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蜀国关羽死后,蜀国就走上节节败退的道路,后来张飞被害, 刘备报仇不成,在白帝城将自己唯一的子嗣托付给诸葛孔明然后撒手人寰,蜀国一蹶不振,纵使诸葛亮有近乎妖的智慧,似乎也无法挽回蜀国在三国斗争中已经处于劣势的局面,更何况蜀国的新一任君主更是一个无能懦弱的人。
白帝城托孤
刘备在一些读者的心目中一直是一个伪善的小人,他在白帝城将自己的儿子托付于诸葛亮的时候, 表面上对诸葛亮说如果刘禅的才能不能够担任君主这一个职位,诸葛亮可以自己取代刘禅,登上皇位,实际上则是在敲打诸葛亮一定要对待刘禅真诚,为蜀国大业献身。
乐不思蜀
而刘禅这个人物在《三国演义》中实在是不算出彩,读者大多记得赵云单骑救主阿斗,张飞在江边拦下想要带走阿斗的孙夫人,还有后来姜维在前阵与敌人拼死拼活的时候,阿斗主动打开城门迎接敌人, 在宴会上听到蜀国的音乐,大叫:“乐不思蜀。”《三国演义》中的阿斗无疑是一个昏君,不理朝政,懦弱无能,听信宦官的虚假之言,疏远忠臣,蜀国在失去了诸葛亮之后,在这样的君主手中也是无法长久存在下去的。
真实的阿斗
然而阿斗真的像表面那样无能吗?非也。据史料记载, 历史上的刘禅虽然不理朝政,但是喜爱诗歌乐曲,在这两样的造诣也十分深厚,虽然没有像他父皇刘备和丞相诸葛亮一样的政治才能,但是他十分心疼自己的百姓,当时他主动打开城门并不是不想打或者害怕敌人的武力值, 他只是不想让自己的子民再因为战争而受许多磨难与痛苦,于是他主动承担起这个千古罪名。
阿斗的野心
他生来实际上也是一个不受束缚之人。他也具有野心,当时诸葛亮病卧五丈原的时候,刘阿斗派了李福来看望诸葛亮, 并且问了诸葛亮在他死后,他的儿子诸葛瞻应该如何安排,诸葛亮瞬间吓出了一身冷汗,才明白阿斗并不是真扶不起来,慌忙回答并保证自己的儿子是忠君的,但是刘阿斗还是撤了丞相这一个职位,将蜀国的军事与政治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也是古代帝王的通病,自己的帝王之权不容许他人沾染一丝一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