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后小伙靠打铁为生,一个月赚4000+,对当下充满自信和骄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0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968
导读

斯德克本是巴楚县阿纳库勒乡的一个普通农民,他从小跟父亲学打铁,虽然学了一手技艺,但在现代科技的生活之下,传统又古老的打铁铺生意并不理想,收入极其不稳定。斯德克说,他以前根本不知道自己跟父亲学得这门手艺…

尉头州,今新疆巴楚县,唐朝时期为安西都护府下属之地。这是一个历史文化非常悠久的西域古国之一。位于巴楚县阿纳库特乡的红海景区尉头州,是一个仿古景点,却再现古丝绸之路之繁华。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是景区内的民俗文化,一个27岁的新疆小伙子令我记忆犹新。

27岁的斯德克·艾再孜正站在一个一米来高的地坑里打制着镰刀。他动作娴熟的将一块弯铁放进碳火里烧到通红,然后拿出来用铁锤叮叮咚咚一番捶打。那打铁的声音恍如时空穿越,令人倍感温馨和亲切。

斯德克本是巴楚县阿纳库勒乡的一个普通农民,他从小跟父亲学打铁,虽然学了一手技艺,但在现代科技的生活之下,传统又古老的打铁铺生意并不理想,收入极其不稳定。

2016年,红海景区将旅游和传统民俗文化结合在一起,斯德克因此受聘到景区从事打铁技艺展示,每月的工资4000块钱。斯德克说,以前他跟随父亲在乡里开打铁铺,看似自己当老板,但不稳定的收入,令他每天发愁。但在红海景区,斯德克感到很满足,不仅收入稳定,也有稳定了工作。

打铁是一种原始的锻造工艺,铁匠是一门古老的职业,它历史悠久,有说法认为太上老君是铁匠的祖师爷,因为打铁匠的铁匠炉是太上老君流传民间的炼丹炉。但在农业技术发展和生产结构调整下,打铁已经没落,并日渐消失在大众视野中。

别看这些铁艺作品十分精美,但实际上铁匠是个辛苦又危险的行业,不但需要持久坚强的体力,更要掌握稳、准、狠的打铁技巧。农村有这么一句俗话叫“世上三样苦,撑船、打铁、磨豆腐”。铁匠打铁离不开火星,烧伤烫伤是家常便饭,甚至是风险被铁星崩瞎眼睛。

铁铺的货架上,摆放着一些镰刀、坎土曼、铁锹、水壶等工艺品,在这里制作的工艺品如果被游客买走,其收入归斯德克所有,这与基本工资是分开。为了让斯德克有更好的收入,景区还搭建了电子商务平台,代售斯德克这样的非遗传承人的作品。

其中,最让我喜欢的就是这一水壶了,它不仅体现了斯德克的高超手艺,也传承了打铁这门古老艺术。斯德克说,他以前根本不知道自己跟父亲学得这门手艺竟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他对自己的手艺和工作充满了骄傲和自信。

顿时,我对这个90后小伙产生敬意,虽然年轻,却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尽管,我口口声声说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喜欢民间古老风俗,但跟斯德克比起来,我这个同为90后的无业游民很是惭愧。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