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欲从27楼跳下_父母一句话,孩子赔上一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864
导读

父母都是天生的催眠大师,如果长期反复地用某一种语言刺激孩子,孩子在潜意识里就会深受影响,甚至认同父母所说的,储存在心灵深处。 其实,绝大部分的父母都是真心爱自己的孩子的,但他们却常常在不经意间…

一位小男孩拿着把水果刀,径直翻过围栏,坐在27楼的外沿处,十分危险,有轻生的迹象,无论消防员和警察怎么劝说都不肯上来。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做出如此不理智的行为呢?

原来,是因为父母答应他当天去参加家长会,结果却爽了约。小男孩平时跟爷爷奶奶在家,而父母常年在外工作,难得见一面,本是满心欢喜,却被浇了冷水,一时气急,就爬到了楼外。

看着小男孩一手紧握水果刀,倚坐在墙角,低头望着近百米高的楼下沉默不语的样子,真令人紧张又心疼,他只是想让父母遵守诺言多陪他一会儿,有错吗?最后,直到警察答应让男孩父母写保证书,以后多陪他,小男孩才最终同意下来。

许多网友在下面留 言,为小男孩鸣不平:「伤心,绝望,感觉被遗弃。」「真的很可怜,肯定对父母很失望吧。」

也有说到自己曾经经历过类似的遭遇:「从小学到大学,我每个学期都希望父母能来学校看我一 眼,但是一次都没有实现。」父母的话,对孩子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1

父母泼冷水,孩子赔上一生

我们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其实这句话并不准确。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父母教育孩子时,总是习惯性使用“泼冷水”式教育。

无论聊孩子的什么话题,矛头总是围绕孩子的不足,即使孩子已经使尽了全部力气想要获得我们的认可,我们也总是吝啬说出那句夸赞的语言。

事实上,在父母眼里浑身都是毛病的孩子,长大后,很难把家当作避风的港湾。父母的“善意批评”常在不经意间影响孩子,成为孩子心底一个否定自己、阻碍自己前行的声音伴其一生。更糟糕的是,这种“暴力”式的互动,常常被当作关系亲密的象征。

我们最大的不小心和不真实,就是“说话前什么也没想。”在当时只代表了你情绪的愤怒,而处于家中弱势地位的孩子就正好撞到了枪口上。

“笨”、“没用”……其实并不是你对孩子的真实评价。但是这些语言戳进孩子的心里,慢慢地变成了伤害他们的凶器,以及,他们与父母恩断义绝的断情刀。海灵格曾经在《爱的序位》中提到,孩子在潜意识里会追随自己的父母,无论你知道或者不知道。

父母都是天生的催眠大师,如果长期反复地用某一种语言刺激孩子,孩子在潜意识里就会深受影响,甚至认同父母所说的,储存在心灵深处。这些心灵的种子,遇到诱因的时候,就会瞬间爆发,像是某种魔咒一样,限制着孩子的思想和行为。

2

有种伤害,孩子要用一生去弥补

全球儿童安全组织Safekids曾发布过这样一则海报。

孩子的双手,拿一张26分的考试卷。整个人微微后缩,眼角下垂,神情紧张,看起来怯怯的样子。

身上刻着的,是父母对他说的话: “你脑子让猪吃了吗?考成这样,还有脸回家?”

无意中,孩子弄碎了花瓶,低着头,用小眼睛偷偷瞥着你,等待暴风雨的降临。

父母难听的话语,如往日一般,席卷而来: “天天毛手毛脚,你上辈子是闯祸精啊?家里有你,真倒大霉了!”

抱着足球回家的小孩,刚刚跟小伙伴一起,踢了一场超有趣的足球赛,嘴角的笑容还没消失。

谁料一到家,就被父母拎到一旁站着,一边指指点点,一边嫌弃地说: “没见过这么脏的孩子,你是从垃圾堆里捡出来的?”

海报的制作人,把这些话刻在了孩子的身上,就像伤疤一样。回想生活中,我们说过的这些话,不就是拿刀刻在孩子的心上吗?这种伤害带来的痛苦,是连时间,都无法抹去的。

3

好父母嘴上都有一条拉链

从不对孩子随心所欲地说话

语言暴力,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下面一段小视频。

其实,绝大部分的父母都是真心爱自己的孩子的,但他们却常常在不经意间对孩子使用了语言暴力。家长望子成龙,孩子的行为却无法达到父母的期待,家长情急之下,可能就会“随口”说孩子“怎么那么笨”、“做题怎么不动动脑子”。然而, 你有没有想过,家长随口的一句贬低、嘲笑孩子的话,却能够对孩子的内心产生强烈的颤动?

台湾曾经有一个真实社会实验: 在孩子不知情的情况下,看看妈妈是如何用吼叫伤害孩子的。

短短两分钟的视频,有没有让你觉得很熟悉?当父母累了、着急的时候,就容易为了孩子的一个小行为对他“恶语”相向。

现实中,这样的伤害每天都在发生着,看不见,摸不着。 那么,还有哪些口头禅,会容易让孩子感到受伤呢?

控制孩子

你给我听好了……

我说不行就不行!

睡觉去/写作业去,现在就去!

仔细想想,这些话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那就是霸道、专制,不允许孩子有异议。那么长此以往,对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两个结果:一、收获一个同样霸道、专制的孩子;二、收获一个内向、懦弱、抵触社交的孩子。

否定孩子

哭什么哭,不许哭!( 否定情绪)

这有什么可怕的?( 否定感受)

你别给我添乱……( 否定能力)

你看看别人……( 否能努力)

其实,这些话也是属于可怕的心理控制范畴。

大多数人都是依靠他人的评价来建立自己的自信心、自尊心和价值感的,对于自我意识薄弱的孩子而言,更是如此。 一个不被允许哭、发脾气、失败的孩子,会严重压抑自己,并通过一些非正常手段释放内心的压力。

比如有些孩子性情暴虐、爱穿奇装异服,大多是经常被否定的缘故,长期的否定和压抑让他们只能通过这些方式引起注意或者释放压力。 小时候经常被否定的孩子,一生都会苦苦追求他人的肯定。

贬低孩子

你可真够笨的!

你怎么连这个都不会!

看吧,早就告诉过你了……

这些话语,有时是在一时情急下说的,有时是开玩笑的时候说的,有时是为了宽慰孩子而温柔的“教育”的……

但是,说的次数多了,一样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会让他们认为自己真的很笨,真的什么都做不好,对于什么新的任务,更是怯于去挑战,甚至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

抱怨孩子

要不是因为你,我也不会这么累!

如果你听话,我们家也不至于……

都怪你……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一种心理:我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你拉扯大,无论多么苦、多么累,都没怨言,可你还这么不听话,对得起我吗?

于是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抱怨……

确实,养育孩子是件很耗费精神和体力的事情,谁都无法保证每时每刻都是和颜悦色的。

只是当你负面情绪爆发的时候,真的仅仅是因为孩子做错了事吗?

其实不然,大多数情况下,是父母堆积N久的负面情绪,恰好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找到了发泄口,倾泻而下,一发不可收拾。 “孩子做错事”只不过是个导火索。

威胁孩子

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

再这样,我就不喜欢你了!

我数到3……

有个家长曾抱怨说:真希望孩子身上有个开关,一按就不哭不闹不讨人烦了。 那只能是没有思维的机器人,不是我们精力充沛、生龙活虎的孩子。要知道,孩子一生的幸福都源于父母给予的安全感,而安全感建立的前提就是无条件的爱和接纳。

如果表现得好,父母就笑脸相迎;表现糟糕,就会冷若冰霜。孩子就会产生恐慌:我乖,才能得到爱;我不乖,就会被抛弃。

恐慌会严重破坏安全感。

你今天对孩子挑剔,

他明天就会事事抱怨;

你今天在孩子面前吵架动粗,

他明天就会胆小怯懦;

你今天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

他明天就会对生活失去希望和热情;

生活逃不过一地鸡毛,每个人都会有生气、不耐烦等负面情绪,父母也一样。不发脾气 很难,但并不代表爸爸妈妈无法远离吼叫。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父母愿意为孩子改变,收敛自己的脾气,学着情绪管理。

给自己一个心理的冷静时间,多问自己几个问题:

我为什么会生气?

我弄清楚真正的原因了吗?

除了冲孩子发脾气,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

有了诸如此类的心理对话,才能避免带着脾气的教育,唤回理智。

几米曾在《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写过: ”为什么风可以那么温柔地对树说话,而你却永远学不会对我温柔地说话呢?”

不语言暴力,是父母的一场修行。因为有爱,每句话都要好好说。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