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走在街上,看到一个不认识的人像盯准猎物一样盯着你,不要迟疑赶紧走,因为下一秒他就会把一张传单递到你面前,然后说一句:游泳健身了解一下。
这两年,可谓是健身行业的高光时刻,叔身边健身的人也越来越多。
不管是在公司里还是和朋友聚会,总能听到关于健身的话题,练腿、练腹肌、练背......
每当听到这些话的时候,都让我觉得不健身的自己仿佛是行走于世间的的奇行种。
但是,在这群健身的人中,不夸张的说,很多人都是“办卡一时爽,举铁愁断肠”。
他们在决定健身的时候是开心的,买装备的时候也快乐,办卡的时候最兴奋,上一节课之后就蔫了,接着就把这辈子所有的谎言都说给健身教练听了。
住院、卡丢了、生病了......什么都能成为借口。
他们之所以会去健身,完全是高估了自己的毅力和冲动消费的后果。
刨去这些人,剩下的就是健身的死忠粉了,他们恨不得每天泡在健身房里,毕竟想让自己的身材保持有型,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能成的事。
可是健身爱好者也有他们的顾虑,顾虑啥呢?
他们怕自己这条小船淌不过健身行业这条大河,因为今天还卖课忽悠人办卡呢,明天就关门跑路的老板大有人在。
前几天,在湖北襄阳,就有很多人上了健身的当。
(图源于 微博@梨视频)
事情是这样的:
之前做过健身教练的魏某,看到有人以健身为由骗到不少钱,于是他就走上了邪道。
他找来一个朋友,两人合伙租了场地,找人装修,雇销售人员卖卡,开了一家“皮包”健身房。
因为新店开业,优惠比较大,很多人都在这办了健身卡,可万万没想到,第三天再去看,这个健身房就关门了,老板也溜走了。
一开始,被骗的人还抱着一丝幻想,希望老板只是有事,还会回来的,可左等右等,都不见人影,最后他们报了警。
警察抓到两个诈骗犯之后,一调查,发现有65人上当,涉案金额竟达10多万。
可见,现在我们对健身有多热爱,也就是因为这份热爱,才让那些心术不正的人有了可乘之机。
但是,也不得不说,健身行业水深不完全是因为有这种诈骗犯存在,因为它本身就涉及到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的问题,有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
比如说,一个健身爱好者,他办会员卡,一般都是一年的,甚至还有办三年的,在这段时间里,如果这家健身房经营不善、员工辞职、入不敷出,那它只有关门这一条路,不可能把钱退给会员们。
反正健身房的老板是不可能亏本的,只有消费者当了冤大头。
这种情况真的很多,而且不仅仅是存在于小健身房里,有很多规模大的健身房也走上了这条路。
上个月,有网友爆料,在石家庄比较出名的连锁健身房,迈峰健身房西王店突然倒闭了,200多个会员退钱无门。
(图源于 微博@娱乐百搭)
起初,这家店贴出了闭店装修的通知,大家还想着装修完会不会比之前更好了呢,可没过几天,又贴出了一张倒闭的通知。
通知上写着:本店无力继续运营下去,暂停营业,所有会员均可持卡到迈峰健身天通店。
看到这个,会员们都懵了,在这办会员卡的,基本上都是住在附近的,要是去别的店健身,路程远不说,人家店认不认还不一定。
要是说退钱吧,找谁退啊?老板的电话都打不通了,店关门,人消失,这么做想让人不觉得他们是骗子都难。
而且,迈峰健身不是第一次出问题了,在欠钱这方面,人家可是行家。
先是拖欠近百万的装修费。
后又不给数百名教练发工资。
装修公司和员工都坑一遍,这不就轮到顾客了吗。
迈峰健身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把一圈人都忽悠了自己还没啥事,一家店倒了其他连锁店倒开的好好的。
和迈峰健身情况差不多的还有健身行业的鼻祖——浩沙健身。
(图源于 微博@每日经济新闻)
作为最早的连锁健身品牌,出现跑路这种情况,真是令人觉得难以置信,可不相信也没用,事实就摆在那呢。
去年,在南京就出现了一波浩沙健身关门潮,4家健身房同时倒闭。
(图源于央视财经)
之后,北京的多家浩沙店也跑路了,会员们损失惨重。
张先生就是其中一个,他在去年年底办了张浩沙金隅店的会员卡,想着大店应该信誉没问题,他一办就办了100节私教课和一张三年的健身卡,总共花了3万多。
他没想到的是,大店竟然也骗了他。
今年4月份,健身房取消了团操课、泳池关闭、经常断水断电。不久后,健身房就关门了。
心想着不能让钱打水漂,张先生加入了维权群,结果发现群里有1000多人,和他面临着一样的问题,甚至有人损失金额高达五万。
事情愈发的严重了,记者也闻讯赶来。
当记者进入到健身房后,看到的是恶臭扑鼻全是绿水的游泳池。
被拖欠工资10多万的健身教练。
还有打马虎眼的员工。
而且,记者一调查才知道,浩沙健身总部的地址一变再变,多家店面关停,总部人去楼空,官方网站打不开,俨然一副要倒闭的景象。
最早的健身品牌,在健身最火的当下,却混到了这副光景,实在是让人觉得惋惜。
但是与惋惜相比,我们更想关心的还是那些会员交的钱能不能退回来。
一家店跑路,就代表着无数人的血汗钱打了水漂,他们卡在手里,钱没花完,可能衣服还锁在健身房的柜子里,能做的却只有看着紧闭的店门叹气后悔。
健身本来是好事,它能让人更自律更健康,如今我们健身的意识都强了,却很难有一个值得相信的健身机构,一说办卡感觉像是什么赌运气的事,想想都觉得讽刺。
真想问那些卷款跑路的老板一句:多少钱能买来顾客的善意和信任呢?
而健身行业,在兴盛中衰败,繁华中腐朽,又是谁的锅呢?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梨视频、每日经济新闻、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