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行如隔山,艺考各专业中都会有很多的专业术语,影视表演专业也不列外,那么学习影视表演专业要掌握哪些专业术语呢?下面新亚艺考培训学校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规定情境
演员在创造人物的过程中,别人给他规定的一切戏剧生活情境。如剧本的故事、事件及其年代,动作的时间地点,生活环境,导演和演员自己对它的补充,动作设计、服装、道具、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等等。演员只有彻底置身于规定情境之中,情感和情绪才能完全自然流露出来。
二、技术掌握
实拍前摄像、灯光及其他技术部门的创作人员要求演员将所要拍摄的一场戏的动作走几遍,摄像与之配合检验画面构图、镜头的运动,灯光进行校正,道具布置等一系列对演员技术方面的要求和适应。
三、借地位
是电视剧拍摄中,为满足拍摄的需要,在不严重影响演员扮演的人物与其他人物、景物关系的前提下,要求演员离开人物实际活动的原有位置,在偏离或远离另一个位置进行表演,达到画面构图或某些技术上的要求。
四、借视线
是由于拍摄构图的需要,在实际拍摄中,演员的视线实际上是偏离对手视线,借助另一个新的视点来进行表演,以达到在画面上视线准确的目的。
特别是在拍摄近景或特写镜头时,一般情况下对手都不在场,此时演员在表演时的视线也是按照画面的需要,设定在想象中的对手身上,或者是摄像机,或者是某一个位置。
演员要将这个新的视点作为对手,产生一种真实的信念,积极行动起来。借视线是演员在影视剧的拍摄中必须掌握的技巧。
五、刻板化
一种不正确的表演方法。在表演时表情、语调和手势等都是似是而非的样子,千篇一律的做作,不能体现丰富而复杂的人物心理活动和外部的形体活动,损坏人物形象的真实性。
六、模仿力
指模仿别人的行为动作能力,模仿力是人的一种本能,由于受到人的生长环境条件等影响,模仿力在人的身上退化,而在另一个人的身上保持下来,模仿力是演员的基本素质。
七、双重性格
演员在进行表演时,一方面要立足于具有独特性格的自身,另一方面又要让自己的素质与剧情提供的要求相结合从而形成自己的新行为,创造出一个新的性格。演员的自身性格和新创造的性格就是表演过程中,性格必具备的两种性格。
八、戏剧动作
指演员在进行表演时所进行的言语、思考、倾听以及行、走、坐、卧的行动,分为内心动作、形体动作、言语动作。
九、形体动作
指演员外部形体的各种动作,由人物的思想情感性格意向,和剧情内容所举定。演员在表演是以正确的形体动作来唤起和诱发演员的想象
十、形体行为
演员经过分析剧本理解人物,找到人物的动作线索,在表演中生活与人物中演员通过分析剧本。
十一、对象点
演员在某一动作中集中注意的对象。表演中演员对镜前的一个对象点集中注意较容易,而对较远的一个对象点集中注意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