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咨询 » 正文

数次开创了电影新时代的戏曲电影,你看过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0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423
导读

距离路易·卢米埃尔放映他的《工厂大门》的一年后,也就是1896年,电影就已传入我国。 《歌女红牡丹》虽然不是戏曲电影但和戏曲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影片描述了戏曲艺人的生活悲欢,也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妇…

1895年12月28日发生了一件当时微不足道,后来却轰动世界的大事,法国摄影师路易·卢米埃尔在巴黎卡布辛路的大咖啡馆,用活动电影机放映他拍摄的《工厂大门》这部一分多钟拍摄里昂卢米埃尔工厂放工时的情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一天“世界第七大艺术”电影,诞生了。

《工厂大门》剧照

《工厂大门》这部片子虽然现在看来很不电影,没有主角,没有故事情节,没有镜头语言,没有蒙太奇的剪辑手法,更别提后来玩出花的非线性叙事、环形叙事、特效等等,比起我们现在看到的电影更像是纪录片,但不可否认它开创了璀璨的光影艺术。

距离路易·卢米埃尔放映他的《工厂大门》的一年后,也就是1896年,电影就已传入我国。一位法国商人在上海徐园“又一村”茶楼内放映了“西洋影戏”。

随着“西洋影戏”在国内的火热,1905年我国第一部电影诞生了,京剧谭派祖师谭鑫培主演,任庆泰执导的京剧电影《定军山》在前门大观楼放映,一时间万人空巷。

在《定军山》的放映日期上,小编还发现了一件趣事,它的放映日期是12月28日,上面也提到了,世界第一部电影放映的日期也是12月28日,这般巧合,不知是当时人故意为之还是其他原因了。

京剧电影《定军山》的放映,结束了中国没有电影的历史,中国影史正式迈开了第一步。

《定军山》上映后,掀起了一阵电影热,许多经典影片如雨后春笋在这个时期不断被拍摄出来,但当时国内的电影还是黑白默片的时代。在1934年,由洪深编剧,张石川导演,胡蝶等主演的《歌女红牡丹》上映,国内第一部有声电影出现了。

《歌女红牡丹》虽然不是戏曲电影但和戏曲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影片描述了戏曲艺人的生活悲欢,也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妇女身心的迫害。

除了对白之外,片中利用“有声”的优势插入了《穆柯寨》、《玉堂春》、《四郎探母》等4段京剧片段(由梅兰芳代唱),更增加了影片的轰动效应。这也和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片以歌唱家生活为题材如出一辙。

《歌女红牡丹》使得中国电影进入了有声时代,但在这部电影上映的一年后,美国就出现了彩色电影,由英国小说家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的讽刺小说《浮华世界》改编的同名彩色电影上映。

我国的第一部彩色电影的上映是1949年,这年由梅兰芳先生主演的戏曲彩色电影《生死恨》上映。

据梅兰芳先生回忆,他早便积极酝酿编演一台鼓舞国民同仇敌忾抵御外来侵略的戏。到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为实现宣传抗日的夙愿,他集众人创作出京剧《生死恨》。

按照梅兰芳的思路,《生死恨》京剧突出表现了被敌人俘虏的悲惨遭遇,以此鼓励人们投入全民奋起的抗敌洪流中去。1936年上海首演后,观众反映强烈,一度引起上海社会局日本顾问黑木的不满。

到抗战胜利后一直想拍一部彩色电影的导演费穆看中了梅兰芳和《生死恨》。

1948年夏天,《生死恨》电影在万众瞩目中开拍。1949年3月,《生死恨》正式公映,各报纸、杂志和电影海报、广告上都印上了醒目的“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的大标题。

一部戏曲电影《生死恨》一下又把中国电影拉入了彩色电影的时代。三部在我国影史上具有开创时代意义的影片,有两部都是戏曲电影,剩下一部也有大量的戏曲元素,足以看出戏曲文化对当时新兴娱乐行业的影响。

其实戏曲电影除了上面说的三部还有很多影响深远的影片,例如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为卓别林放映了彩色舞台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卓别林称其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我国首获金棕榈大奖的电影《霸王别姬》,也带有浓厚的戏曲色彩。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