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琦_我已经三年没有私生活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09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337
导读

但风光的背后,李佳琦有你看不到的辛苦。 你可能会觉得:“李佳琦现在虽然挣钱多,但完全没有了生活,还不如回到以前呢?” 如果你今天不直播了,说不定你的粉丝,就会被那另外的九千九百九十九场直播吸引住…

本文已获授权,来源:拾遗(ID:shiyi201633)

01

今年最火的网红是谁?

毫无疑问,是李佳琦了。

有多火?

他上热搜的次数,超过了所有明星。

有多牛?

阿里巴巴副总裁钟天华说:“双十一,他的直播销售额超过10亿。”

有多挣钱?

李佳琦自己说:“从今年1月起,月收入达到了七位数。”

02

但风光的背后,李佳琦有你看不到的辛苦。

记者:你去年直播了多少场?

李佳琦:365天,做了389场直播。

记者:一场直播大概多长时间?

李佳琦:下午6点开始,播到凌晨1点。

记者:你一天怎么安排时间?

李佳琦:直播结束后开总结会,凌晨4点睡觉。中午12点到下午5点,选品,准备晚上的直播。

记者:你有时间谈恋爱吗?

李佳琦:没有,我除了睡觉的时候,身边都有人。

记者:听说你牺牲了很多东西?

李佳琦:牺牲了非常非常多,牺牲了社交,牺牲了朋友,牺牲了爱好,我已经三年没有娱乐生活了。

记者:你身体受得了吗?

李佳琦:高强度直播,让我患上了支气管炎,发作的时候呼吸都很困难,只好随身携带药剂救命。

记者:你就不能稍微停两天?

李佳琦:哥,你知道这个行业竞争有多大吗?我害怕一休息,粉丝就被其他主播吸走了。

03

三年之前,李佳琦还是有闲阶级。

那时候,他只是南昌市一个普通的化妆品导购。

月收入虽然只有三四千元,但活得超级自由,每天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攒局:

“今晚一起唱K怎么样?”

“今晚一起吃火锅怎么样?”

“今晚一起打麻将怎么样?”

但自从搞上了直播,自从搬到了上海,他的“闲情”“闲心”就彻底消失了。

以前总是他邀约别人,现在总是别人邀约他,可他总是回答:“我太忙了,改天吧,改天吧。”

后来,就没人邀约他了。

李佳琦确实太忙了,他上厕所几乎都在跑。

04

你可能会觉得:“李佳琦现在虽然挣钱多,但完全没有了生活,还不如回到以前呢?”

如果你这样想,可能是因为还没有真正体会过挣钱的快乐。

美国女诗人艾米莉写过一句名诗:“我本可以容忍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对于李佳琦而言,这个太阳,就是钱,就是阶层感。

以前他在南昌时:“一个月只能挣3000多块。”

现在他搬到上海后,“一个月能挣七位数。”

以前他在南昌时:“3000多块的月收入,连1/4平米的房子也买不起。”

现在他搬到上海后,“租房子变成了买房子,小房子换成了大房子。”

以前吃饭的时候,李佳琦总喜欢喝啤酒。

今年他去巴黎参加一个聚会时,一位老先生问:“你喝什么?”

李佳琦说:“啤酒。”

老先生说:“你一定要试试香槟。”

自从这次聚会喝了香槟后,李佳琦就喜欢上了这东西,“香槟碰杯的声音,确实比啤酒杯美妙太多了。”

为什么会美妙太多?

真是因为碰杯的声音更好听吗?

不,是因为阶层感。

05

“我本可以容忍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

以前那个阶层虽然很悠闲,但见过太阳的李佳琦却再也不想回去了。

所以他拼命直播,一点不敢停下来,

“你知道淘宝有多少个主播吗?到现在还活跃的主播,至少有六千个以上,所以每天的直播场次大概有一万场左右。

如果你今天不直播了,说不定你的粉丝,就会被那另外的九千九百九十九场直播吸引住了,她可能第二天就不来看你了。”

李佳琦这么拼命,还不仅仅只是为了自己,因为他还是一个“家”的顶梁柱:

“我不播了,我的同事们怎么办?”

他甚至觉得自己不配生病。

06

我为什么花这么多笔墨说李佳琦呢?

因为我觉得他是中国中等阶层的缩影。

现在中国的中等阶层,大概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二。

这几年有一个词特别流行——阶层固化。

每年都有无数报道在讨论这个词。

中国的社会阶层真的固化了吗?

我是真没觉得。

谁说阶层固化了?

向下的通道可永远打开着。

只要一不小心,你或你的孩子就会滑落到底层去了。

李佳琦怕被打回原形,我们也一样。

清华大学教授李强做过一个调查:

“有73%的中产阶层,处于和下层接近的过渡、边缘状态。

换句话说,有超过七成的中产阶级,随时面临着滑落到下层的危险。”

其实对于大多数中等阶层而言,他们从来没奢望过晋升到上等阶层,他们只是希望不要掉落到下等阶层。

07

滑落真的是太容易了。

这个滑落,可能是一场疾病。

去年有一篇文章刷爆了朋友圈,这篇文章叫《流感下的北京中年》。

这篇文章的作者,也就是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位生活在北京的中产,家中不仅有车有房,还有几十万流动资产和一些投资,他们家的生活水平,在北京属于中游偏上。

可这个中游偏上的生活,被一场感冒就击垮了。

他岳父染上了流感,硬挺着没有及时治疗,结果肺部受到严重感染,后来被送进了ICU。

“上人工肺,开机费6万元,随后每天2万元起;继续在ICU待下去,只能卖掉北京的房子……”

29天治疗,花了7位数的钱。

这位作者最后感叹:“中产和无产之间,不过只隔一场病。”

这个滑落,也可能是一次失业。

大家还记得欧建新吗?

那个跳楼的中兴程序员。

2017年12月10日,作为中兴网信研发组主管的他,接到了公司的辞退通告。

被公司辞退后,他不敢告诉老婆,因为失业的后果实在是太可怕了。

欧建新有两个孩子,一个9岁,一个2岁。

你知道在深圳养一个孩子要花多少钱吗?

按照很一般的费用计算:

怀孕生产:19000元;

学前阶段:103000元;

幼儿阶段:68800元;

小学阶段:93000元;

初高中阶段:161000元;

大学阶段:98000元;

总花费:542800元。

两个孩子就要近110万元。

他贷款买了房子,每个月要还几千房贷。

他们家还有四个年迈的老人,一生病就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而自己已经40多岁了,找什么工作都不太好找了,他不知道以后怎么办,他在公司26楼徘徊了半个多小时,最后一猫身,跳了下去。

08

知乎上有一个话题:一个父亲每月要赚多少钱,才能撑起一个家?

网友“莫也”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我是一个爸爸,家住一线城市,有房有车,我年薪30万,老婆年薪15万,没有一分钱房贷车贷。公司经营不善,业务几近关停,我拿了一笔遣散费回家。

我对老婆说:‘干了二十几年高强度工作,我累了,先就在家呆着,混混知乎,写点文字,我物质上没有多大欲望,你一个人的工资就能撑起全家。’

就在我准备吃‘软饭’的时候,一家公司找到我,还是做互联网,年薪三四十万。

我想了想,准备拒绝。人过中年,身体经不起折腾了。

可就在我准备拒绝的时候,女儿被查出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她不想从事任何学习甚至运动娱乐,经常选择一辆公交从起点坐到终点,在车上无缘无故地痛哭……

孩子患病后,老婆辞了职全力照看小孩,而我毫不犹豫地接下了那家公司的offer。

一个爸爸,每月赚0元还是赚100万元?取决于那个叫他爸爸的人,需要多少钱。”

维持一个家庭真的太难了。

维持一个家庭不掉落真的太难了。

09

上个月,一个朋友给我讲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那天开会的时候,我跟一个同事大吵了起来。吵完一个段落,大家开始谈别的事情。每个人都神色如常。我假装捡东西,在桌子下掉泪。

眼泪越掉越多,我控制不了,怕被发现了,只好跑去厕所,我把整包纸巾按在脸上呜咽。

哭得正欢呢,突然听到有人进来了,我赶紧停住了呜咽。

仔细一听,刚才跟我吵架的同事,在隔壁间哭。”

朋友笑着说:“你说特么的有没有趣?”

他笑着说这话的时候,眼眶里蓄满了泪水。

前几天,还有一个朋友向我吐槽。

他已经年近四十了,做核心业务已经能力不济了,年底了,公司就让他去收债。

他上周去深圳收债的时候,客户在酒桌对他说:“要钱可以,一杯1万。”

他一口气干掉了20杯,喝完以后什么都不记得了,醒来时已躺在浴室包间,头痛得好像要炸开一样,

“当时觉得生活真的是太难了,我打开窗子,差点跳了下去。”

可是他最终还是没敢跳,“我要是死了,老婆怎么办?娃儿怎么办?爸妈怎么办?”

人到了某一个坎后,就失去了死的权利。

你所能拥有的权利,也只能是在某个瞬间稍微地崩溃一下了。

2019年11月18日,湖北武汉,地铁站,一个女子坐在冷冰冰的过道上。

地铁工作人员觉得很奇怪,就上前询问情况,该女子一脸沮丧,一言不发。

工作人员想安慰她,就轻轻摸了一下她的头。

哪知该女子一下抱住工作人员,崩溃地放声大哭起来:

“我已连续加班了一个月,现在工作还没做完,实在是太累太累了,回到家里还要照顾小孩,但是又不敢在家里哭,怕吓到还小的女儿……”

10

写了这么多,你一定觉得很丧吧。

我为什么要写这篇稿子呢?

是因为昨天一个同事在感叹:“还有不到一个月,2019年就要结束了。”

是啊,2019年就要过去了。

这一年,你一定跟我一样,为了维持生活的体面,为了维持家庭的体面,为了维持很多很多的不掉落,而经历了很多很多的困难和伤痛,但不管如何,我们终于挺了过来。

我们曾经n次想放弃,但最终选择了n+1次再继续。

我们曾经n次被击倒,但最终还是n+1次站了起来。

很喜欢莫泊桑的一句话:“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

写这篇稿子,不是想让你丧,我只是想让你举起大拇指,重重地为自己点一个赞,因为我们都是2019年的英雄,我们值得为自己点一个大大的赞。

本文转载自“拾遗”(ID:shiyi201633)。一个有趣、有品、有态度的文化生活微刊。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