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幸孕姐(拥有本文版权,欢迎分享转发)
在经济条件允许、大宝乐意接受的情况下,张女士准备迎接第二个孩子,生大宝的时候因为分娩过程中胎儿缺氧,无奈顺转剖,第一次的生娃经历让她心有余悸,于是二胎准备直接剖腹产……
配图均来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第二次剖腹产经历
经检查胎儿大小、骨盆、伤口愈合情况、胎位等因素后,医生建议张女士还是老老实实地做剖腹产比较稳妥,于是定在孕39周手术。
时隔6年,张女士再次进入医院的待产房,入院当天,从抽血、做皮试、做b超、心电图、胎心监护、量血压、测体温、备皮、签字到进手术室,一切看似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张女士的内心实则忐忑不安,当年的一幕幕场景再次在脑海里浮现——
图片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从打麻药开始,她就在内心不停地安慰自己:我可以的。结果手术刀刚划开肚皮时,张女士就疼得不能自已,护士在一旁不断开导安慰,可由于心理作用作祟,短短十几分钟在她眼里感觉度日如年。
终于,张女士熬过手术的艰辛,却在产后按压肚子时忍不住的眼泪飚出,头胎时能忍则忍,但是这次真的临近崩溃边缘,接着宫缩痛、刀口痛……全程硬着头皮坚持。
那么,第二次剖腹产比第一次要痛的原因在哪?按说作为过来人,为何张女士非但未觉轻松,反应反而加强烈呢?
第二次“剖”更痛的5个原因
其实,“二剖”比“一剖”更痛在产房比比皆是:
1、产妇身体机能下降
如果是高龄产妇,子宫的承受能力和修复能力明显降低很多,产后宫缩会更明显。
2、身体尚未完全恢复好
如果第一次产后身体没有恢复好,刀口长期隐隐作痛,二次剖腹产就会疼痛感明显。
3、心理压力太大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首次剖腹产的阴影会在二次手术时“发作”,无形中会加重真实的疼痛感受。
4、身体对麻药产生抗药性
由于第一次打麻药后,身体会产生抗药反应,二次剖腹产的麻醉效果就会比第一次差,因此疼痛感强烈些。
另外,“二剖”产后恢复往往比第一次要慢。因为是在第一次的刀口上切开,再次切开和缝合,伤口恢复、愈合更慢一些,所以最好延长月子期。
除了疼痛感是较为明显的区别外,最重要的其实是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加大。
因为第一胎剖腹产后,子宫会变成瘢痕子宫,可能存在盆腔内器官粘连的情况,并且要在第一次切口处动刀,再次手术时,医生需要将已经形成的疤痕组织先割掉,手术耗费的时间会增加,难度会提高,同时产后出血的风险会加大,切口更容易感染。
延伸阅读:头胎剖腹产,二胎一定要剖吗?
一般来说,剖腹产手术后间隔两年可以考虑再次妊娠,至于分娩方式,70%的医生会建议孕39周时再次剖腹产,为什么呢?
因为头胎剖腹产在子宫上留下一道疤痕,使得子宫坚固性差,且缺乏弹性,再次妊娠后,尤其是分娩过程中用力,当宫缩时子宫内的压力超过疤痕组织所能承受的力量时,可能发生破裂,危及母婴性命。
当然也不是剖腹产后就不能再选择顺产。有研究表明,有40%的剖腹产孕妇再次临盆时可经产道分娩。如果有一种孕妈可以顺产——即上次手术时子宫切口较低,且胎儿的体重低于3850克,孕妇骨盆大小、胎儿胎位合适,没有手术指征的,第二次进行自然分娩还是比较安全的。(M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