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锦鲤妈咪原创作品,欢迎个人转发、收藏”
前几天刷微博看到这么一则消息,在一趟航班上,一个宝妈和乘客发生了争吵,原因很简单,宝妈带的孩子不住地哭闹。
其中有一对小情侣向孩子妈喊话,语气充满了敌意,“飞机上那么多孩子,为啥就你家孩子一直吵啊。”
宝妈愤而回怼,“我一直在哄孩子了!我在哄孩子了!有没有道德啊,你们有本事别生孩子啊!”
情侣中的年轻女孩立刻开口,“对啊,我就不生孩子。”
这一句话,真真是优越感十足。听着年轻女孩的那个语气,我禁不住心下一凉,继而也释然,还好自己没当妈的时候也没这么偏激过。
下面的评论更是泾渭分明,两种声音此起彼伏。有娃的统统站宝妈,没娃的多数出言指责。
当妈的都说,做母亲都不容易,尤其是带孩子出门,咋就不能多点儿包容?而没娃的年轻人多半觉得情侣怼的漂亮,你生娃是你的事,孩子哭你不管?出门影响到我我为啥包容你?
不知从何时开始,似乎嘲笑“熊娃”和他们的家长变成了一种道德正确。
感谢那些年包容我的乘客们
从小锦鲤出生起,我也带着她去过很多地方,不过多半都是自驾或者高铁,因为坐过两次飞机后我发现再也不能坐飞机了。
两次小锦鲤状态都很不好,都会大哭,然后也惹来周围乘客的“注目礼”,尤其是第一带她坐飞机去济南。当时是真没啥经验,那次出行也确实让我难忘。
那时候女儿还不到接近两岁,正是自我意识觉醒的时候,本就不好哄,容易哭闹,上飞机前我便采用了最保险的“看动画”策略。
上了飞机小家伙还一脸认真的盯着平板,我心里稍稍平静,心说这头一次带她坐飞机,不过看这情况应该没啥事。
只是没想到,当时还是吃了没经验的亏。飞机刚刚起飞,女儿毫无征兆的开始大哭起来。我瞬间就感觉几十道“利剑”一样的目光向我射来。我只能起身一一道歉。
事实上我心里比谁都着急,当妈的没一个忍心看着自己孩子哭得跟个泪人似的。如果是在高铁或者平地上,我还能抱孩子好好哄一哄,但飞机座位那种狭小的空间是真的不方便。
那时候真的是十分无助。想尽了一切办法也于事无补。
其实当妈的都懂,在公共场合孩子一旦哭闹,心里只会有两种反应,一是心疼孩子,感觉孩子太遭罪,二是不好意思,感觉孩子会打扰到周围的人。
没一个宝妈愿意孩子在外嚎啕大哭,但很多时候这种情况确实避免不了。
后来小锦鲤哭累了,终于沉默了,小脑瓜一歪,直接睡着了。我看下时间,原来只过了一刻钟,但这一刻钟真是堪比一个世纪般的漫长,幸运的是,没有乘客因此出面指责我。
我事后了解才知道,孩子的耳膜要比成人薄很多,并且他们的咽鼓管也尚处发育,并不完善,能承受的压力很小,我们大人在起飞时都会出现耳鸣等不舒服的情况,何况孩子。
现在想起来,真的要感谢当时同舱的乘客们,感谢你们的包容,虽然肯定也有不满,但至少没让我这个母亲下不来台。
相比上述事件中的年轻情侣,确实要好太多了。
换个角度来思考,确实,人家没有义务理解你的难处,人只是觉得孩子吵,而且孩子也真的吵。
可即便如此,做一个母亲,如果换做是我在那种焦头烂额的狼狈时刻,旁边因此有人出口指责,我想我也会失控。
我也只能说,当妈的人,经历过肯定能理解这种苦衷,没孩子的人肯定不懂。
不同群体的悲欢各有不同,无法互相理解也正常。
带娃出门的宝妈们从来没有那么简单
记得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办公室好多当了母亲的同事,她们的打扮一眼就能看出和别人的不同,简单那来说很“随意”,我当时也想过,电视里带娃的母亲咋都是美美的呢?
后来等我自己当了妈,尤其是头两年(孩子大些还好了),我才知道,电视里都是骗人的,除非你家境殷实富足到可以长期雇保姆、奶妈,否则,当妈了哪还有那么多闲暇时间。
化个美美的妆?被闹了,能好好洗洗脸就谢天谢地了。穿美美的裙子?哪敢啊,抱孩子会很麻烦的。穿高跟鞋?打住,追孩子的时候你试试!
当妈之后能穿着干净,立立正正的出门就算谢天谢地了,精致优雅什么的算了吧。
所以,我很理解上面事件里那个情绪失控的母亲,孩子的哭闹已经让她够受的了,别人的指责足以让她崩溃。
我只想告诉大家,即便当了妈妈,也不可能每次都控制住孩子突如其来的哭闹,即便再听话乖巧懂事的孩子,也会出现突然爆哭的情况,这几乎无法避免。
女儿2岁那年,我们一家三口参加小姨的婚礼,有他们两口子是虔诚的基督徒,婚礼自然选在了教堂。
而就在新娘入场,那个优雅又祥和的时刻,女儿突然放声大哭,突兀的哭声使得婚礼仪式不得不中断,大家朝我们这边看过来,幸好孩儿他爸反应快,抱着女儿从侧门直接冲了出去。
留下我不住地向各位点头致歉,同时还要承受大家各种稀奇古怪的目光,那尴尬又酸爽感觉至今难以忘怀。至于为什么女儿在那时候突然哭,2岁的孩子你指望她能告诉你啥?
当然,就算当妈了我也明白,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哭大闹确实是一件让人很讨厌的事情。
但是,不管孩子和管不了孩子,完全是两回事。
可以简单的以年龄为分水岭,三岁之后的孩子还在公共场合大哭大闹,十有八九是家长的问题,而三岁以下的孩子,除非是涉及到管教原因造成的哭闹,否则有时候家长真的无力。
比如由于恐慌、难受、甚至饥饿而造成的心理或者生理上的不舒服,他们又不会用语言表达,更不可能和你沟通,唯一能表达的方式只有哭。
而作为家长此时更是无奈,经验再丰富的宝妈也不可能每次都第一时间发现孩子哭闹的原因,更不可能随时把孩子哄好,何况多数人都是第一次当妈。
在那个时刻,你会发现你所学的一切育儿知识手段都没有用,那种无力感,会让你觉得此时上帝都不好使了。
对于这类事情,不存在谁抢占道德制高点,不喜欢孩子可以不生,觉得孩子哭闹不用管的更不该有什么优越感。
这种事最终的解决办法,只能是“互相理解”。
请对带孩子出门的宝妈们温柔一些吧
关于这件事,大家的观点无非是两种,一种责备母亲,“出门带孩子不该做好准备工作?”“打扰到别人明明就错了好么”。
另一种观点则表示,婴儿不是“熊孩子”,大家应该对宝妈对海子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最好的状态就是“就是我懂你的烦躁,你体谅我的无奈”。
说到最后,只是想告诉大家,没娃的人和当妈的人不应该是对立的两个群体。
不是让那些没有娃的人要忍耐带娃的家长造成的“意外情况”,而是当你面对这些意外时,能想起自己经历过的困难,从而从心底多生出一份善意。
但看到因为孩子哭闹而手足无措的母亲时,不是愤怒的去用言语苛责,而是可以走过去看看,有没有用什么可以帮忙的。
谁都是从孩子长大过来的,谁小时候又没哭闹过打扰过他人呢?愿这个世界多一些温暖少一些戾气,愿每个带娃出门的母亲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
我是幸运的锦鲤妈咪,在生娃带娃的路上过关斩将。关注我,学习最实用的孕产、育儿知识,有关于这方面的困惑,也可以给我发私信哦。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为您解决一点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