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男孩身高竟然还不到150,都是父母无知惹的祸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05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199
导读

自已和孩子爸爸在2年前离婚了,孩子是自己带着,但是自己的工作长期是996,所以平时孩子都是外婆看着,可外婆的听力不好,和孩子也说不了几句话,几乎可以说是“零”交流。 再看自己的女儿,自己整天忙于工作,…

表妹跟男朋友分手了,原因是男方父母感觉妹妹太矮了,影响以后孩子的身高。

他们的说法还很直接:“‘爹矬矬一个,娘矬矬一窝’,娶个矮个的媳妇,怕以后孙子也是个矮矬子。”

这句话不但戳中了表妹内心的脆弱点,也不禁在心里打起了疑问。

人的身高真的这么重要吗?浓缩的不都是精华吗?

重要,非常重要!

就因为个子矮小,招来了同学的“欺负”、“嘲笑”甚至“殴打”,让他都“不太敢相信人”产生了“戒备心理”。

再来,身高矮小,不但会让人心理受打击,更可怕的是还会让钱包“受苦”。

身高已经成为职场的强有竞争力的因素了。

十年寒窗苦,考入985,毕业求职路,身高拦路虎。

万万没想到,读书优秀,家里乖巧,求职竟然输在了身高上。

“第一次离好工作这么近,没想到因为这事被拒了。”

现在你还觉得“浓缩的精华”的人生也能一路开挂,到达人生巅峰吗?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到底多高才算达标?这是2019年新公布的儿童、青少年身高标准,先来看看,你家的孩子达标了吗?

身高低于正常人群的-2SD,就可以建议家长要前往相关门诊进行检查。

如果你的孩子确实身高比同龄人矮,你已经在为你优秀的基因没有遗传给孩子而自责懊恼,其实完全不必。

研究表明,人的身高由遗传基因决定的部分只占70%左右,剩余的30%由后天因素决定的。

好在,如果你家孩子还没有达到这个标准,不用急,还有救。

孩子的身高要在17~18周岁以后,增长速度才放慢,青春期这个阶段是孩子长高的最后黄金关键期。

15岁的男孩王涛 (化名)是爷爷的心头宝,同时也是爷爷焦急上火的源头。

爷爷怎么也想不通,自己祖上没有矮子的遗传基因,自己年轻当兵的时候,可是连队里的“擎天柱“,王涛的爸爸178cm,妈妈也有162cm,可15岁的孙子身高却还不到1米5,看起来跟十岁的小男孩差不多,坐在家里的餐椅上吃饭,双脚都只能悬空着着不了地。

王涛小学时候就是班级座位第一排和列队最末尾的“钉子户”。

王涛的爷爷经常打电话和外出打工的儿子说孙子身高的问题。

结果每次都被怼:“别瞎操心了,我儿子没问题的,发育的晚一点而已。”

直到王涛进了初中,特别是初二以后,他还是班里稳坐班级的第一排,王涛也因为身高的原因,与外界的交流越来越少,变得越来越内向,学习也是时断时续的。

这时候不但爷爷坐不住了,王涛爸妈也坐不住了。

意识到要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就把孩子从四川老家带到了工作的上海大医院做检查,结果到医院一查,两口子心里又喜又悲。

喜的是,医生给出的检查结果是:“孩子的生理指标一切正常,没问题”。

悲的是,医生建议:如果想长高,可以尝试打生长激素针。但打针的费用很高,夫妻俩在上海辛辛苦苦3年多才能攒起来。

看着只到自己咯吱窝下的儿子,王涛的爸妈犯了难。

父母都这么高,儿子为啥会这么矮?

同事美华,她闺女12岁最近几年都没怎么长高,去医院一查,医生居然说是矮小症,美华当场崩溃了。

医生除了建议要给孩子补充营养,坚持锻炼,早睡早起以外。

还开了一个特殊的处方:要求美华要多陪孩子,多关心孩子才行。

因为医生说,矮小症的孩子可能不完全是缺乏营养,更是缺爱。

美国著名精神病学家霍劳博士指出:

孩子长期缺乏关爱,在精神受到压抑、无人关心甚至经常挨打受骂的家庭环境中,就会引起体内的生长激素分泌的减少,导致生长发育障碍。

统称为“心理性矮小症”。

首先,缺乏家庭关爱的孩子,下丘脑分泌的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减少,生长激素分泌随之减少,进而影响孩子身高。

其次,生长激素主要在夜间分泌,入睡2小时后及快睡醒时是生长激素分泌的两个高峰。所以睡眠也是影响孩子身高的关键因素。

而缺爱的孩子大多有睡眠障碍,睡不着,睡着了也经常做噩梦等等。所以睡眠质量不高也是孩子出现矮小症的原因。

此外,缺爱的孩子往往也不太愿意和其他人相处,运动量明显不足,青春发育也要来的晚一些。

听医生这么一说,美华后悔不已。自已和孩子爸爸在2年前离婚了,孩子是自己带着,但是自己的工作长期是996,所以平时孩子都是外婆看着,可外婆的听力不好,和孩子也说不了几句话,几乎可以说是“零”交流。

再看自己的女儿,自己整天忙于工作,女儿没人关心,承受着心理上的暴力,不但身高没长,脸上也没有笑容,做事情也更胆怯和退缩了。

你家的孩子正在经受心理暴力吗?

1.夫妻俩常年在异地工作,或者每天早出晚归,和孩子近距离接触的时间很少,几乎不知道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状况;

2.夫妻离异后,有了各自的生活,对孩子疏于照顾关心,孩子从小缺乏安全感,也不爱与人交流,性格变得孤僻;

3.夫妻关系不和,经常争吵争执,甚至为了琐碎的小事打闹,也不顾及孩子是否在场,有何感受;

4.夫妻俩对于孩子他们往往只提供物质,很少过问精神感受,孩子感受不到和谐的家庭气氛;

5.夫妻脾气不好,急性子,动不动就批评甚至打骂孩子,很少给孩子适当的鼓励和安慰;

6.孩子平时不爱说话,父母只单纯理解为性格内向,不太注意观察孩子性格,忽略了孩子是否有自卑或自闭倾向;

7.对孩子要求高,各方面都要求孩子做到最好,一厢情愿以为是为孩子好,不管是否超过他们承受范围。

爱是最好的精神舒缓剂,也是最好的增高剂。做到以下几点能让你的孩子再“高人一等”。

1.爱他

科学家们曾将一批受到精神压抑,又瘦又小的孩子安置到和睦欢乐环境中,让他们受到模拟亲人的爱抚和家庭温暖,让人惊讶的是,3个月后,95%以上的孩子身高明显增长。

所以对孩子的爱,是孩子长高最关键的治疗手段。

2.陪跑

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比如慢跑30分钟,可以让孩子释放情绪,缓解精神压力。

同时父母陪着孩子一起跑也是一种不错的幸福陪伴,在运动中促进家庭关系和谐。

3.睡好

有句老话:“人在睡中长,不睡则不再长!”

我国教育部印发的文件中明确规定,小学生需保证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9小时, 高中8小时。

夜间睡眠充足是大脑分泌生长素的必要条件,不要让孩子晚上超过11点睡觉。

4.测身高

我们父母还要及时关注孩子的身高变化,3-16岁的孩子,每年的生长速度大约为5-6cm左右。

可以每半年测一次,最好固定在早上测量,如果达不到就应警惕了。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和谐的亲子关系、良好的睡眠与适当的运动,要想提升孩子的快乐指数,改善孩子的精神状态,实现健康成长和生长发育,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各种因素的作用,确保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精神状态。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