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寒冬,高三学子的备考也进入了最关键,最难熬的时刻,有人挑灯夜战,废寝忘食,在深夜依然烛火熹微,学到双目无神,眼皮打架依然苦苦支撑。
有人量力而行,保存体力,并不牺牲过多的睡眠时间用来学习,而是到一定时间就放下作业,休息为重。
前者看起来似乎兢兢业业,应该能得到好成绩的青睐,后者看似冲劲不足,难成气候。
然而,上天并不会因为你有多拼命,就给你更多的赏赐。尤其对于高中生的学习,讲究的不是盲目的坚持,而是效率至上。
挑灯夜战是挺有毅力,可是白天的课堂却昏昏欲睡。量力而行看似保守,可是到学习时,思维敏捷,举一反三,又有什么不好呢?
对于是否打持久战,又或许该早起还是晚睡,高三党意见不一。晚睡1个小时和早起1个小时,哪一种最适合高中生?很多人选错了。
1.早睡早起身体好,高效学习才有保障。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的身体,我们做一切的努力只能是事倍功半。
尤其高中的学习,不是要靠爆发力的百米赛跑,而是马拉松式的持久战,谁能坚持一路脚踏实地,谁才能厚积薄发,一举夺魁。
而过分牺牲睡眠的盲目努力,熬坏了身体,得不偿失。虽然这样一小段时间看起来效果显著,但是透支了健康,最后只能掉了链子。
有的人挑灯夜读,甚至晚饭也不吃,体育课不去运动,只在教室里不动如山。仿佛只有头悬梁锥刺股才是高三的意义。
白天昏昏欲睡,一杯又一杯的咖啡下肚,麻痹自己,想要提神心脑。以为对身体的摧残,对健康的透支才是真正的克服困难。
可是,高效的学习抵得过双倍的虚假勤奋。合理健康调节身体与学习,达到最好的状态,才是真正的克服困难。
调整合理的睡眠与学习时间,早睡早起,才是高中生持久战斗的不二法则。
2.百害而无一利是熬夜。
“一时熬夜一时爽,一直熬夜一直爽”?
熬夜爽吗?熬夜给你的,只是日渐浓重的黑眼圈,是大把大把的掉头发,是减弱的记忆力,和对第二天精力的消耗。
在焦虑文化盛行的今天,在各大网络媒体平台,甚至有些书籍中,总有人不惜余力贩卖焦虑。
他们一味强调“要想超越别人,就一定要花更多的时间”,“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这些所谓鸡汤,放到现实中,都站不住脚。
任何时候,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只要发挥了自己水平,尽到了自己的努力,就是值的肯定的。对于一些所谓鸡汤,听听就好。
熬夜学习是否有效,因人而异,除非有人体质和习惯特殊,熬熬夜也无可厚非。但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长期熬夜可不是什么好事。
尤其在高中时期,学业压力大,课业繁重,三年学业持续跟进,每个学生都希望通过自己的最大的努力,学习可以稳步上升,怎能因一时熬夜拖了前进的后腿。
3.好习惯值得倡导,再接再厉。
有的同学上课眼皮打架,点头如捣蒜,错过老师讲的重要题型,捶胸顿足,只恨自己上课精神不振。
所以只能回到家中,苦苦思索,看似聚精会神,但其实时间浪费了好久,却成效甚微。
但相反,有人却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消化老师所讲的知识,不留尾巴,所以也就不存在熬夜费时。高效学习的体现就在这儿了。
大部分高中生熬夜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想要获得更多额外的提升,而是将正常的任务都累积到夜晚的学习,习惯性拖延。
拖延症实在是害人不浅,它不仅使高效学习变得难以实现,又潜移默化的消减着一个人的毅力。
学习中,事事不拖延,而且懂得充分利用时间的人,成绩绝对不会差。也就不存在过分熬夜,学习战线拉超长,却收效甚微的现象了。
会利用时间,不虚假努力,不盲目跟风焦虑的行为,才是值得倡导的好习惯。
在奔向高考的这场马拉松里,不仅要有足够的毅力,更要有科学合理的方法与习惯,才能使人持续前进,在繁重的学习中得以时时喘息。
而坚定的毅力并不意味着透支身体的无谓坚持。晚睡1个小时和早起1个小时,哪一种最适合高中生?
早起不一定让人收效显著,但晚睡一定不会让你的学习有更好的状态。
摒弃那些盲目焦虑吧,我们要的从来不是熬了多久的夜来判定我们有多努力。而是纵使前路坎坷,遍布荆棘,我们能依然气定神闲。
从容自信,不为焦虑所蒙蔽,找到适合自己的好状态,才能厚积薄发,笑对高考。
感谢阅读!文章系原创,版权受保护,严禁任何形式的抄袭、搬运。如果有任何关于学习方面的问题,欢迎私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