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割腕自杀,幸而抢救及时捡回一命,背后原因令人愤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3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105
导读

可能看到这里家长们都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都不愿意把自己被暴力的事情告诉家长和老师呢? 即便是面对家长,孩子也无法直白的说出真相,所以当孩子开始向你提出想要转学,我不想去学校等请求的时…

“本文为锦鲤妈咪原创作品,欢迎个人转发、收藏”

很多时候,家长们自认为对孩子关心已经足够了,关注孩子的学习,留心孩子的健康,但是这样的关心对于孩子来说是不够的,是流于表面的,孩子的内心才是家长们最应该关注但却也最容易被忽视的地方。

孩子在学校里能发生什么呢?

昨天一位朋友小茹哭着给我打来电话倾诉,老实说我刚接到电话的时候真的吓了一跳,因为她在电话里已经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了,我好不容易才把她安慰下来,让她慢慢地说。

差不多过了有五分钟,她才调整好情绪跟我说出来全部的事情。

小茹有一个小孩今年13岁,刚上中学,上个月她还抱怨,孩子刚上中学就开始进入叛逆期了,什么话都不愿意跟家长说,一回到家里就往自己房间跑,还越来越沉默寡言,简直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

几个家里都有孩子的家长轮流劝她,小孩子青春叛逆期是正常的,给孩子一点成长的时间就好了。

但是小茹还是有点不理解,根据她的说法,孩子也不是突然之间就进入叛逆期的,感觉好像还是有一个过渡期,让人摸不着头脑,有时候像以前一样乖乖巧巧的,但是有好几次居然骗家里人然后逃课了。

孩子的变化搞得小茹一个头两个大,但是她万万没想到孩子突然的变化其实不是因为叛逆期,而是因为校园暴力。

朋友能发现真相是以差点失去孩子的生命作为代价。

前天晚上,她觉得孩子有些不对劲,平时吃了晚饭就会回房间关上门,今天居然没有回房间,还一直坐在客厅里,看见同事从厨房出来还很反常的说了一句“妈妈我爱你”,就像在告别一样。

之后孩子回屋睡觉,闲下来的小茹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晚上回忆起孩子的脸,总觉得心里慌得很。

赶紧把丈夫叫醒去敲孩子的门,结果孩子反锁了门也没有人回应。丈夫的敲门声大到连隔壁都能听见,怎么会孩子听不见呢?

这下两人都慌了,丈夫找来备用钥匙开门,夫妻俩冲进去才发现孩子倒在地上,手腕被刀片割伤,鲜血直流。

还好可能是孩子力气小,也可能是因为孩子害怕,伤口看上去可怕但不到致命的程度。夫妻二人打了120,把孩子送到了医院。

因为这一出,小茹和丈夫意都识到了孩子有着他们根本没有发现的痛苦,他们在孩子的身上发现了大大小小无数的青紫,很多伤痕明显不是同一时间的。

夫妻俩一下就明白了,孩子这是被人暴力折磨了。

看着脸色苍白的孩子,小两口除了愤怒就只剩下后悔和心疼。“我一直以为孩子在学校里是最安全的,学校里能发生什么呢?”

听完小茹的哭诉,我先是安慰了一会儿,等她平静之后告诉她先报警然后再找学校,最后又和她说了一些该注意的细节。

挂断电话之后,我还一直在想小茹说的话,可能很多家长都和她一样,觉得相比起社会的错综复杂,学校简直就是“世外桃源”,是对于孩子来说最安全的地方。

学校里都是同龄的孩子,孩子们之间能发生什么呢?但是家长们却忘了,你能把孩子教育得乖巧懂事,但是并不代表每一个家长都能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得乖巧懂事。

小孩子的残忍才是最可怕的,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自己的行为会给他人带来什么样的伤害。

校园暴力在最近几年一直都是热门话题,曾经有人发起投票,询问网友们是否曾经被校园暴力过或者曾经校园暴力他人,调查结果十分惊人,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网友都曾经和校园暴力扯上关系。

因为不堪忍受校园暴力而转学的人数也足足有百分之三十左右,校园暴力不仅仅是肢体暴力,还有语言暴力。

比起动不动就动手打人来说,“冷暴力孤立”对一个人好像要“温柔”得多,但是事实上,冷暴力给孩子带来的阴影是比肢体暴力还要可怕。

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在被校园暴力的孩子中,只要极少部分会选择把自己被暴力的情况告知家长或是老师,大部分的孩子都是自己默默的忍受。

最后的结局或者是受害孩子转学;或者和小茹的孩子一样,走极端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又或者是最激进的手段,和施害者“同归于尽”。

不管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对于孩子来说,这都会是他们的一生阴影。

可能看到这里家长们都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都不愿意把自己被暴力的事情告诉家长和老师呢?

其实主要的原因也很简单,主要还是因为以下几点

1.孩子曾经发出的求救信号被无视

很多时候孩子们发出的求救信号并不是直白的告诉家长,我被人校园暴力了我害怕,而是更加拐弯抹角的叙述。

大多数被欺凌的孩子都不敢直接的说出自己被欺凌这件事,这并不是因为他们软弱,而是他们最后的自我保护意识———认为别人不知道这件事那么欺负自己的人就不会增多。

即便是面对家长,孩子也无法直白的说出真相,所以当孩子开始向你提出想要转学,我不想去学校等请求的时候,家长们要引起重视,因为这很可能是孩子的求救信号。

如果家长错过了孩子的求救信号,那么孩子内心的大门也可能永远对于关上了。

2.家庭不能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庭是孩子的避风港也是孩子的支柱,可以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让孩子更加自信。

如果家庭不能给予孩子安全感,那么被欺凌的孩子心中,可以信赖和依赖的人就只有自己,家长是不可信的。

家庭不能给予孩子安全感,家长是不可相信的,那么孩子怎么可能还会告诉家长真相呢?

特别是对于一些把孩子的成绩看得比什么都要重要的家长,你给予孩子的关心不够,孩子自然也不愿意对你敞开心扉。

一直以来,校园暴力的危害似乎都在被成年人们低估,大家总是觉得小孩子闹着玩再严重能严重成什么样呢?但事实上,因为校园暴力直接或是间接失去生命的孩子并不在少数。

而校园暴力也并不只是中国独有的情况,很多国家其实都有校园暴力的情况存在,对于家长们来说,学校是青春是美好,但是对于受害的学生们来说,学校就是地狱。

当孩子被校园暴力之后,家长们应该怎么办呢?

可能很多暴脾气的家长看到这里的第一想法都是为孩子找回“场子”以牙还牙,但是我还是要告诉各位家长,以暴制暴对于你的孩子来说其实并不是当下最需要的。

被校园暴力的孩子或多或少的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家长们第一时间需要的是如何帮助孩子调整自己的心态,如何减少孩子的心理阴影。

给孩子建立安全感,让孩子对家长对家庭产生信任感,只有足够的安全感才能让孩子直面恐惧。

同时家长不要给孩子灌输“受害者有罪论”,要坚定的告诉孩子被欺负并不是他的错,鼓励孩子直面欺凌,勇敢反击。

即便孩子没有遇到校园暴力,家长们也不要忘记给孩子进行如何避免成为校园暴力的施害者或是受害者的教育。

告诉孩子“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的道理,这样也可以给孩子建立安全感,让孩子明白自己并不是孤身一人的。

同时家长们也要教育孩子,欺负他人是一件不正确的事情,暴力手段也不能给任何人带来成就感,不要让孩子沉迷于奇怪的电视剧情节,认为暴力至上,给孩子灌输正确的道德观念。

我是幸运的锦鲤妈咪,在生娃带娃的路上过关斩将。关注我,学习最实用的孕产、育儿知识,有关于这方面的困惑,也可以给我发私信哦。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为您解决一点困惑。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