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咨询 » 正文

这么夸男人的诗,我在《诗经》里次见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07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608
导读

程俊英《诗经译注》也说“这是一首赞美猎人的歌”,以为“叔”指青年猎手;袁梅《诗经译注》则承朱熹《诗集传》“或疑此亦民间男女相说之词也”之说绪余,说:“这支歌,表现了女子对爱人真纯的爱慕。”三段中同样的各章第二…

《诗经》解读第67篇

《国风·郑风·叔于田》
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
叔适野,巷无服马。岂无服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
词句注释
叔:古代兄弟次序为伯、仲、叔、季,年岁较小者统称为叔,此处指年轻的猎人。
洵(xún):真正的,的确。仁:指温厚,慈爱。
狩:冬猎为“狩”,此处为田猎的统称。
饮酒:这里指燕饮。
好:指品质好,性格和善。
适:往。野:郊外。
服马:骑马之人。一说用马驾车。

就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样,好的男儿郎和佳人一样都容易被喜爱被追逐。“公子如玉,如砌如磋”这是对男性美好品德最典型的描述。“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这是一位公子美好气质最贴切的表达。

美而好的男子一出门总能瓜果满怀,纵使骑马倚斜桥,也能满楼红袖招。而这篇文中的男子就是这一类偏偏佳公子。

首先诗题《叔于田》《毛诗序》云:“《叔于田》,刺庄公也。叔处于京,缮甲治兵,以出于田,国人说而归之。””欧阳修《诗本义》云:“诗人言大叔得众,国人爱之。”虽两者有“刺郑庄公说”与“赞美叔段说”的不同,但对此诗“悦”、“爱”叔段的内容并无歧解。

另一派认为“叔”非特指。今人陈子展《诗经直解》说:“《叔于田》,赞美猎人之歌。”程俊英《诗经译注》也说“这是一首赞美猎人的歌”,以为“叔”指青年猎手;袁梅《诗经译注》则承朱熹《诗集传》“或疑此亦民间男女相说之词也”之说绪余,说:“这支歌,表现了女子对爱人真纯的爱慕。”以为“叔”指男性情人。

这两派一方说叔是特指,一方说叔是男人,我们暂且同意第二种。叔为男人,那于大家都明白就是“在”田是“田地”一男人在田地里打猎。

整篇诗依旧是诗经惯用的章句复沓手法,全诗三段句式结构写法都一模一样。首先第一章开头就设置悬念“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男人去打猎了,巷子里没有其他人了,为什么没有其他人了呢?继而便是设问引出下文“不如叔也,洵美且仁”问题的回答不是没有人了,而是没有和这个男人一样好的人了,它不仅长得好看还仁慈。

第一章,短短五句,无起兴,只是简单一个设问句,全章轻快明媚一下子就引人想到了田野里那个张弓射猎的男子,既而又与巷子里其他人做出对比,相比之下其他人就都开始变得暗淡。

第二章依旧沿袭了上一章节,只是换了个情景而已。“叔于狩,巷无饮酒”这个人出了门巷子里再没有其他人喝酒。其实也并非无人喝酒,酒只是一个突出这个人美貌的东西而已,并非无人喝酒啊,只是喝酒的人中却没有像这个人这么英俊又有清秀的人了。

第三章叔适野,巷无服马。岂无服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这个人骑马去野外,巷里没人会骑马。真的没人会骑马?没人能够比过他,确实英俊力又大。

全篇三节,复沓手法下又有夸张,对比和设问。三段中同样的各章第二句“巷无居人”“巷无饮酒”“巷无服马”,第三句“岂无居人”“岂无饮酒”“岂无服马”,第四句“不如叔也”,第五句“洵美且仁”“洵美且好”“洵美且武”,第二句否定,第三句反诘,第四句作答,第五句述因,都从正侧两方面突出了“叔”的美。

《叔于田》中全篇突显男子的美好,可这种美又不似魏晋时期阴柔的美却是一种刚毅帅气的男性美。“不如叔也”全篇唯一三章都相同的一句就是全篇的主旨。这个男子去打猎了巷子中就没有其他人了,不是没有,而是对比中才更见得他超凡脱俗的美,毕竟若是翩翩佳公子谁不喜呢。

作者:汐芜,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