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45年,在孙权的多番指责之下,陆逊抑郁成疾,走向了人生的尽头。身为孙吴的柱国之臣,吴主孙权为什么非要逼死陆逊呢?真是老迈昏庸了?也不尽其然,在逼死陆逊这个问题上,绝非孙权的一时冲动,而是由来已久。
因为一旦对外用兵,就需要自己拿出最大份额的钱粮人口士兵去协助,而扩张的收益却是孙权与支持他的中小世家甚至寒门将领。获得胜利,不过吃点漏下来的残羹剩饭。要是输了,可就血本无归了。这帐该怎么算,哪怕就算世家都是傻子也不会愿意啊。
孙权到了晚年开始变得日益昏聩,而且其猜忌之心越到晚年越重,就连陆逊都信不过了。他固执地坚持维护孙霸和打击拥护太子的陆逊等“拥嫡派”,他下令将太子党的骨干人物顾谭等人流放,又处死了太子太傅吾粲,以孤立太子孙和。陆逊再三劝谏,甚至要求和孙权当面“口论适庶之分,以匡得失”,孙权不仅不听,还多次诘问、责难、打击陆逊。
陆逊的成功依赖于孙权的赏识与攫拔。陆逊的死也和老迈昏聩、戾狠猜忌的孙权有关。自古卷入帝王家事的大臣,大都没有好下场。他大起大落的一生,可谓“成也孙权,败也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