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文学与时间的内在关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09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529
导读

文学存活于一定的时间之内,也要经过时间的检验。王国维所说的是,那种在一段时间里,最为灿烂的文学样式,并不是指所有的文学样式。 很多文学作品的生命只存活于一定的时间段,如果能够在时间长河里永生,世代流传…

文学存活于一定的时间之内,也要经过时间的检验。

王国维说:“一代有一代的文学。”有一定的合理性。诸子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蔚为壮观,这些文学样式都存活于那些特定的时代,并且达到那个时代的一种巅峰状态。可是也不完全如此,有的时代几种文学样式都不错,并且互相辉映,成就斐然。终唐一代,不仅有灿烂的唐诗,而且还有小词、传奇等文学样式,宋代有宋诗、宋词、话本等文学样式,元代也有诗歌、诸宫调、散曲等文学样式,清代更是品类繁多,到了当代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王国维所说的是,那种在一段时间里,最为灿烂的文学样式,并不是指所有的文学样式。即便如此,一个朝代有一个朝代的文学,什么朝代出现什么样的文学和朝廷政策有关,和社会风俗文化有关,和社会心理有关,和作家的个人认知有关。

很多文学流派只存活于属于它的那个时代,一旦适合它的时间过去了,就会失去了光彩,成为文学史的一个标记,一个名词。

文学作品出现在一段时间之内,更要受到时间历练、反复淘洗,才能见到其闪光之处。很多作品只是哗众取宠,被当时人追捧,甚至奉为经典,后来禁不住时间的检验,很快就被人们遗忘。花间派的华词丽句,李白的那些阿谀奉承的诗,乾隆的诗,郭沫若后期的诗,汪国真的小诗等等,很多都已经不被人记得了,就是记得也可以当笑话来看看,看看那段时间的执迷于疯狂。

有的作品经历时间的检验,历久弥新,越沉淀越有韵味,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经典名篇。老庄的散文,杜甫的涕血之作,白居易的讽喻诗,苏轼的晚年作品,关汉卿的骂天骂地之作,蒲松龄的狐鬼聊斋,鲁迅的匕首式杂文等等,数不胜数,灿若星河。

很多文学作品的生命只存活于一定的时间段,如果能够在时间长河里永生,世代流传那就是文学经典了。因为有了时间的筛选,时间的检验,时间的沉淀,文学才会散发持久的魅力。

由此可知,时间是检验文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维度。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