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读多少书,才能活出李诞的“人间不值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0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590
导读

所以李诞是一个很神奇的矛盾体,表面上看,他嘻嘻哈哈的,对什么都不看重,似乎给他一张床,他就能睡到地老天荒。 李诞骨子里是个知识分子,但同时他也是个非常现实的人,他没有什么崇高的想法,甚至最痛恨的就是…

前段时间《奇葩说》第六季车轮赛,有新人爆出,有新人离开,赚足了眼球。之后有公众号博主就拿那位火爆过后又被淘汰的选手,许吉如,和李诞做对比。

论才华、知识储备、逻辑思维、学历经历……许吉如都远在李诞之上,为什么最后许吉如被淘汰了,李诞则坐在导师席,依旧与众人谈笑风生?

对方公众号博主分析,大概是许吉如一副从小到大都输不起的样子,讲话咄咄逼人,有时甚至是在给人说教。相比之下,李诞就是个鲜明的“反面教材”,他在台上无所顾忌,喜欢插科打诨,他能带来观点,更能带来笑声。在紧张且高压的《奇葩说》录制现场,相信在场所有人都很需要李诞这枚“不走寻常路”的人设,来调节气氛,他荒诞不经,他也不可多得。

罗振宇要求队里的辩手把演讲稿手抄100遍,再倒着抄100遍。虽然是玩笑话,也足够看得出导师对比赛的重视和紧张。薛兆丰则是要求辩手们把稿子背100遍。

再来看看李诞,马东:诞兄是随便。李诞试图矢口否认,傅首尔补上一刀:我们队最大的特点就是没人管。李诞的处事规则,依旧是佛系的,就比如采访时他抛出的“不重要”三联:不重要、不要去想,管他呢。“好好打,比的就是场上的实力就好了。对面是谁我不都是百分之百打。”

别队导师在开团队会的时候都正襟危坐,李诞永远瘫着,这么舒服怎么来。

说实话,李诞刚来《奇葩说》的时候,并没有给人什么好感,我尤其不喜欢他懒懒散散的态度。当时李诞因为微博那句:人间不值得,登上微博热搜。那句话,也成了90后佛系青年最好的注解,可以说,整个2017年,网络上都弥散着一股浓浓的“人间不值得”味儿。这条微博也是李诞从此以后就火了的证明,被他设置成置顶微博,也有两年多了。

我认识并开始对李诞有所改观是在《向往的生活》。他一如既往地延续那种极度懒散的特质,别人都在干活,他一个人贵妃般卧在床;好不容易爬起来跟大家去山里挖笋,来回一趟像是要了他的命,在床上躺好久,被官方吐槽为“向往的生活瘫”。李诞的“佛”,像是早已经贯穿了他整个的灵魂。

李诞最开始是从《吐槽大会》火的。报幕词:有请头发比人红的脱口秀编剧,李诞!我估计这段词儿也是李诞本诞写的。当时他还有头发,对,顶着一头火红色头发,宛若脑袋上长了只火烈鸟。

仔细看《吐槽大会》第一季的幕后主创名单,就可以发现,李诞的名字赫然在第一个:总策划人 李诞。且“脱口秀责编”“脱口秀编剧”人员名单里,李诞都排在第一个。

对于艺人来讲,番位就是本命!李诞占C位说明什么?说明在《吐槽大会》干货层面上,李诞撑起了整个节目的半壁江山。

所以李诞是一个很神奇的矛盾体,表面上看,他嘻嘻哈哈的,对什么都不看重,似乎给他一张床,他就能睡到地老天荒。那不就真的废了吗?事实上,李诞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专门开垦了一块自留地给自己,就是他的写作。《十三邀》许知远对话李诞,让我看到了与往常截然不同的李诞。

许知远和李诞,两个人放在一起,表面上看是一个酸腐文人,和一个散漫谐星,骨子里,其实都是文人。这是一次文人与文人的相会。

许知远很少见地在《十三邀》里被嘉宾吐槽,而且相当扎心。许知远给自己的定位是:我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作家,对周围持有批判,于是他对提问者也是充满犀利态度的。万万没想到,许知远这招到了李诞这里完全不管用了。

李诞一上来就说他:你在自我里陷得太深,或者说纠缠得太深,就对读者极其不友好。虽然实现都打好招呼了,李诞说,我这么说你可能会对你有点冒犯,许知远也说没事儿,但许知远的表情不会骗人。

李诞问他,你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生命,许知远大言不惭说:死在女人身上。

李诞立马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情,小小的眼睛里有大大的疑惑。李诞开始“教育”许知远:要是我,我能这么想我也不能这么说。许知远问为什么。李诞回答:会少赚很多钱。

于是两个人就“女人”这个词发生了激烈争论。许知远不愿意,他不想那么虚伪,说假话不累吗?李诞劝他不要挑战大多数,你要用包装的形式去柔化你的想法,同样是讲这句话,你要编个段子来讲就会好很多。女人这个词,它要是出现在像您(许知远)这样的中年男人嘴里,再通过屏幕、镜头传播出去,它就会变得很油腻, 尽管这句话讲的是一件很浪漫的事。

李诞骨子里是个知识分子,但同时他也是个非常现实的人,他没有什么崇高的想法,甚至最痛恨的就是所谓的崇高、理想,什么能赚钱,他就会向什么低头。李诞说自己上大学的时候还没那么社会,也会有知识分子的苦涩,但之后便不再这样了。

许知远问李诞现在赚到钱了没有,李诞说我赚到了,我对生活要求很低。许知远又问他,你觉得赚多少才算无所谓。就“无所谓”这个词,李诞有他很果决的理解:几个亿吧。 但他并不纠结于有所谓或者无所谓,他觉得当下就挺好的。

可能有人会说,你李诞这种思想观念很危险啊,年轻人不奋斗,就会走向堕落。你怎么就看到人家不奋斗了呢?

这是我最欣赏李诞的地方。他爱钱,但是不执迷于赚钱,他懂得适可而止,懂得享受生活,懂得在一个适合的度里平衡努力与安逸。这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事情。有些人过于焦虑,虽然努力,但是方向不对,累到半死也是徒劳;有些人能力很强,他们便铆足了劲赚钱,没日没夜,虽然银行卡存款数额在不断攀升,但是他们失去的东西也太多了。

李诞同时又是空虚的,他说得最多的两个字就是:没劲。万事万物皆没劲。他说他自己很可悲,没有理想,没有偶像,希望死的时候,就默默无闻地死去,万万不能上新闻。他死死守护的,不过是他心里那块小小的自留地罢了,他的脱口秀舞台,他编写的剧本,他爱好写诗,写书,仅此而已。

活着,不过是为了过上比较好的生活。我猜想李诞心目中,那种“无所谓”的生活,应该是他会更张狂一些,更加随心所欲一些,闯下什么“祸端”,或者眼红的网络键盘手又开始操控舆论,他就可以用那些钱来摆平。

大家趋之若鹜的成功学,对李诞来说毫无效果,他做大众娱乐,他又与大众格格不入,他有能力做得更出彩,但他觉得现在这样就够了。他坚持认为许知远是文人,他是艺人,可我觉得,他实际上,还是个文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