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咨询 » 正文

晚清时期,李鸿章去世时,慈禧太后为什么会痛哭失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06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848
导读

慈禧太后的心里,非常清楚自己的家底,知道大清已经弱不禁风,再也不能与列强对着干了。非常明显的是,“碰”的结局肯定不会好到哪儿去。 足够圆滑,分量也够,与列强又曾经打过交道多少还有些“交情”之人,也就只…

晚清时期,李鸿章去世时,慈禧太后为什么会非常悲痛?原因很简单,整个大清就再也没有一个可以出来收拾烂摊子的人了。

慈禧太后作为大清实际的掌管人,每逢列强滋事、威压之时,她不能轻易妥协,不能人家要什么就给什么。因为整个大清朝廷,多半是井底之蛙,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经是什么样子,只知道喊打喊杀,若是朝廷显示出一点要妥协的迹象,他们就会从“大义”出发,悍然不顾积贫积弱的大清,根本无法与列强对抗的现实,一味地鼓噪。可一旦到了临敌时刻,这些人肯定一哄而散。

一方面,慈禧多少要照顾这样的情况,另一方面,她也要避免列强狮子大张口进而提出更加过分的要求,所以,慈禧很多时候都要“示强”,摆出不惜强硬的架势。但是,慈禧太后的心里,非常清楚自己的家底,知道大清已经弱不禁风,再也不能与列强对着干了。

如若实在“绷”不住了,稍微的“碰一碰”也是可以的。但是,非常明显的是,“碰”的结局肯定不会好到哪儿去。

曾国藩太过耿介,左宗棠一介武夫,两人都是不够圆滑,干不了这种事。张之洞本来就是清流出身,打死他也不会干这些徒遭骂名之事。那些满蒙亲贵嘛,酒囊饭袋而已,不提也罢。

足够圆滑,分量也够,与列强又曾经打过交道多少还有些“交情”之人,也就只有李鸿章一个了。

唯一的“后手”李鸿章去世,慈禧太后一想到只有自己一个人顶在前面,前有列强的咄咄逼人,后又满朝文武的慷慨激昂,想想都要愁断了肚肠,她又怎能不痛哭失声呢。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