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越有才越爱当“渣男”,李白也不例外,看他任老婆就知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2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217
导读

李白也自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所以,他有时则会以“帝师”自居。许紫烟则为他生育了一双儿女,但是,因为李白在婚后整日酗酒,孩子并没有遗传到李白的文采,反而有些迟钝。 另外,许紫烟在生育之后不久就病死…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

——李白《将进酒》

一说起李白,大家在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个才华横溢、文采斐然的诗人形象。而李白也自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所以,他有时则会以“帝师”自居。

李白作为一个有才的浪子,经常在全国各地云游,尤其是当时最繁华的城市——扬州,就是李白最爱去的地方。在这个地方,李白写下了许多流传至今的诗篇,《静夜思》就是这些诗篇中的代表之一。

李白的父亲是一位有些积蓄的商人,所以,李白刚从家乡来到中原地区的时候,身上还带了许多盘缠。但是,由于他结交了不少有才能却家境贫寒的好友,他自己又乐善好施对金钱没有什么概念,不久,他就把这些钱全花光了。

然而,就在这一年秋天,李白得了重病,却没有钱来治病。这时,他的义兄孟浩然出现了,为他付了药钱。由于,这个时候的李白已经27岁了,却还是一个大龄未婚的男青年。所以,孟浩然就积极为李白保媒,让他入赘到安陆许府。

据李白自言:

“… …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见乡人相如大夸云楚之事,云楚有七泽,遂来观焉。而许相公家见招,妻以孙女,便憩迹于此,至移三霜焉。”

这安陆许府可不是普通的人家,许圉师做过宰相,许圉师的父亲许邵是唐高祖李渊的同窗,李渊上台之后,就封许邵为安陆郡公。从此以后,许家始终门庭显耀,出了许多在全国各地任职的达官显贵。所以,这在孟浩然看来,李白只要能得到许家的看重,就不愁没有一个好前途。

李白有一肚子的学识,假如能进京测验,定能中一个举人,之后,再有许家的帮衬,做个高官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而许家这位适婚年龄的女子,名叫:许紫烟。听名字,应该是一位清秀俊丽的女子,不过,真人却很一般,也很世俗。

许紫烟早就听闻了李白的才华和名气,但是,在见到本人之后,觉得对方不过是一个穷愁潦倒的墨客罢了。她心里便对这桩婚事没有了什么期望。可是,人人都说这是一桩好姻缘,对此,许紫烟也只好应允,只是她心里觉得李白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对他也不怎么感兴趣罢了。

结婚之后,李白就搬进了许家。

按照古代人的看法,入赘是一种很丢人的事情,被一些有才之士视作耻辱。而李白也不可能不知道这种事情,但是,他为什么会答应孟浩然入赘许家呢?

这就得从以下几点说起:

首先,当时,李白在朝廷上,没有什么出路,身上也没有钱。李白认为到了许家,就可以利用许家的力量,把自己的才能发挥出来,从此,平步青云,有一番作为。要知道,当时想成为朝廷的官员,只有两条路:第一是科举,第二是靠后台推举。

李白不愿意和凡夫俗子一样靠科举出头,所以,那就只能走推举路线了,靠他自己肯定是不行的,所以,他想要靠妻子娘家的力量来推举自己,因此,才同意入赘许家。

其次,李白是西域人的后裔,身上有胡人的血统,据汉学家的考证,李白的出生地在就碎叶城。那个时候的李白,应该受到了西突厥人的影响。唐朝时期,生存在西域的许多民族,还存在着母系氏族社会遗留下来的民风之中。单说突厥的社会进展,就比汉族要落后许多。

因为,他们认为:女性的身份地位,并不低于男性,在婚俗习惯上的表现为“女婚男嫁”,所以,李白的入赘,可能也是在遵循西域的传统婚俗习惯。

最后,应该还因为是孟浩然的推介,李白不好意思拒绝。孟浩然是李白多年的好友,也是李白最尊敬的文人,李白曾经写诗表达了自己对孟浩然的看重。而这件事情,是孟浩然为他考虑的结果,李白当然不会推脱。但是,说实话,李白虽然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但是,却真不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

李白在结婚后,还是遵循他以前浪子生活的行为模式,并没有顾及自己已婚的身份,对家庭也没有责任感,终日沉迷于酒精之中。而许紫烟则为他生育了一双儿女,但是,因为李白在婚后整日酗酒,孩子并没有遗传到李白的文采,反而有些迟钝。

另外,许紫烟在生育之后不久就病死了,这也让李白感到更加忧愁。可以说,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李白入赘的做法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就会发现,李白在这段婚事中的做法,真的很“渣”。他同意入赘是为了女方家里的政治势力,也是不想辜负孟浩然为他付出的心力。

在婚前因为没有与许紫烟接触过,所以,两人之间没有什么感情。但是,在婚后女方育有子女的情况下李白还整日酗酒,这就是对婚姻的不负责任。可能,这大概也是这段婚姻最终走向悲剧的原因。俗话说,婚姻需要两个人共同经营,不管喜欢与否,既然选择了,还生育了儿女,就不要彼此辜负为好。

话说,第一次婚姻后,其长子伯禽,(小字明月奴),在李白去世30年后,也去世了;女儿平阳,出嫁后不久就死了。到公元739年的时候,李白找了第二个妻子刘氏,也就是在距第一次结婚12年、距第一任妻子去世一年之后,李白娶了一个姓刘的女人。不久,因为刘氏有些看不起李白,李白愤而离开。

李白的第三个妻子东鲁某氏,745年,李白在山东任城,与一当地妇人结婚,并为他生了一个儿子。第四个妻子宗氏:宗楚客的孙女。750年,李白在河南开封结识武则天时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李白很喜欢最后一个妻子宗氏,曾作诗《自代内赠》表达对妻子的思念。

可见,一个有才的“渣男”,永远是不会缺老婆的。

参考资料:

【《唐才子传·李白》、《新唐书·李白传》、《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