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第一剧集(diyijuji)坚持做单剧的周主题策划,志在提升内容壁垒,深度垂直剧集领域。
在《鹤唳华亭》刚开播时,第一剧集(diyijuji)就从其开播时的初露面品相进行了分析,看在甜宠爽剧当道的当下,风雅守礼的《鹤唳华亭》能否在高能反转下实现逆向突围。如今《鹤唳华亭》播出近三分之一,高热始终在线,而剧中人物更是成为了重要的吸睛点。
对此,第一剧集(diyijuji)打破原有策划的内容点,这次将视线聚焦在目前凸显出来的人物设计上,试图通过《鹤唳华亭》中的太子萧定权、尚书卢世喻等角色,分析在爽感、沙雕等人物个性极度鼎盛的当下,家国情怀、礼仪仁孝能否对胃当下观众。
“羁旅浩荡 ,青春作伴,已然还乡。”卢文贞公下线。
随着剧情的步步推进,父子、师生、亲情、爱情之间的故事线也逐渐明了与深入,在高能反转的故事构造、深沉内敛的人物情感下,《鹤唳华亭》可谓热度与口碑齐飞,如今豆瓣已经到达7.5,全网更是将罗晋称之为“史上最难太子”。
值得注意的是,在高压的生活之下,爽感、沙雕人物无疑成为观众首选,成为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设定,但显然《鹤唳华亭》大大小小的人物都与之背道而驰。
即便如此,这位“史上最难太子”却让无数观众沉溺其中,剧中人物的隐忍、克制,以及对于礼的高度遵守,更是让《鹤唳华亭》的儒雅之风溢出荧幕之外,圈粉无数。
师与徒,家与国
深沉之下的大义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自古以来,描绘师生之情的影视化作品不胜枚举。但在《鹤唳华亭》中,这份师生情却是真真切切,让观众哭了一次、两次、三次......一边是被这般泪水浸染,一边师生情下的礼仪仁孝更是狠狠的扎了观众一刀又一刀。
作为先帝钦点的太子之师,卢世瑜不仅德高望重,更是成为了太子最为信任和敬重的人,但他却无半点的僭越之举,并告诫太子师生之间亦有君臣之礼。
如果说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是萧定权的品质,那么这便离不开老师卢世瑜的谆谆教诲。
“文艺不可为阴谋所用,一旦沾染精神全无。”在三年一度的抡材大典中,太子为了保护卢尚书而早有防备,但却在反转意外之下,依然未能幸免。手握戒尺的老师卢世瑜先是严厉教导,“君子行路,不但要提防小人对自己的伤害,更要提防的是,和小人对抗之时,自己对自己的伤害。”再度讲述君子之道,后便以命相拥,默默保护太子。
作为礼仪之邦,我国古代的风雅守礼、尊师重道可谓达到了一个极致,而在《鹤唳华亭》中,老师卢世瑜,不失分寸教诲太子君子之品行,这或许是在我国古代所独有的礼仪仁孝的师生之情。
但并不止于此。
“今日之罪是臣主使,臣罪同丘山,万死莫辞。”老师卢世瑜眼神坚定、双膝跪地,将手中卷纸一下、两下、三下撕碎,向上散去。
在罢试一事中,太子被贬去昭陵,而让太子去守陵,便意味着太子的储君之位已经摇摇欲坠。于私,太子是先帝交给他的学生,于公,太子确实是一代君子,为不忘先帝之重托,为求保护储君以至于后保护天下百姓,公私之下,卢世瑜便以一人之力,担下所有罪名,护太子周全。在一句“万方有罪,止在臣工一人,太子殿下,臣去也”后便只身撞向冷冷的兵器而去。
回到当下,当满屏被个人私欲所控制,谁能做得到这般家国天下呢?此次《鹤唳华亭》中的这段师生情,家国情怀的舍生忘死,直戳观众的内心防线。
可以说卢世瑜与太子之间的“虐恋”,两个人物的隐忍、克制已经成为了《鹤唳华亭》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行人,为儿郎涤清道路,创清平世界
除了老师,也不得不提《鹤唳华亭》这部剧的女主——陆文昔。
非市场上一般女主的设定。她同当时大多数的女子一样,有着女儿家严格的家教,不张扬跋扈,而且爱的更加深沉。
有着艳丽芳容,却不张扬。要么是一幅画隔开两个人,要么用幕离掩盖,面对太子萧定权,她始终恪守礼制未曾向太子露出真容。
但虽为女儿身却冰雪聪明、大智大勇。在其兄被污蔑时,纵使没有力量也要保护,乔装求见太子救其兄长,同时也愿意听从父命,不求与太子相濡以沫,但求两人相忘于江湖,让太子不受势力束缚,成为一代明君。
而文昔之父陆英,更是难得的一介贤臣。
在太子与中书令之间不站队。作为父亲,他不愿自己的儿女成为两派的筹码。作为臣子,他为让太子守住干净与青春,并守住现在的位置,不惜将爱女远嫁他人,只愿太子不要像他们一样,当鬓不再绿之时,仍然赤足站在雪地中。而最终他却因为保护太子,甚至满门遭遇不幸。
或许在如今看来,陆文昔与陆英,乃至老师卢世瑜,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种不争不抢护国家社稷,最终却失去自己乃至全家性命,与那些爽剧中那些唯我独尊的人物设定相比,在当下看来可能略带“傻气”。
但物不摧折,怎辨美媸,人不摧折,何言善恶。《鹤唳华亭》的人与情都是带有一定的无奈与坚持的,需要观众耐得下性子去感受。甚至连那个“无视”太子之情的皇帝,身上也是有太多的无可奈何。
“太子,先是朕的臣子,后是朕的儿子。”皇帝看上去不近人情,未曾袒护过太子,但是身为君王,他也是一个孤勇的战士,一人肩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并在一步步中磨炼太子的心性,用冰冷的情让太子成为让天下人信服的一代君主。都说父爱深沉,而这或许便是君王父特有的深沉之爱。
一行人,为儿郎涤清道路,创清平世界。他们有着更多的情与思,时而温柔似水,时而坚若磐石,他们也更接近现实中的人。
背道而驰下,
在泪水中“排毒”释放
不难发现,在《鹤唳华亭》中,剧中的每个人物都是深沉的,他们不喜怒形于色,而是在细微之处尽显仁义礼孝、家国情怀。而这种设定似乎和市场的大势有些“背道而驰”。
一腔热血便叱咤沙场,不论前路有多艰险,也能一路升级打怪开挂不断,这些战无不胜的快感让观众津津乐道。在当下,生活节奏的加快,看剧已经成为了人们重要的休闲娱乐之一。而爽感、沙雕的人物设定与剧情走向无疑成为观众消解疲惫与压力的良药。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过“文学创作的动机是艺术家的白日梦,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创造出一个梦境,这个梦满足了他精神深处压抑着的欲望,也满足读者的幻想,进入一种想象性的生活,并在这些幻想的经历里获得相应“快感”、“成就感”或者“优越感”。而这种爽感、沙雕人物与故事正是满足了观众的白日梦。
不否认,这种白日梦能够让观众脱离现实的纷扰得到短暂的快感,但它也缺乏了人文重量,缺少岁月质感、历史之思,它更像是一种逃避,只是当时看得很爽,可来的快,去的也快。而人生也没有所谓的一路躺赢,真正的解决之法或许来自于找到根源下的释放与坚守。
正如在《鹤唳华亭》之中,随着在虐心剧情下,人物风骨的步步展现,让观众体会到,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各凭本事,但在这一路中,仁义礼孝、家国情怀是始终不能忘却的底色。
未跟风追求当下流行的爽感、沙雕,而是选择深入探讨和观察人性。《鹤唳华亭》在“虐”的剧情中,一次次让观众看得流泪,但也在眼泪之后得以释放,并从中懂得了一些道理与感悟。再辅以《鹤唳华亭》的匠心制作,长时间的拍摄、配乐礼仪服饰的精心打磨。在当下浮躁的行业市场中,《鹤唳华亭》显然不是一个速食品。
《鹤唳华亭》像一个重工高定。从服化道等硬件的配置,人物等软件的打磨,都选择与市场的大多数作品背道而驰。而观众也在一次次的泪水中“排毒”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