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是发生在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破坏牙周组织,造成牙槽骨的吸收、牙龈萎缩,牙齿失去支持力而逐渐松动、脱落。由于缺乏正确的认知和及时的治疗,牙周炎近年来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已经成为造成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合生齿科王强主任在从事牙齿种植的二十多年里,见过不少年纪轻轻就缺失好几颗牙齿的牙周炎患者,而更多的是因牙周炎大量缺失甚至全口缺失的中老年人,严重降低生活质量,那么牙周炎患者能做种植吗?
种植牙修复是建立在健康的牙周基础之上,才能保证种植的效果和长期稳定。牙周炎患者需要先进行治疗和维护,将牙周炎控制好、牙周恢复健康之后再种植。
牙周炎患者的牙周支持组织有大量的致病菌,如果不清理干净就进行种植手术,种植的过程中病菌进入创口很可能造成感染,进而导致手术的失败。
另外,牙周炎会造成牙槽骨的吸收和牙龈的萎缩,特别是晚期牙齿自行脱落后,一般会有严重的骨缺损,骨量不足,种植牙是对牙槽骨的高度、厚度都是有要求的。
怎么提高牙周炎患者种植牙的成功率,种出更好的效果呢?
1.尽量保留骨量
牙周炎晚期松动的牙齿能保留的尽量保留,不能保留的要尽早拔除。
因为严重松动的牙齿牙周袋比较深,底部会形成微生物聚集,而常规的治疗无法清理到,就会造成治疗不彻底,牙周炎症、脓肿反复发作,每次发作都会侵蚀牙槽骨,造成牙槽骨的不断吸收。
尽早拔除无保留意义的牙齿,能有效避免了牙槽骨局部的继续吸收,尽量保留牙槽嵴的高度和宽度,以便有利于后期的种植牙修复。
2.先治疗牙周炎
种植之前完全清除所有与牙周炎有关的病原刺激,包括菌斑、牙石等,建立起有效的菌斑控制手段,消除或控制牙周袋,防止牙周病再度复发,为种植提供良好的条件。
3.合理的种植方案设计
重度牙周炎患者大都伴随着多颗牙齿的缺失。如果缺一颗种一颗,每颗种植体上分担的咬合力相对较小,但相应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多颗牙齿的缺失,王强主任会选择合适的种植体,并利用牙槽骨骨量条件确定种植体植入的位置和角度,合理设计种植体支持固定桥,使咬合力量尽可能较均匀地分散到各颗种植体上,降低种植体的负担,延长使用寿命。
全口或半口的缺失,王主任会建议用all-on-4或all-on-6全口义齿种植技术,植入4颗或6颗人工牙根固定半口牙桥,就能有效提高患者假牙的固位力和咀嚼效率。
种植体支持固定桥可以减少成本,也更容易维护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健康。不过需要医生对种植力学设计有非常好的掌握。
种植体穿过牙龈的部分被软组织环绕,称为种植体的上皮袖口。因为牙周炎患者牙龈萎缩,袖口很难闭合紧密,细菌和食物残渣容易侵入造成感染,从而造成种植失败。
王强主任通过严格的种植体材料筛选,以及精确的手术设计,使袖口附着处更加紧密,形成保护屏障,抵抗细菌的侵入,形成良好的骨结合环境,也有效避免了后期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
佩戴牙冠时也要注意调整各个细节,要与邻牙的关系协调,不能挤压伤害到邻牙,也不能留有缝隙,避免嵌塞食物,滋生细菌。
除了经验丰富的医生给予技术上的支持,牙周炎患者对种植牙的维护也至关重要。如果刷牙还是马马虎虎,不做好菌斑控制,不按时复查维护,再好的医生、再贵的植体,寿命也不会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