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miK304G版上手体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2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618
导读

此次 120Hz 刷新率在 K30 上的加入消解了 LCD 屏拖影和响应速度不够快的缺点,用起来可以说指哪打哪,毫无粘滞感,在屏幕这块的提升感知度比升级处理器的规格还要大得多;不完美之处是和所有 …

今年年初小米宣布红米品牌独立的时候,我曾以为这不过是换了个名字继续卖走量的入门机而已,不过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形势的发展显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Redmi 迅速建立起了从入门级的百元机到中坚的 Note 系列、再到旗舰 K 系列的完整手机产品线,产品策略也很明确——堆硬件,适当取舍,突破想象力的低价。

临近 2020 年,5G 时代已然来临,Redmi 将其未来一年的发展导向改为「5G 先锋」,首款 5G 产品 K30 5G 在昨天正式发布,价格再一次压到了有点超出外界想象的 1999 元,这种拼价格的打法不可谓不凶狠;当然 5G 网络的建设在全国多数城市还需时日,Redmi 针对没有 5G 需求的用户也推出了 K30 4G 版,并且本月就立即开售,本文就分享一下我在拿到 K30 4G 版这几天内的使用体验。

相比 5G 版,K30 4G 版的处理芯片由骁龙 765G 换为了骁龙 730G,没有了双频 GPS,后摄模组中的微距镜头由 500 万像素降为 200 万像素,快充规格由 30W 降为 27W,后盖玻璃由 AG 磨砂材质改为普通的亮面玻璃,其它像是外观、屏幕、主摄像头等都是与 5G 版保持一致。

挖孔屏的回潮与「投币口」Style

从最近发布的荣耀 V30、华为 nova 6,将要发布的 vivo X30、OPPO Reno 3 系列来看,挖孔屏设计在手机上有回潮的趋势,升降结构 + 真·全面屏的设计流行了一段时间后,新机用户大概又要忍受一段时间内屏幕的不完整了。

升降结构 + 真·全面屏固然有视觉完整性的优势,不过升降结构占用了一定的内部空间,厚度和重量控制难以做到理想,此外,面部识别功能也因为升降的特性可用性降低不少,在屏下摄像头方案成熟之前,挖孔屏和水滴屏这种对于视觉完整性破坏程度相对较轻的方案可能仍将为厂商所推崇。

只是双挖孔这种方案个人还是有些接受不能,尤其考虑到 K30 的前置副摄是一颗 200 万像素的虚化镜头,大概是因为双挖孔将成为接下来供应链的主流公模方案,Redmi 在一款中端产品上不得不进行妥协。

在横屏观看图片或视频(拉满全屏)时,系统会自动屏蔽顶部区域,所以长条形的挖孔并不会在这类场景下产生任何影响,全屏游戏时会挡到左上角,好在现在《王者荣耀》经过了优化,不用担心上路小地图被挡掉。日常使用中如果觉得这个小药丸太碍眼,不妨换张壁纸欺骗一下眼睛。

K30 背面的摄像头模组设计也是蛮有意思,在居中竖置的长条形保护圈之外又套了一个圆,小米原先称其为「明眸」设计,在发布会上又应网友的调侃称之为「投币口」Style,但不管叫什么,这种试图结合两种形状的设计确实难称好看——圆内的菲涅尔透镜纹理光影效果有些过于绚丽,跟机身的其它部分产生了冲突。

K30 4G 版提供了深海微光、紫玉幻境和花影惊鸿三种配色,这几个配色在我看来都比较奔放,5G 版的「时光独白」或许更得我心。

120Hz 流速屏:高刷新率屏幕在中端产品的下放

要说 K30 有什么核心卖点,一定不能不提这块 120Hz 刷新率的 LCD 屏。90 乃至 120Hz 高刷新率屏幕在今年的手机产品中已经出现得越来越频繁,多出现在旗舰机或游戏手机上,原本以为高刷新率会在明年成为旗舰机与中低端产品在硬件素质上的一大分野,没想到小米这就把 120Hz 刷新率的屏幕下放到一款中端产品上。

▲ K30 的屏幕刷新率只有 60Hz、120Hz 两档可调 其实我个人最感兴趣的点是这是一块 LCD 屏,虽然总喊着「LCD 永不为奴」,但看起来 OLED 在手机上全面取代 LCD 的趋势大概是不可逆转了,这使得 LCD 屏幕在手机领域某种程度上成了用料低端的代名词,高素质的 LCD 越来越难被用上。相比 OLED 屏幕,LCD 存在着屏幕对比度不高、黑色显示不够纯粹、拖影明显、响应速度不够快的问题,但相应的,也有着无频闪、同分辨率下精细程度更高的优势。

此次 120Hz 刷新率在 K30 上的加入消解了 LCD 屏拖影和响应速度不够快的缺点,用起来可以说指哪打哪,毫无粘滞感,在屏幕这块的提升感知度比升级处理器的规格还要大得多;不完美之处是和所有 LCD 全面屏一样底部和挖孔周围有些许阴影,以及 全面屏手势与高刷新率的结合还有优化空间,尤其是 MIUI 目前多任务卡片纵向瀑布流的形式一定程度上削弱了 120Hz 给全面屏手势增加的流畅感。

而原本无频闪、精细度更高的优势相应得到凸显,要知道 K30 的屏幕尺寸达到了 6.67 英寸,如果用的是 Pentile 像素排列的三星 OLED,等效 PPI 将只有 318,稍微凑近点观看时将不可避免会有一定的颗粒感,标准 RGB 像素排列的 LCD 屏就没有这个问题。所以让我选择的话,假如没有像一加 7 Pro 那种 90Hz 的 2K OLED,那么类似 K30 这种 120Hz 的 LCD 屏也还是挺不错的。

首发 IMX686,拍照实力如何?

4800 万像素的 IMX586 之后,索尼新推出的 6400 万像素 IMX686 继续大底高像素的路线,1/1.7 英寸的底,单像素 0.8μm,四合一输出 1600 万像素时等效 1.6μm,这预计会成为 2020 年中高端机型配备的一颗主流 CMOS,这次抢到首发的是 K30 系列。而除了主摄外,K30 还配备一颗 800 万像素超广角,一颗 200 万像素微距镜头和一颗 200 万像素的景深镜头用于辅助虚化。

首先是 6400 万全像素输出模式:

▲ 6400 万模式全景(非原图)

▲ K30 6400 万模式(上)对比 1600 万模式局部细节

对比常规 1600 万模式在解析力上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想到我此前体验过的另一部 6400 万像素机型 realme X2(三星 GW1),稍微对比了一下,K30 的细节和控噪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常规拍照模式:

超广角:

夜景模式:

动态范围和高光压制没有什么问题,只是细节表现一般;另外没有光学防抖加持,拍夜景时有一定几率会稍糊。

微距模式:

200 万像素微距镜头解析力的上限摆在这,不知道 5G 版升级为 500 万像素能否有明显提升。

性能 & 充电速度

K30 4G 版搭载的这颗骁龙 730G 在中端产品上用了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预计这将会是明年 4G 千元机上的常客。它的 CPU 性能强于前年旗舰骁龙 835,但 GPU 性能仍有不及。

具体到游戏表现上,《和平精英》破解 60 帧 + HDR 画质后,在驾驶载具、游泳等对图形处理性能有较高要求的场景下会出现帧率波动,其余场景基本保持流畅;《王者荣耀》画质选项均调到最高则毫无压力。

为了应付 120Hz 这匹电老虎,K30 4G 版内置了 4500mAh 电池,并搭配了 27W 的闪充方案,目前在 2000 元以下机型这个电池和快充配置算是稳坐第一梯队,实测从 1% 开始充电,半小时充至 56%,一小时充至 97%,充满耗时 1 小时 08 分钟。

价格屠夫与 4G 时代尾声的狂欢

开头说到 Redmi 有着相当明确的产品策略,即堆硬件,适当取舍,突破想象力的低价,像是 K20 Pro 8 + 512GB 尊享版这种旗舰产品,目前售价仅 2399 元,真可谓「便宜又大碗」。而在 K30 系列上,这种产品策略得以延续,对于 4G 版的 K30 来说,120Hz 屏幕和首发的 6400 万 IMX686 是主打卖点,而大电池与 27W 快充、NFC、红外的存在让这款手机更加全面。

如果你对 5G 网络没有需求,性能要求也只是在能流畅打《王者荣耀》这种级别,想挑选一部 2000 元以下综合实力比较均衡的机型,这部 K30 是值得列入考虑范围的,而想升级 5G 的用户则不妨再等等下个月发售的 K30 5G 版。

可以看到,进入今年下半年后,随着 5G 逐步落地,手机市场的价格战愈发激烈,2000 元以上填满了各家的 855 旗舰或准旗舰,2000 元以下的中端机型配置也在跃升,整体实力的进步幅度在往年是难以想象的。只是未来各种降价的老旗舰与中端新机犬牙交错,是会给厂商的产品线规划及定价带来难题的,消费者乐见厂商激烈竞争带来的「真香」硕果,我则是很好奇这一轮又一轮配置与价格的下探是否有极限。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