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电影,让我们多活了几千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2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96
导读

王家卫是如今年轻人最喜欢的导演之一,他电影里的视觉语言放到如今也完全不过时且独树一帜,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月光男孩》的导演巴里·杰金斯便是王家卫的粉丝,从这部影片里也能看到不少王家卫…

电影,是第七艺术

电影作为一个表达故事的载体,它有血有肉,电影之所以能带来感动,是因为那些与我们无缘的人生。看一部电影,就是身临其境度过主人公的一生,我们去过全世界各种地方,感受过温暖和险恶,如果世界上真的有延长寿命的药,应该就是看电影吧。

一部好的电影是有非常多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元素组成,剧本、演员选角和演技、声音、剪辑等等,但让人第一印象的往往是画面。

视觉语言是电影的心脏,整个画面甚至只是色彩的一点变化,整个电影的基调就不一样,今天就来说说那些视觉语言极其厉害大师的电影吧。

目前中国导演的力量越来越的强大,近些年不仅有李安二获奥斯卡最佳导演,王小帅《地久天长》拿下银熊最佳男女主,还有第六代导演刁亦男《白日焰火》金熊奖最佳影片,和已逝天才胡波的《大象席地而坐》大放异彩,曾经人们都喊着“中国电影已死”的一零年代已经过去,我们又重新看到了中国电影的曙光。

视觉语言是电影的心脏,整个画面甚至只是色彩的一点变化,整个电影的基调就不一样,中国导演在电影视觉上都有强烈的个人风格,这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武器。

王家卫是如今年轻人最喜欢的导演之一,他电影里的视觉语言放到如今也完全不过时且独树一帜,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月光男孩》的导演巴里·杰金斯便是王家卫的粉丝,从这部影片里也能看到不少王家卫的影子。

《月光男孩》

光影是王家卫电影的根基,他把光影玩得如此炉火纯青,很大程度也和他的御用摄影师杜可风离不开,王家卫和杜可风一起发明了一种手持相机的拍摄方法,画面不仅真实,而且晃动的画面也能表现出角色们内心的动摇、紧张和不安的情绪,王家卫的电影时间段很大一部分都选在了夜晚,灯红酒绿还有彩色的霓虹灯杂糅在一起,抽着烟的寂寞人类和摇摆的镜头,构成了城市的迷幻。

王家卫还有一个极其显著的特点,他喜欢用镜头来“偷窥”演员,他喜欢在镜头语言中用包围式构图来拍摄演员,从镜子、玻璃、窗户、门槛来作为前景来遮挡,这样让景物之后的人更加孤单和落寞,我们作为窥视者,来感受角色的内心。

在“偷窥”完角色后,他又会再把镜头怼到角色脸上,用广角镜头来放大人物的郁闷、痛苦、心碎,像在伤口上撒盐一样,把还没愈合的伤口再撕裂开。

张艺谋素有国师之称,成为伟大的导演的同时,他也是一名摄影师,在他的电影里能看到极其精妙的拍摄手法和构图,构图的对称性是张艺谋非常爱用的一种手法,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他大量运用了对称的美学。

对称美学不仅出现在建筑当中,电影中也被大量的运用,对称不仅能让画面有和谐之美,并且对称的建筑,让故事中这个大宅院里勾心斗角,阴冷险恶更加明显,把故事里的女人放在封建的禁锢之中,让在对称中轴线上的女性角色更加可怜和可悲。

整部影片不仅有画面的对称,也有饱和度与颜色上的对称,喜庆的红色在影片中更多代表着斗争的血腥,冷色调则是表达出了主人公不在受宠后的冷清和女人的悲哀。

张艺谋在后期不缺资金的情况下,对于画面的要求变得更加苛刻,拍摄《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时候,不仅重建了故宫,并且影片中所有的菊花乃是真实的种植,他对于大场面的把控可谓是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到了后期张艺谋不仅是在奥运会的策划上还是自己指导的纪录片和电影,总是少不了盛大震撼的场面。

导演里,李安是在国外最出名的华人导演,并且二获奥斯卡最佳导演,李安的视觉语言是温柔的,他的电影往往是以一种含蓄冷静,亲切抚慰的方式来讲述,就好像床前故事一般,这也是他作为东方人所拥有的内敛但又藏着强大的能量。

李安的电影随便一个画面,我们都能静静的盯着看好几分钟,他用有克制力的拍摄手法,把情感都藏在了画面里,有时候好像在看一个家庭式录影,而不是一部影片,让我们忍不住就把自己代入了进去。

在千禧年后,是公认各个导演的瓶颈期,每位导演的作品都受到了大大小小的质疑,从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冯小刚的《夜宴》再到陈凯歌的《无极》都是斥巨资但是均受到非常严重的恶评的作品。

但在过了近十五年后的今天,大家都开始为这些电影抱不平,这些电影放在当年,观众还没达到观影的高度水平,现在不少观众和电影博主纷纷为这些电影伸冤,《无极》不是陈凯歌的佳片,但绝对也算不上烂片,整部电影不只是特效和音画拼贴,而是讲述的一个东方史诗,其中暗含的得与失,命运的坎坷,承诺的背叛还有对自由的渴望,它的核心思想和理念超前,把整部电影塑造成了一个具有道家哲学文化的巨作。

影片的画面放到现在来看也能称得上前卫,在那个人们还在使用“雷”来形容这部电影的服化的时候,陈凯歌早已把诸多主题放在了影片中进行深刻地探讨。

陈凯歌导演的电影画面色彩繁多,他喜爱描写富丽堂皇之景象,当这些画面出现在我们眼球前时,我们眼睛都装不下画面上的色彩,中国自古以来久偏爱艳丽之色,华丽甚至有些浮夸的美让人还未感受剧情,就已经醉于其影像中。

侯孝贤导演喜欢使用大量的长镜头,有时候两个小时的电影一共就一百个镜头,平均下来每个镜头最少的一分钟,长的三分钟,使得他得电影往往有一种沉稳厚重的感觉,不仅长镜头,在作为导演前,他也是一名作家和编剧,所以他喜欢在画面上“写作”,所以他更像一个出题者,让我们自己去感悟影片的涵义。

在《刺客聂隐娘》中,刻画环境的镜头非常多,动辄几分钟的长镜头,让不少人在影院离场,但其实每个“无聊”镜头都不能少,对环境描写的长镜头体现了他对环境的自然客观反映,画面安静到甚至静止,只有环境里一些虫鸟风雨的声音,使得画面更加冷静幽深。

在他的一些影片中,鲜少能听到配乐,画面的作用被显得更加突出,大量的留白,让人物几乎看不到脸,给了观众更多去遐想的空间,只留下角色的一些剪影,更具有一种神秘感。

这位导演作品较少,大家可能比较陌生,但他的风格绝对独树一帜,如果说前面的导演的视觉似神似仙,那么乌尔善的作品则是“鬼”,画面诡谲离奇,美术底蕴浓厚,把人们对未知墓穴里的鬼神描述的绘声绘色,把虚幻的东西真实的摆在人们面前。

这些视觉不仅是让人产生恐惧和不安,还能让人感受到诡异美,这都是他视觉传达出来的,他能挖掘出中国本土的“妖”气极强的风格,不同于其它国家的惊悚,这是一种内敛且收放自如的美感。

我们很简单直接的就能感受到电影画面的魅力,也会为之着迷,这就是电影视觉语言的魅力。

在各国的电影节和颁奖礼中,都会有一项艺术指导和最佳拍摄的大奖,为了褒奖那些电影画面动人的电影。

金棕榈奖烧制过程

这些电影从视觉上让我们眼睛完全享受了一番,但更多的是我们从中感受到了力量和价值,从中去感受生命的力量,让我们从而再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说,电影会延迟人寿命的原因。

Editor: Colour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