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欢喜》热播扎心真相_养好一个孩子,你要拿多少套房来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05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258
导读

可是花在教育上的钱就像送进了碎钞机,根本不经用。 但正 因为孩子教育这件事很重要,而且教育金高昂,所以我们更应该提前做好准备,而不是放弃提前规划,得过且过。 举个例子,我们设定的目标是让孩子15年后可…

前段时间,看到微博上发起的一个“ 你觉得养一个孩子要花多少钱”的话题讨论和投票。

选50-100万、100-200万的网友为多数,其次直接涨到300万以上!无论哪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足以让我们喘不过气的数目了。

这还是养一个孩子的费用,如果两个孩子……

有幽默的网友说:“要是没有我,我们家能换一套房了...”

▲关于养孩子贵的问题,在微博上获得了21.8万高赞

从怀孕到孩子长大成人,花钱的地方无处不在。这当中, 最大的一笔支出,就是教育金了!可是花在教育上的钱就像送进了碎钞机,根本不经用。

01

10后一代的教育金

准备多少才算够

如果你家孩子现在3岁左右,15年后孩子要在国内读完大学,算上学费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需要 34.2万;

如果想要给孩子好一点的教育,比如澳洲留学,15年后需要 191.4万;

如果想去美国,就得 334.8万……

这仅仅是大学四年的花费,如果再加上高中、初中、小学的费用,会更惊人!

难怪有网友在街访中被问到“你觉得养一个小孩要花多少钱”时,无奈又自嘲般回答道:“不知啊,算不清楚,不敢去想,想太多会死的。”

不敢去想到底要花多少,是因为给孩子的教育花钱,无论多少,都是父母最无悔的选择。

改变一个人命运的,往往只是其一生中几个最重要的节点, 对于孩子来说,教育就是第一个改变命运的重要节点。

没有父母,愿意因为自己的原因,给孩子的人生留遗憾。看到孩子拿着美国常青藤学院的录取书来到面前时,只能告诉ta:“孩子,爸妈没钱让你去读书。”

提前为孩子准备好教育金,这事很重要,这不仅是我们作为父母的责任,影响的更是孩子的一生。

02

别让教育金不足

成为孩子一生的遗憾

前段时间,一位体院校草上了热搜,然而原因却让人很无奈:

为了救治身患重疾的母亲,他放弃了留学俄罗斯的机会,身兼五职,筹钱救母。

原本有机会留学国外的他,如今只能在县城里教跳舞,维持生计。反复奔波于学校和医院, 曾经俊朗帅气的脸庞也因劳累而变得憔悴不堪。

试问哪个父母不想自己的孩子拥有更好的教育呢?哪个父母想成为孩子成功路上的阻碍呢?

但不得不承认: 教育金储蓄的目标太大,大多数家庭都太脆弱——也许只是一场大病,就可以将整个家庭击溃。连维持正常生计都成问题,更别谈高端教育了。

微博上最热门的短视频博主竹子,曾经在微博随笔中谈到自己的昔日好友。

两人一起经历了最好的20岁——在北京一起上传媒大学、实习,从央视到鼓楼,她们到处拍视频、写剧本,虽然经常在实习栏目组加班到深夜,但两人心中都充满着理想和对未来的憧憬。

然而,无忧无虑的生活并没有长久,在夏天快结束时,好友的爸爸被查出了白血病,从那以后,她的人生轨迹就改变了。

两人曾经说要一起去留学,一起去旅行看看世界,一起创业。最后,她留在了爸爸的病房,而竹子去了英国。

多年过去以后,竹子已经成为一名知名摄影博主,在微博坐拥三百多万粉丝,金钱、名声、 自由、快乐,什么都有。

她可以接触到各行业最顶级的人物,和他们交流、学习;可以随时放下手中的所有工作,专心致志地去伦敦电影学院进修,接受最先进的教育。

而她的好友,只能在漫长的平凡生活中,将遗憾放在回忆里:“我们彼此,都有自己要感受的人生。”

我们作为父母,并不是要控制孩子过上我们期望的人生,而是 最起码要为孩子的教育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

不想将来孩子拿着美国常青藤学院的录取书来到自己面前时,只能告诉ta:“孩子,爸妈没钱让你去读书。”

03

教育金储备这件事可以规划

但大多数人要么没做要么做错

有多少父母还没开始为孩子储备教育金的?

可能有人觉得教育金动辄上百万,“太难了,根本规划不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但正 因为孩子教育这件事很重要,而且教育金高昂,所以我们更应该提前做好准备,而不是放弃提前规划,得过且过。

举个例子,我们设定的目标是让孩子15年后可以在澳洲留学,需要191.4万,那么:

只要 每个月定投7400元,并且保持5%的年化收益率,复利滚存,那么15年后, 就能轻松实现191.4万元的教育金储蓄目标了!

如果你能实现8%的年化收益率,那么每个月只要存 5875元就可以了;

如果能实现10%的年化收益率,那么每个月只要存 5025元;

如果你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就开始存,有18年的时间来储备,那么甚至每个月只要存 3500元就可以了!

……

只要 每个月定投7400元,并且保持5%的年化收益率,复利滚存,那么15年后, 就能轻松实现191.4万元的教育金储蓄目标了!

如果你能实现8%的年化收益率,那么每个月只要存 5875元就可以了;

如果能实现10%的年化收益率,那么每个月只要存 5025元;

如果你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就开始存,有18年的时间来储备,那么甚至每个月只要存 3500元就可以了!

……

原来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对吧?

相信大多数父母早已意识到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有多重要,并且在积极准备教育金储备了,只是由于理财能力的缺乏,让很多人放弃了规划或者选择了 错误的教育金规划道路:

把钱存在银行里:无复利,低利息,你需要比别人多花10年时间才能实现目标;

跟风买理财产品:听说这个最近火,看着收益好像也不错,就跟着别人买了;

买了教育金险:保费高昂,设计死板,如果仔细算上通胀率,会发现未来的回报根本支撑不了孩子的教育;

高风险投资:把教育金都拿去炒房、炒股!可万一亏了呢?你又如何确定孩子上大学那年,行情是好是坏、房价是高是低呢?

没有配置保险:忽视风险防范,十几年辛苦存的教育金,可能因为一场大病就花光了……

把钱存在银行里:无复利,低利息,你需要比别人多花10年时间才能实现目标;

跟风买理财产品:听说这个最近火,看着收益好像也不错,就跟着别人买了;

买了教育金险:保费高昂,设计死板,如果仔细算上通胀率,会发现未来的回报根本支撑不了孩子的教育;

高风险投资:把教育金都拿去炒房、炒股!可万一亏了呢?你又如何确定孩子上大学那年,行情是好是坏、房价是高是低呢?

没有配置保险:忽视风险防范,十几年辛苦存的教育金,可能因为一场大病就花光了……

网上不少案例和身边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以上这些方法,无法帮助我们按时、有效地完成教育金储蓄目标!

那真正的教育金规划路线图应该是如何进行呢?为此,薇安说专门请教了我之前的家庭理财规划师孙明展老师。

孙明展老师,是 中山大学金融系、统计系专业硕士生导师,国际金融理财师。

他曾经在世界500强保险公司担任高管,后出来创业,创办了谱蓝团队,专注于中产家庭科普正确的家庭理财知识,常常揭露保险和金融行业的各种坑!

其研发的“谱蓝”人工智能系统,一举获得国家科技金奖,并借此帮助数百万家庭解决了家庭保障需求,获得了 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凤凰网、腾讯网、今日头条等社会及行业权威媒体的官方报道和推荐!

开学前,不妨约了个时间,和孙明展老师好好聊了下教育金的规划问题,他可以给一个科学专业的理财规划流程:

▌ 1、确定目标,厘清未来需求;

如我希望孩子在国内读大学,还是留学,是上普通学校还是名校?

▌ 2、了解费用现状及学费走势;

比如哈佛的学费目前是4年20万美金,到孩子上大学时大概是多少?

▌ 3、梳理家庭财务状况,收入及支出;

解决有多少钱可以存的问题。

▌ 4、制定合理的家庭风险保障方案;

规避教育金漫长储备周期所面对的非金融风险。

▌ 5、对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评估,确定合理收益率;

▌ 6、根据家庭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

解决怎么存、该投什么产品的问题。

▌ 7、在家庭财务状况与风险承受能力之间调适出一个合理的方案;

必须马上行动,拖延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他可以根据具体的教育金规划,每个家庭的财务情况、对孩子的教育期望、是否有财务保障基础等等……

这当中需要很多复杂、精确的计算,同时要求有专业的金融理财知识,能够为方案的落地去匹配相应的投资标的。一般人很难靠自己独立完成。

不过好在, 专业的事情可以交给专业的人去做。相信有不少父母们都很需要这样一个专业团队帮我们好好规划教育金。

所以今天,薇安说给大家向孙老师谋取了福利!这样高端的理财咨询服务,大家可以免费体验了!希望通过深思熟虑的妥善规划,我们储备的速度能赶上碎钞的速度。

孙明展的机构能提供哪些定制化规划服务呢?

孩子教育目标梳理

家庭成员保障责任综合评估

现有保险产品的性价比分析比较

基于家庭状况和需求的教育金规划和家庭保障规划构建

孩子教育目标梳理

家庭成员保障责任综合评估

现有保险产品的性价比分析比较

基于家庭状况和需求的教育金规划和家庭保障规划构建

以上定制化服务,咱们的读者都可以免费体验——跟孙老师的合作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今天,孙明展再次提供100个名额,免费获得一份价值1600元的量身定制教育金规划(含家庭保障规划)一份。

这一份定制化规划是免费的,如果你确实需要,投入了学习。

希望一次健康和财务的审视之后,你收获的不只是风险保障,更重要的是,你养成了一项规划自己人生的能力,希望对你是更大的收获。

已经购买过保险的朋友也可以让老师分析一下保单,这是 全部免费的咨询,大家都可以 扫码免费参与体验的。

定制教育金规划(含家庭保障规划)1份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