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上幼儿园了,有些宝妈可能会重重舒一口气:家里终于可以安宁大半天了。但是这种“轻松”的心情也许还没有来得及好好感受,接踵而来宝宝的各种不舒服,又瞬间回到了紧张、焦头烂额、抓狂的忙碌状态。不知道你是不是这样?
为啥孩子去了幼儿园老生病?
很多家长发现,平时在家里蹦蹦跳跳,很少生病的熊宝宝,一旦上幼儿园就会感冒、发热、流鼻涕、咳嗽等。身体体质好的,吃点药或者在家稍作休息,妈妈好好护理,就很快正常入园;体质差的,就有可能要折腾好几天,甚至一个星期半个月,整得妈妈既担心又闹心。去幼儿园老是生病怎么办?我认为,先从查找原因入手,找到原因后再对症去处理更好。
1)、病菌交叉感染
学龄前的宝宝本身发育原因,免疫系统功能较低,从单一的家庭生活进入集体的幼儿园生活,较于家庭来说,幼儿园的环境是封闭的,也是复杂的,小朋友之间相互牵手、拥抱,接触的人也明显增多,他们接触病菌的频率也就相对高了,就容易生病。
2)、环境温差不同
每个孩子的体质是不一样,有的孩子怕热,有孩子怕冷,孩子在家的时候,家长会根据孩子的体质给孩子添衣或减衣。但到了幼儿园,只能按常规的环境来顺应孩子的需求。比如夏天,开空调,有些孩子怕热,标准的26度可能无法满足其身体的需凉要求,就会出汗多,如果不及时擦汗,就容易感冒,而怕凉的孩子也可能因为这样会生病。冬天早上、中午、下午的温差变化,宝宝得不到及时的添衣或减衣也会容易生病。
3)、分离焦虑
刚进幼儿园的孩子,多多少都会有分离焦虑症,只是由于孩子性格不同,所表达出来的焦虑程度不一样。分离焦虑病容易造成宝宝失眠不好、烦躁不安、容易大哭、食欲不振等,严重的还会造成感冒、腹泻等。
4)、自理能力
有些宝宝在家里习惯了家长包办生活上的一切。但到了幼儿园,很多时候需要自己去做的事情,却无意识主动去完成或者不会做,也因可能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胆小等原因,无法向老师清晰表达自己的需求。当有需要时,就无法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比如尿裤子,老师没有及时清理换裤子,容易着凉生活;口渴了,不及时喝水;冷了,不及时加上衣服等都造成宝宝生病。
孩子在幼儿园老生病该咋办?
孩子在幼儿园生病,是很常见的,因为幼儿园的孩子多,而通过空气传播,是病菌进入体内很好的方式。所以,有些孩子上幼儿园后,反而容易生病了。
a.减少交叉感染
如果孩子生病了,父母应尽可能地把孩子留在家里,等病好了再入园,如果还没好就送入园,不仅会把病菌专染给其它小朋友,自己的小孩也有可能病情重新加重。
TIPS:切莫把幼儿园当成学校,一天不去就不行,又认为宝宝一天不去幼儿,跟不上学习知识的进度,坚持把生病的宝宝送幼儿园。
b.让老师提前了解孩子
宝宝入园时,对于他的生活习惯、体质情况、要注意的事情,家长应主动跟老师传达,老师在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给予及时相应的照料。比如有的孩子要抱着小毛毯才能很好入睡;有的出汗较多,要及时帮忙擦汗;有的孩子喉咙容易发炎,要多喝水等。
c.提高自理能力
父母平时除了教会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还要教会孩子如何提出自我需求,得到老师及时回应和帮助。
记得我二宝刚上幼儿园时,每天去幼儿园的路上,我会教他如何跟老师提出需求,比如:渴了要跟老师说,老师,我渴了,要喝水;老师,我还没吃饱,帮我加饭;老师,我冷了,要穿衣服等。
d.勤洗手,减少生病概率
我们都知道“病从口入”,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在幼儿园吃午饭之前,老师会安排小朋友们洗手后再吃饭。晚上放学后家长也要进行督促,孩子在外面玩了一天,脏兮兮的小手就去拿食物,这些细菌进入体内后,由于他的肠胃发育不完善,稍不注意就可能感染胃肠感冒。勤洗手,能减少孩子生病的几率。
e.注意补充钙质
孩子身体弱,容易生病,有些时候和自身缺少某种营养素有关,尤其是钙元素。现在是冬天,孩子到室外活动的时间也缩短了,这意味着,他们接触到阳光照射的机会也减少了,无法很好的吸收天然的维生素D,促进钙元素的吸收。建议家长在给孩子补钙的同时,还可以补充一些维生素D,促进身体对钙质的吸收。或者吃一些高钙食物,比如奶制品、豆制品、鱼类、瘦肉类、虾类等。
枕边育儿寄语:
总之,幼儿园,是宝宝开心的前提下,进行玩乐、交友、生活的地方。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幼儿园快乐的成长,如果身体有不适,家长应及时针对性的调整,保证其健康成长。你的孩子在幼儿园爱生病吗?你是怎么处理的呢?
【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侵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