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2.蝶恋花·楼外垂杨千万缕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
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3.菩萨蛮·秋声乍起梧桐落
秋声乍起梧桐落,
蛩吟唧唧添萧索。
欹枕背灯眠,月和残梦圆。
起来钩翠箔,何处寒砧作。
独倚小阑干,逼人风露寒。
4.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
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帏寂寞无人伴。
愁闷一番新。双蛾只旧颦。
起来临绣户。时有疏萤度。
我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
5.菩萨蛮·湿云不渡溪桥冷
湿云不渡溪桥冷,
娥寒初破东风影。
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
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
6.减字木兰花·独行独坐
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
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
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7.鹧鸪天·独倚阑干昼日长
独倚阑干昼日长。纷纷蜂蝶斗轻狂。
一天飞絮东风恶,满路桃花春水香。
当此际,意偏长。萋萋芳草傍池塘。
千锺尚欲偕春醉,幸有荼蘼与海棠。
8.点绛唇·风劲云浓
风劲云浓,暮寒无奈侵罗幕。
髻鬟斜掠。呵手梅妆薄。
少饮清欢,银烛花频落。
恁萧索。春工已觉。点破香梅萼。
9.点绛唇·黄鸟嘤嘤
黄鸟嘤嘤,晓来却听丁丁木。
芳心已逐。泪眼倾珠斛。
见自无心,更调离情曲。
鸳帏独。望休穷目。回首溪山绿。
10.生查子
寒食不多时,几日东风恶。
无绪倦寻芳,闲却秋千索。
玉减翠裙交,病怯罗衣薄。
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
11.清平乐·风光紧急
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
拟欲留连计无及,绿野烟愁露泣。
倩谁寄语春宵,城头画鼓轻敲。
缱绻临歧嘱付,来年早到梅梢。
12.清平乐·恼烟撩露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
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随群暂遣愁怀。
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13.念奴娇·冬晴无雪
冬晴无雪。是天心未肯,化工非拙。
不放玉花飞堕地,留在广寒宫阙。
云欲同时,霰将集处,红日三竿揭。
六花翦就,不知何处施设。
应念陇首寒梅,花开无伴,对景真愁绝。
待出和羹金鼎手,为把玉盐飘撒。
沟壑皆平,乾坤如画,更吐冰轮洁。
梁园燕客,夜明不怕灯灭。
14.江城子·斜风细雨作春寒
斜风细雨作春寒。
对尊前,忆前欢,
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
芳草断烟南浦路,
和别泪,看青山。
昨宵结得梦夤缘。
水云间,俏无言,
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
展转衾裯空懊恼,
天易见,见伊难。
15.秋夜
夜久无眠秋气清,
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
月在梧桐缺处明。
16.卜算子·竹里一枝斜
竹里一枝斜,映带林逾静。
雨后清奇画不成,浅水横疏影。
吹彻小单于,心事思重省。
拂拂风前度暗香,月色侵花冷。
17.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
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
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18.鹊桥仙·巧云妆晚
巧云妆晚,西风罢暑,小雨翻空月坠。
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
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天上人间满意。
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
19.忆秦娥·弯弯曲
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
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
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
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20.落花
连理枝头花正开,
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为主,
莫遣纷纷点翠苔。
朱淑贞(约1079~约1133),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宋代著名女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
她生于仕宦之家。幼警慧、善读书,但一生爱情郁郁不得志。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终因抑郁早逝。
朱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是劫后余篇。
朱淑贞写作朱淑真、朱淑珍(约1131年前后在世),是两宋交替时代著名的女词人,约生活于南宋宋高宗、宋孝宗时期。她的籍贯身世,历来说法不一,原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她的生平有很多还不确定的细节,但是根据流传下来的其作品,能够大致勾勒出其轮廓。她生于钱塘,因婚姻不幸破裂,写下大量伤怀之作。她曾离家寓居汴梁,结交文人雅士,渐有文名。金兵南侵,她返回故乡,不能见谅于家人,而在凄苦中老去。作品被后人辑录为《断肠集》。
传世载籍多记载为“自号幽栖居士,祖籍浙江海宁路仲,世居桃村。工诗,嫁为俗吏为妻,不得志殁”。幽栖居士之说,最早见清王士祯《池北偶谈·朱淑真璇玑图记》,学术界已断为伪托;世居桃村,则不详其说从来。此外各项均见宋魏仲恭《断肠集序》,而据集中《春日书怀》“从宦东西不自由,亲帏千里泪长流”可知,其夫亦曾仕宦。因此除钱塘人,出身宦家,生活不幸外,诗人生平今已难详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