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这个词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对这个词语并不陌生,甚至还有过亲身经历。
不久之前上映的《少年的你》中,讲述的重点就是关于校园暴力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都不能站在大人的世界去理解孩子的世界,孩子的世界远远没有成年人来的那么的理智和成熟。
在很多生活中的校园暴力里,我们得到的孩子的回复大多数都是”我看他不爽,就是想要打他。”我们的孩子在我们眼里是宝贝,但是在孩子同龄人眼中并不是这样的,很多时候自己孩子在别人的眼中是不受欢迎的。
孩子进入到校园生活中,我们家长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成绩,更需要关注的是孩子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况。因为在同龄人的世界里,孩子不可能受到所有人的喜欢,很有可能受到其他孩子的排挤。但孩子从来不敢跟家长表达。每当这个时候,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家长更多的重视和观察,并且在孩子遇到事情的时候及时的给孩子提供建议。
最受排挤的四类孩子,你的孩子是否身在其中?
第一类是愤怒儿童,动不动就暴跳如雷,甚至动手打人的孩子
往往是被同龄人排斥的孩子,很容易发怒,也很好斗。每当看到这样的孩子生气的时候,身边的同龄人都会离他们远远地,不和这样的孩子交朋友,因为他们的行为在小朋友眼里很烦人,也很恐怖。
我们小学时期,有一个脾气非常倔的孩子,他的脾气也非常的火爆,只要我们稍微动到他一点点就会让他很生气。他的脾气几乎坏到老师都管不住,我们平时也不敢惹他。
有一次,这个小朋友因为别人撞了他一下,他就开始生气的把课本往地上砸,整个人坐在课桌上。老师来劝他都没有用,最后还是等他自己气消了才下来的。
那时候我看他的行为就像是一只凶狠的野兽,从那天之后我们就开始慢慢的排斥和他一起玩耍了,唯恐他会对自己生气,伤了自己,对他感到害怕极了。
解决方法:
面对愤怒儿童,家长应该做的事情就是给孩子更好的引导,改正孩子易怒的毛病。
首先,家长应该教会孩子应该如何处理矛盾,可以在家里跟孩子探讨着这一方面的问题,告诉自己孩子:”如果你和别人发生了矛盾,尽量不要采取极端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如果是你做错了,你可以给小朋友道歉。如果是其他小朋友做错了,你可以选择原谅他。要是真的解决不了的话,可以告老师和家长,大家一起解决。”
其次,教会孩子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知道,孩子的控制情绪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这是需要家长一步步的培养的。
- 1、告诉孩子,自己想要生气是很正常的现象,没有人不会生气;
- 2:、告诉孩子要清楚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并且知道要明确表达出来;
- 3、要告诉孩子,在生气的时候,要把情绪用适合的方式发泄出来;
- 4、家长要以身作则,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第二类,孤僻活在自己世界的孩子
什么是孤僻儿童呢? 孤僻儿童是指自我封闭儿童。社会行为与心理不能适应环境,不能或不愿与人交往,表现沉默、冷漠、退缩的人。
这类孩子往往表现得很焦虑,他们会和身边的小朋友保持一定的距离,对别人表现出来的友好不会给予回应,这就是孤僻儿童的特征。
菁妈在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非常孤僻的孩子,不喜欢和周围的孩子玩耍,对别人的友好总是不会做出适当的回应。慢慢的菁妈身边几乎没有什么很好的朋友。
让菁妈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情就是,学前班有一个老师画画非常的好看,很多小朋友都喜欢让这个老师在自己的手上画一个可爱的东西。老师为了锻炼小朋友的交际能力,就带着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几乎是参加到游戏中的小朋友都画到了自己喜欢的图案。那时候的菁妈没有参加到他们的游戏中,即使是有小朋友邀请我也都被我拒绝了。
老师看到我独自坐在座位上,看我孤零零的一个人,也给我画上了一个小图案。那是菁妈在学前班的第一个小图案也是最后一个小图案。
解决方法:
面对孤僻儿童,家长要做的事情就是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让自己的孩子学会敞开心扉,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如果孩子特别严重的活在自己的世界,建议带孩子去医院看一下孩子有没有孤独症,如果是的话要进行康复治疗。
而家长在锻炼孩子的外向的性格的时候,可以带着孩子多到户外走走,让孩子接触更多的小朋友,让他们能够一起玩耍。
这样的活动,不仅仅能够锻炼孩子的交际能力,还能够让孩子变得更加的开朗。这会成为他们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第三类,和社会脱节的儿童
脱节儿童指的是与同龄人的行为总有一些不同步的地方,他们的兴趣和习惯在同龄人眼里都是比较幼稚和奇怪的,而且这样的孩子身上还带着一点卫生问题。
我们小区里有一个孩子就属于是脱节儿童,他经常被小区里的其他小朋友称为”小弱智”。就是因为他的行为很幼稚,不能被同龄人理解,还有就是他的身上总是散发出一股难闻的味道,就不被其他的小朋友喜欢,甚至是被排斥。他的家长甚至带着他到医院做了一套全面的检查,但是事实证明他个人是没有什么智力问题的,只是行为方面不能被理解罢了。
解决方法:面对脱节儿童,家长要做的事情就是培养孩子的灵活性,能够让孩子和社会接轨,能够融入其他小集体中。还有就是更加的注重孩子的卫生问题,让孩子成为一个爱干净的小朋友。
2007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幼儿时期玩得比较足够的孩子,到了5岁之后他们的智力要比对照组的孩子高出许多,在问题解决能力上表现更加优秀。高质量的陪伴远胜于更多无效的陪伴时间,和孩子玩耍,最重要是全身心投入,爸爸妈妈和孩子都感觉到开心充实,孩子的能力发展便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每天给孩子洗澡,给孩子强调卫生的重要性。干干净净的孩子才会受到别人的欢迎,才能够更好的融入集体生活。
第四类,情绪化,动不动就哭的儿童
所谓的情绪化儿童指的是很敏感的孩子,总是动不动就喜欢哭鼻子,影响到周围人的情绪,这就是情绪化儿童。
这样的孩子花大量的时间去哭泣,就浪费了学习和交朋友的时间。
我家侄子就是一个情绪化儿童,平时很敏感,只是一点小事情都能让他哭天喊地。周围的小朋友都被小侄子的情绪给吓跑了,几乎没有人愿意跟小侄子交朋友。
解决方法:家长面对情绪化儿童的时候,要做的事情就是教会孩子如何交朋友。教会他们怎样去交际,扩大孩子的朋友圈,这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动不动就哭闹的话,家长可以选择其他的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能够逐渐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随意的发脾气。
菁妈寄语:每个孩子是家里的宝贝,但是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收到所有人的欢迎,如果自己的孩子中了其中的一种的话,就需要家长多加关心和指引了。
我是菁妈,一个女孩的妈妈,母婴行业培训师,多平台原创作者,混迹育儿界的医师,药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为上千家长提供育儿咨询。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