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画艺术展
山西博物院官网最新消息
时间:2019.12.12— 2020.03.12
地点:山西博物院主馆一层临展厅
自北魏定都平城至隋一统华夏,近200年间,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完成了空前规模的民族大融合。胡汉之间、南北之间,交流广泛,北朝文化,杂糅并包,海纳百川。墓葬壁画是山西博物院的特色收藏,其中的北朝壁画作品,更是丰富精彩,引人入胜。
本次展览特选取娄睿墓壁画、九原岗墓壁画、水泉梁墓壁画,呈现1500年前的绘画华章。
太原市北齐娄叡墓(鞍马游骑图)
活动时间:2019年12月21日~12月22日
讲师介绍
晋行记专家讲师 冀瑞宝
考古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商周考古。曾参加西夏王陵六号陵、隋唐洛阳城、晋阳古城、固原彭阳东周墓地、丁村遗址石沟地点、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滹沱河流域区域考古调查、云冈石窟窟前遗址发掘报告整理等多次考古发掘、调查、整理工作。
12月20日(星期五)
太原集合
住宿:太原
不含餐
12月21日(星期六)
山西博物院精讲
上午:北朝墓葬壁画艺术展
下午:民族熔炉、晋国霸业
晚上:“北朝墓葬壁画专题讲座”
住宿:太原
12月22日(星期日)
不二寺、窦大夫祠、多福寺
用餐:早中餐
太原散团
1 北朝墓葬壁画——献给另一个世界的画作
“自汉代以来,随着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断进入,草原文化与中原传统的农耕文化间不断发生冲突与融合。魏晋南北朝历经三百多年,朝代更迭频繁,政治格局历经由统一到分裂,又由分裂回归统一的过程。北朝时期的墓葬壁画,其主人虽然来自不同的民族,但是绘画主题大多为仪仗图、出行图、狩猎图等,表现了他们生前的累累战功和赫赫权威。画中人物形象生动,从艺术的角度佐证了当时各民族文化在此汇聚交融,塑造中华文明的辉煌历程。”
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墓道壁画“升天图”
朔州水泉梁北齐壁画墓(夫妇宴饮图)
在晚上还特意安排了一场关于“北朝壁画专题讲座”,内容超级丰富,小研举手表示听过老师做的讲座,感觉超级棒! 这场讲座可以帮助我们系统的认识、了解北朝墓葬的风格,内容以及多元下的文化交融。
2
”山西北通塞外草原,南临中原腹地,不仅极具军事战略价值,而且是农耕社会与草原民族交汇的前沿地带,成为华夏各民族和文化交融的“大熔炉”。
汉代起,北方各族就不断与中原发生碰撞,金戈铁马和鲜血淋漓之余,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也随之发生。魏晋南北朝,中原扰攘,漠北各族相继崛起,雄据山西,驰骋中原。 300余年战乱和苦难的同时,也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民族大融合。新鲜血液注入华夏古老文明,催生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盛唐时代。
北朝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规模持续扩大,促进了“丝绸之路”繁荣。粟特商人带来了中亚、西亚乃至地中海各国的奇珍异宝和文化艺术。北魏首都平城和北齐别都晋阳,相继成为国际性都市。惊人的考古发现,无不透射出中外文化互动交融的夺目光彩。”
多文化交流下的山西到底存留了哪些文明产物?我们一同走进山西博物院的“民族熔炉”,通过考古专家与文物对话。
民族熔炉展厅
胡傅酒樽
晋国六百年伟业,奠定了山西历史文化的基石。晋南是晋国的始封地和中心区域,遗存丰厚。“曲村—天马遗址”为晋国早期都城,“晋侯墓地”震动学界。“侯马晋国遗址”是晋国晚期都城——新田,“铸铜遗址”和“侯马盟书”名扬中外。中部的“晋阳古城”则是晋国末期执掌政柄的赵简子的政治军事基地,后来成为赵国的初期都城,“赵卿大墓”气势恢宏,新人耳目。
晋国霸业展厅
晋侯鸟尊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侯马盟书
3
金、元、明、清古建筑,两处寺观彩塑、壁画
在山西省太原市西北24公里崛围山顶多福寺大雄宝殿内,有着一铺与四川剑阁觉苑寺佛传图同为目前保存完善的明代佛传图,可作为了解明代佛传图的依据。
多福寺壁画以青绿为主色调,人物、楼宇建筑先用墨线勾勒轮廓,朱砂着色,其间穿插加入白、黄、金以及三青等色,人物设色艳丽,装饰意味浓郁。山石以斧劈皴为主,作为背景出现,以青绿晕染。建筑多以平涂,设色较厚重,尤其宫殿、寺庙装饰最为精美,均以细线勾勒,再施以重彩,尽显奢华之感,多福寺壁画为山西地区明代壁画的上品。
另一处在太原周边的阳曲县,不二寺中一座金代的大雄宝殿内保存有精美的明代壁画八十多平方米,殿内存释迦牟尼、弟子、 菩萨等明代泥塑9尊,保存完好。
最后一处我们前往窦大夫祠,在太原城西北约二十公里处,汾河在这里冲破山嶂,拐了一个弯,奔涌而出,向南入太原城。此处烈石山,山下有座窦大夫祠,依山傍水,古木参天,庭院深深,古祠曾悬有匾:“仁周三晋”。
窦大夫何许人也?子曰:“晋贤大夫!”窦大夫,姓窦名犨,字鸣犊,春秋时期封地于太原西北的古城村一带,曾于狼孟也就是今阳曲县黄寨,施过开渠兴利的德政。孔子周游列国,准备来晋国,车至黄河岸边,惊闻窦大夫因劝谏晋国权臣赵简子而残遭杀害,仰天长叹,决然而返,作琴曲《陬操》,哀悼窦大夫:“伤予道穷,哀彼无辜。”后人怀念窦大夫,于是在烈石山立祠,这里也被称作孔子为窦大夫赋琴操之地。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部分照片来自网络
文字参考:山西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北朝考古
吃货福利
特别安排早餐:头脑
老太原早上特别喜欢吃一款早餐,一碗下肚全身暖和,而且用了不少药材,说是全国里最补身体的早餐都不为过。此行我们将带大家来品尝这款早餐:头脑!
头脑是太原的一种非常特殊的早餐,一般只在太原市的范围内有人吃。出了太原市,基本上没有人吃这种早餐了。在山西的阳泉和山西晋中的寿阳县也有部分人吃头脑,但是那个头脑和太原的早餐头脑不太一样。
头脑一般认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堪舆学家、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画家、医学家、反清复明斗士,傅山先生就是七剑下天山里面的傅青主。傅山先生的头脑实际上是一种药方,他将这个药方,后来传给了太原东仓巷的朵师傅,大家注意,他是个穆斯林,姓花朵的朵,朵师傅把他发展成太原著名的一家老字号,叫清和元头脑。那为什么叫头脑呢?一般认为清河园是老字号的名字,但是,另外里面有羊肉,所以全称叫杂割,清和园头脑,因为羊杂就羊杂割,所以取为,悄悄的割掉清朝和元朝的头脑。
因为是中药,所以谈到君臣佐使。所以头脑的主要配方,大家注意:第一,是这个晋祠北大寺村的莲菜,就是藕片儿三片;第二,里边再放上内蒙古西乌珠穆盟的羊的腰窝子肉,大家注意,是羊腰窝子肉,不是羊腰子肉;第三,用阳曲县的小麦粉把它在平底锅里面煨熟,所以叫煨面。然后,在这里边放上代县或者阳曲县的黄酒,再在里边放入山西吕梁的长山药两块,最后,把他先做成一锅糊糊,这个糊糊,实际上是拿那个煨面熬成的。
但是头脑出来呢,实际上是没有味道的,所以太原人吃的时候呢,比较讲究的人呢,他会端一小碟儿或两小碟儿韭菜。这个韭菜呢,必须要经过一冬的冬韭菜,然后切成两寸长。然后用老陈醋腌上,里边放点花椒,有人说呢,头脑的口味比较淡,所以需要这个韭菜来提味,实际上这个是不对的,。那么懂中医的朋友都知道,这个实际上是君臣佐使里边的药引子。
所以头脑吃的一般主食是比较标准的是帽壳子,帽壳子,实际上写的写法是帽盒子的盒,有点儿像清代装官员顶戴花翎那个帽盒儿的造型。外形和馒头长得很像。但是死面做的。一咬以后呢,叫闪塌嘴,里边儿,全部是空心儿的,所以是一层薄皮死面薄皮,所以咬以后呢,中间是空心儿的。他嚼起来比较费劲,因为。比较劲道,所以把它掰开以后呢,洒到这个头脑里边,然后讲究的人呢,吃了一半儿的时候啊,点一盅黄酒啊,温热一下,然后把热黄酒往头脑里面浇一圈,然后吃掉,一般的都是老年人吃啊,一般老年人在冬天的时候吃啊,确实能吃完以后红光满面。
帽壳子
这种药,在历史上记载,就是傅山先生给她母亲发明的八珍汤。所以京剧和晋剧里边都有八珍汤这出戏。所以太原头脑呢,是已经是太原早餐。最为独特的一种乡土文化,是非常有地方特色的一种早餐,名吃,它分为单碗和双碗。单碗18块钱左右,双碗的一般就是20块钱上下,总的来说一般都是老字号儿来销售,售卖。吃头脑一般起的比较早,所以过去人吃头脑就打着灯笼去,主要讲吃的越早,温补的效果越好。所以,太原一般是穆斯林的老字号才销售头脑。
龙城太原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美食自然少不了,除了“头脑”还有很多美味,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盘点一下这些名吃。
过油肉
莜面栲栳栳
烧卖
荞面灌肠
太原羊杂汤
1580元/人
单房差280元/人
【费用包含】
1.【交通】全程空调大巴,沿途专业讲师讲解
2.【住宿】2晚星级酒店住宿
3.【门票】所列景区门票,学生及老人半价,1.2米以下及军人免费
4.【餐饮】全程3顿正餐2顿早餐,矿泉水充足
5.【保险】国内旅游人身意外险
6.【其他】无线讲解器、专家领队
7. 途中无购物环节
8. 因组织活动需预先支出费用,故活动8天前取消,退费时收取百分之一的银行手续费;一周内取消,退费一半;活动当日取消,退费20%
9. 太原散团时间为18:00左右, 建议买该段时间之后的返程票
【费用不含】
1. 往返各自所在城市交通费用
2. 行程中没有注明的餐费
3. 其他个人消费
【报名方式】
本次活动由具有出入境资质大型旅行社承接
20人满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