中,紫貂皮由于产量极少,价格昂贵,被称为“软黄金”。目前,一件质地比较好的貂皮大衣,少则1万多元,多则五六万元以至于十多万元。国际品牌阿玛尼、范思哲给时尚界人士订做的限量版貂皮时装更贵,上百万都很正常。
显而易见,人参和貂皮属于有钱人的专利,一般人不敢问津。那么,大多数东北人想要御寒保暖怎么办?乌拉草就派上用场了。
乌拉草生长在东北地区的森林地区沼泽中,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随处可见。在冬季到来之前,人们到山上去收割乌拉草,晒干存放。冬季到了,人们穿上用皮革缝制的鞋子后,在鞋子里面絮上用棍棒捶打变柔软的乌拉草,这样鞋子不仅保暖,还很透气,穿上很舒服,还能避免脚生出冻疮。
不仅如此,乌拉草自身没有菌根,能够抑制真菌和细菌的生长,所以长期穿乌拉草鞋子,还可治疗脚气。
其实在东北地区,有许多草都有类似作用,可只有乌拉草的御寒保暖效果最好。
由于乌拉草具有御寒保暖作用,而且几乎不用花钱,是普通老百姓的最爱,因此被普通老百姓亲切地称为“草鞋”——乌拉草就是满语对草鞋的音译。久而久之,乌拉草就与人参和貂皮一起被纳入“东北三宝”,名声家喻户晓。
【参考资料:《东北三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