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亿美元买教训!帮改飞机却做手脚,15架歼-8直接报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579
导读

1989年,我国将两架歼-8II送往美国,由中标的格鲁曼公司设计人员进行评估并给出改进方案,同时我方也派出20名技术人员前往纽约长岛格鲁门公司工厂、代顿空军基地进行学习。 该计划的主要内容是歼-8II…

众所周知,我国航空工业师从于苏联,撑起我国半边天空的歼-5、歼-6、歼-7都是仿自于苏联的米格战机,但自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后,我国失去了来自苏联的技术援助,歼-7的研制陷入停顿。80年代时,美国、苏联以及大部分西方国家都装备了三代机,我国还停留在二代机时代,一旦领空遭到入侵,后果不堪设想。好在,中美在80年代建交,为了对抗苏联,我国被获准与西方进行军事交流。

80年代是我国军工发展的黄金时期,一是巴统组织放开了对我国的武器和军事技术禁运,二是两伊战争爆发,为我国带来大批军工订单,濒临倒闭的军工企业起死回生。这段时间内,我国派出航空考察团,赴美国、法国、以色列等国实地考察了十几种主力战机,F-14、“幻影”2000、“狮”式战机都是我国考虑引进的战机。但是,我们也只是看看而已,原因只有一个——没钱。

1987年,里根政府推出一项计划,帮助我国进行战斗机升级改造,即“和平典范”计划。同年,中美双方签署合同,美国向我国出口能改造55架歼-8II战斗机的相关设备,总交易金额为5.5亿美元。1989年,我国将两架歼-8II送往美国,由中标的格鲁曼公司设计人员进行评估并给出改进方案,同时我方也派出20名技术人员前往纽约长岛格鲁门公司工厂、代顿空军基地进行学习。

该计划的主要内容是歼-8II的雷达、惯性导航系统、座舱显示系统和火控计算机进行改进,还使用了美国F-16战机装备的AN/APG-66雷达,从而提高歼-8II的航电水平和信息化作战能力,这也正是苏式战机的短板。与此同时,我国以每套1400万美元的价格,从以色列引进了20套ELM2034雷达系统。按照协议,以色列提供15套系统成品和图纸,剩下的5套由航天科工二院自行组装。

以色列虽然与我国有一段难忘的友谊,但本质还是那个擅长做生意的民族,签署合同后,以色列利用合约漏洞,足足推迟了4年才交付第一批产品。按照协议,以色列需保证机载雷达使用寿命为12年,但抛去4年的交付期,实际上只有8年。以色列交付完15套系统后,剩余5套系统的散装件也到货了,我国立即组织以色列专家配合组装,但以方一直以种种理由拖延,一直拖到了1999年。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1989年“和平典范”计划因中美关系恶化而终止,以色列作为美国的盟友,在原合同上做些手脚也很正常。但是,“五八”事件发生后,这15套系统却不能用了。原来,以色列在这些雷达系统中植入了病毒,一旦激活后就会破坏敌我识别系统,令战机无法识别敌友,最后只能将这15架战机作报废处理。也就是说,与以色列的合作赔得血本无归,2亿多美元打了水漂。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