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手跑者都有这样的困惑,无论什么比赛,还剩一周的时候,还怎么办?练还是不练?
1、毋庸置疑的是运动量,必须减少。最后一周的训练量,不能超过最大强度周的50%,把自己大部分的主要训练放在前半周。如果你已经完成了速度训练,可以在本周晚些时候轻松地慢跑或者跑100米来感受一下冲刺速度有多快(一定要热身)。比赛前一天的训练,可以随意休息,或者慢跑1~3公里。
2、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模拟一次比赛,穿上要上赛道的鞋子和衣服,以比赛的配速跑一次5公里。这一次的配速调试后,不要改动,比赛就按照这个跑。锁定最佳跑姿以及跑步装备。
3、第一次参加比赛的跑者,比赛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节奏,不要上了赛道兴奋,结果几公里就累了。前面跑慢一些,使身体逐渐进入比赛状态。如果平常以6分/公里的配速跑完10公里,比赛时,前15公里配速可以保持6分30秒/公里,16~35公里能够保持6分15秒/公里就算突破自己了,35公里以后尽量保持配速,心率控制在150次/分中上下就可以。
4、为自己同时制定两个目标。比赛的情况非常的复杂、多变,所以每位跑者都需要赛前准备。检查自己的训练计划表,制定一个自己认为“好天气”的目标,设定另一个目标作为备选计划。首要目标是一个,个人的最佳成绩跑进4小时等。如果遇上一个不适应的比赛天气,第二目标应该是到达终点线。
5、试着放松,尽量减少工作、家庭的压力。最后一周并不是“玩”的最佳时机,礼貌地拒绝外出邀请等。制定一个固定的时间表,严格执行。熬夜、睡懒觉等马拉松或比赛结束后再进行吧。
6、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减少脂肪的摄入。最后一周中,多吃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土豆、水果、低脂牛奶、酸奶和运动饮料。这些食物将会在比赛当天作为能量保障。所以确保你的食物富含碳水化合物,而不是脂肪。
7、不要做任何刺激的尝试,坚持你的训练计划和合理作息。例如,还没有做常规的速度训练,现在不是训练的时候,应该减量。另外,心理调整也要重视起来,每天告诉自己你能行,想象自己是法拉赫等,增强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