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称:在11月30日,成都水碾河的一场格斗赛上,开场仅仅过了36秒后,大学生“小龙”被踢中左腹部后,缓缓蹲下,随后陷入昏迷,目前一直在医院重症室不醒,花费已超过20多万元。
据悉,这是“小龙”的第一次格斗赛,他此前才学格斗1个月——原来,上过1次体验课后,小龙的教练就在聊天中,要安排他打比赛,还说其对手也是初学者。
可真正比赛时,其对面的选手王某然,实际上竟是11战无负绩的职业选手!——据了解,王某然还是主办方的股东之一。
从网上搜索中,可以看到一篇文章,显示内容为:王某然“16岁就立志走职业格斗道路”;“16岁将41岁的成都白领KO”云云。
而“小龙”与其教练的聊天记录中显示,教练曾向他承诺:打完比赛,无论胜负,他都可以获得240元报酬;小龙说,“可是,我现在没钱买装备和买你的课”;教练称:可以先不给钱上课,打完了再说。对手跟你一样初级水平。
而主办方、股东王某表示:现场不存在暴力击打,裁判和医护人员都有相应资质,目前公司法人石某已被警方控制;其对于240元的出场费也不认可,如果拳手赢的话是1000元上下,输了也700元左右。
从这一事件,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其一,这一事件里面,无论是教练,或是主办方,或职业选手王某然等,显然有人向“小龙”隐瞒了其对手是职业选手的情况,或者也有可能,有人向职业选手王某然隐瞒了“小龙”是初学选手的实情。
——这就不仅牵涉到搏击配对的科学性、安全性和公平性问题,而更是一个法律问题了!按照《侵权责任法》,显然,其中的责任人是要负担法律责任的。
其二,从这个现象,也正折射出中国现在的商业搏击赛事里,包括个别一级赛事,但更多是在低等级赛事中,那种找水平很次、很水的选手,来作为职业选手打级所刷的“小怪”。
像被曝光的一些找留学生打拳,就是这样的例子。例如,曾经一个“七国拳王称霸赛”上,有关组织者给“少林寺第一实战武僧”释延孜,所配对的黑人留学生,被少林武僧数秒后轻松KO,后来,就被曝光那只是一名留学生!——事实上,这种选手配对的本质与目的是一样的:都是用来“打小怪刷级”的!
其三,教练对“小龙”称:打比赛可得240元,可主办方事后透露,最少也有700多元——显然,这类从中赚一笔的教练等,也是在利益的驱使下,造成像“像小龙”这样不经打的“刷子”上场,于是,不安全的事故,就容易发生了。
对于这一事件,倒是给现在网络上经常出现的“比武约战”者们提了个醒——如果没有正规的赛事平台,没有科学的配对,以及相应的安全措施,就随意约战的话,假如出现了类似的安全事故,那各方就有可能吃不了兜着走了!
最关键的是,随便就约战、就动手者,如果自己出了问题,苦头还得自己吃——甚至会一命呜呼,难道,这还不够惊心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