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生活于一个时代里的,可是这时代却在影子似地沉没下去,人觉得自己是被抛弃了。」张爱玲这样写过。
人与时代之间,是很难完全服帖的。时代常常以主流为名义施加暴力,将处于边缘的人的生活涂上异质油彩,如磁铁般吸引猎奇、好奇、试探、批判等种种眼光。时代的弃民、社会的孽子,被抛弃的孤魂野鬼们,从郭强生的《断代》中发来他们的讯号。
收到讯号的我们为 《断代》定制了一款 帆布袋,选择书中的元素与语句,经多次打样确定版式,在细节上反复考量, 柔软、耐用。
无法选择时代,至少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个属于自己的袋。
谍对谍的扮装舞会
帆布包的图案是郭强生的作品《断代》的封面,由 埃贡 .席勒 的作品改编而成,设计师将其重新组合、填涂色彩,创造出新的画面。 嶙峋男体彼此支撑而形单影只,正如同路人们的相伴相行。
王德威评价《断代》:「郭强生的作品充满表演性,也借这一表演性通向他的伦理关怀。.......在《断代》里,郭真正将这一文类抽丝剥茧的特征提升成对小说人物关系、身份认同的隐喻。在同志的世界里,人人都扮演着或是社会认可,或是自己欲想的角色。 这是表演甚至扮装的世界,也是一个谍对谍的世界。双方就算是裸裎相见,也难以认清互相的底线。」
在埃贡.席勒的作品中,可以捕捉到与《断代》极为相似的生命感受。
装饰性的线条——人的外在式显现,色彩的统一性强烈——生活方式的悲伤与纵情,起伏感强烈的形体——迷离的忏悔与自矜。
这是无所遮拦而魑魅彷徨的世界。
纯真失落,激情过后
时代的浩浩潮流中,激情偶然迸发、过水无痕,伶仃仓皇却草蛇灰线,在每一个转向处现身。从八十年代到新千禧年,同志运动从无声沉默到旗鼓大张,再至走向后运动时代。
「这个世界到今天只走到了青春健美的男孩们高呼同志无罪,没有人可以告诉他们接下来该怎样面对老与丑、病与残。」
代际之间的隔膜、年轻与衰老之间的距离、身份的自我认同 ......跌宕剧烈的社会变幻之后,新与旧、现在与过去、代际交替之间似乎留下了不能平整的断裂与遗憾,断口处正敞开着需要思考的问题。
郭强生在访谈中提出了一连串的疑问:「人类除了没有神,而同时以往相信的性、婚姻、家庭三者合一的关系也可能面临崩解,那会是什么样的状态?我究竟是谁?究竟我是社会给我的位置、是用你如何爱或选择不爱所做的宣誓?还是存在其他意义?」
以此为灵感,我们在帆布袋的背带上呈现出「断带」的概念,留置出一段 20cm的缎带,既增强帆布袋的设计感,也留出空间印上后浪的 slogan「 先读书,后浪」。
对世界抱持疑问的人们,去读书吧。
郭强生说「我的小说给有这些对存在抱持疑问的读者来看, 就算你不是同志,也能从这些问题看见自己。」
烂命一条,毋需愧疚
加缪写过「活着还能够记得这一生的种种,便是我所希望的来世。」如何面对自己的过去,便是对如何直面未来乃至不可知的充分解释。 记忆的惘惘,历历的往事,文字写下的不只是荒唐之言,也是回首来时之路的重量千钧。
《断代》中书写的人物渗入社会各阶层,以各种不同的身份演绎多重的人生,走不同的路,开拓不同的空间,形成天涯四散的迁徙图景。
尼采说「 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这未必是一种英雄主义的宣言,而更近乎被动之后的一种建造,在合唱之外的自洽,关于个体如何说服自己的存在,将时代的芜杂整饬为自足的人格。
比如读过《断代》的人都会留下很深印象的这句话:
「虽然是烂命一条,至少知道生错的是时代,不是自己。」
无所依靠的世界里,神隐却了,人人都是烂命一条。毋需愧疚,我们可以开始建造,在与时代的角力中完成自己。
《断代》限量定制帆布袋
(包邮哦)
《断代》书籍+帆布袋特惠套装
「选择生活,选择工作,选择事业,选择家庭,选他妈的大电视机,选洗衣机,汽车,CD播放机,电动开罐器,选择健康,低胆固醇,牙医保险,选择低利息贷款,选择房子.....我选择不选择人生,我选别的,理由呢? 没有理由。 」
选个别的,选个袋。
【福利】
留言说说你想过的人生
1 天后选 2 人送《断代》1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