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职以为_历史是迷宫,我们都在找自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455
导读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功高震主时,是急流勇退还是更进一步?站在 2020 年的十字路口回望,你可明白这二十年自己失去了什么?嬉笑怒骂之间,大家虽然讲的还是历史的段子,但每个人又分明是在讲自己的人生故事。 …

历史有什么用?

这个问题不仅马克·布落赫的儿子问,历史系学生的父母亲友问,就连一个持续做了 5 年历史的小团队也不得不扪心自问。

当然,经典的解释将“历史”奉为“无用即为大用”的代表,但这套理论有点自我安慰的意思。跨出学科的藩篱,迈入社会的江湖,谁去认真领悟“无用之用是为大用”的精妙道理?

历史实在一点的用途还是“资治通鉴”,讲几个有趣的故事,教皇帝怎么治天下,教普通人如何好好活在当下。

想想我们对历史怦然心动的那一刻,往往不是那些看似复杂精妙的理论,而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英雄的黎明、将军的悲歌、屌丝的逆袭、帝王的千秋功业、百姓的颠沛流离、黄河的决口泛滥、文人的再造共和……

我们对历史的沉浸,往往因为能在时移世易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你有没有想过出身贫寒的自己,忍辱负重,封侯拜相?韩信想过。

你有没有想过步入中年的男人,在大变局中如何完成逆袭?刘备想过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娶到一个强势的老婆,该如何不落下风?李治想过。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功高震主时,是急流勇退还是更进一步?曾国藩想过。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婚姻是否要屈从门当户对的“世俗眼光”?

宋朝的士大夫们想过。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辛苦打拼的产业如何不被子孙吃过败光?

珠三角的大家族想过。

……

如今,每个人都活得很焦虑,动不动就是 AI 技术、区块链、人工智能,一会儿茅台破了万亿、阶层固化、国进民退、学区房动辄 10 万/㎡……

在信息不发达的时代,市井小民或许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如此海量的信息,也不用每天担心自己失去什么,而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接触的信息并不比“马云爸爸”“国民老公”少,因此对于我们的判断能力就有了更高的挑战。

如果你从 2002 年开始,天天生活在新闻联播里,满心期待着房价总有一天会降。站在 2020 年的十字路口回望,你可明白这二十年自己失去了什么?

读历史或许不能给你带来具体的东西,但它可以让你活得清醒一点。毕竟,时移世易,人心难改,无论有多少个比特币、非洲猪瘟、拼多多袭来……我们这个社会最底层的关系,依然是人与人如何相互影响,人与人如何改变世界。

洞察人性,洞察社会运转的规律,这才是普通人穿透纷纷扰扰的世间万象能够获得的。《教父》中有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培养洞察力最好的方式,一是去行走去经历去历练,一是去观察去思考去总结。凡所过往,皆为陈迹。你我所见,皆为历史。去历史里培养洞察力,这是一条捷径。古代的帝王将相,近代的伟人领袖,哪个不在读史中调整自己的步伐?

我们团队的作者也从学生走入了职场,有一些不一样的人生感悟。有一些在职场中打拼多年的“老鸟"也加入了我们的团队。嬉笑怒骂之间,大家虽然讲的还是历史的段子,但每个人又分明是在讲自己的人生故事。

2020 年快到了,我们团队的想开辟一个新的小天地“卑职以为”, 借历史的舞台,跟大家一起讲讲自己人生中的一些感悟、职场中的一些经验与教训,人性是什么?人心是什么?社会是什么?职场是什么?命运是什么?……

用自己渺小的人生跟浩瀚无垠的历史对话,想想都觉得有些激动。

凛冬将至,烫一壶好酒,待子共酌。

有兴趣,欢迎关注,有所期待,总是好的。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