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幸孕姐(拥有本文版权,欢迎分享转发)
现在年轻的一代,生活压力过大,许多宝妈在休完产假后,就立马回到了职场,而这时候,就会选择让奶奶帮忙照顾娃,但由于老一辈的思想观念与之不同,会给宝宝带来不少危害。
奶奶哄娃宝宝从来不哭
小丽产假结束后,就立马返回了工作岗位,因工作地点离家里不远,每天趁中午午休时间回家给孩子喂奶,喂完后又急忙赶回公司。
这段时间,小丽向婆婆打听孩子的一些情况,对方说很乖,她心里反而有些失落感,觉得自己在不在孩子都一样,但想着这样也挺好,说明宝宝适应能力强,她上班也能更加安心。
有一天,小丽公司有事,集体放假半天,于是她便早早地回家了,一进门发现婆婆在哄孩子睡觉,慢慢走进发现,婆婆既然让自己娃在吃她的乳头,顿时觉得很恶心,立马制止这种行为,两人还吵了起来。
其实,老人这种哄睡方式还是十分常见的,看似靠谱,殊不知这会对宝宝的危害是很大的,一定要及时制止。
对娃的伤害
首先,这种方式很不卫生,比较这地方不是手和脸,不会经常进行彻底清洁,尤其是在夏天,天气炎热,容易出汗,上面会依附着不少的细菌,对于几个月的宝宝来说,他们的抵抗力也是很弱的,会直接影响其身体健康。
其次,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发育,因为“有奶便是娘”,奶奶的那种方式,很容易让他们产生混淆,不利于母子之间亲密关系的建立,甚至是影响到亲子关系。
最后,这种方式虽然哄睡方便,但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需要边吮吸才能入睡,时间一久,很难使其们养成独立自主的睡眠习惯,若是过度依赖,容易出现频繁夜醒的情况。
建议:老人们千万不要图这个方便,而母乳喂养的宝妈,要做到奶、睡分离,是睡前适当吃奶安抚,而不应该让宝宝吃着就睡着了,在安抚完孩子后,及时拔出,可以进行多次尝试,拔出后可以进行轻拍来进行安抚。
除此之外,还有这种哄睡方式很伤娃
1、抱着睡(摇、晃、抖)
宝宝在发育到第二个月后,视觉、听觉得到进一步发育,对新世界的任何事物(如颜色、声音、人等)都会特别感兴趣,很容易化身成为小恶魔,该睡觉的时候不好好睡,这时候很多父母、老人,就会采取抱着孩子摇、晃、抖等来哄睡,这种方式能让他们很快进行梦乡,但危害也是不言而喻。
据美国摇晃婴儿综合征中心的资料显示,每10万名2岁以下的婴儿,就有16-33名会出现摇晃综合征,在这些婴儿中有三分之一的会出现情况严重甚至是死亡。
那为什么不能独一孩子进行摇晃抖呢?英国有一项研究发现,刚出生的婴儿脑部占身体的27%,成年后大脑占2.5%,而出生后5个月内的宝宝,他们的大脑、颈椎、颈部肌肉都尚未发育完善,这时候剧烈晃动,脑组织与颅骨发生碰撞,很容易对大脑造成伤害。当然,这并非一次偶然剧烈摇晃所导致的,这是由于长期以往这般。
建议:可以从抱着孩子满屋子溜达变成小范围的来回踱步,再到原地轻微摇摆,不要摇晃到完全睡着,可以在平静后暂停安抚,等他们彻底平静后,慢慢放入床上进行轻拍、声音安抚睡觉,在浅睡眠时可以尽量减轻声音,深度睡眠就无所谓了。(w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