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毯杀人致命!冬天最容易发生的6个意外,所有人都要知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2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324
导读

比较科学可行的方法是临睡前开一会,让被窝暖起来,而在睡觉的时候就将其关掉。 沈阳的张先生在车内等妻子,觉得冷打开了室内循环的暖风,慢慢睡着了,差点因一氧化碳中毒失去生命。 邯郸也有一位10岁女孩…

冬天天气冷,静电多,

保暖用品使用频繁......

由此引起的意外也多起来了,

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今天给大家整理了8个冬天常见的意外,

让大家可以提前规避风险,平安过冬!

1 。整夜开电热毯睡觉

事件回放

据央视报道,一位江苏老人因整夜开着电热毯睡觉,引发大火,现场浓烟滚滚,当救护车赶到时,老人已经被活活烧死。

贵阳晚报也曾报道,一个两岁男孩因开着电热毯睡觉时尿床,引起电热毯漏电,导致被电身亡。

专家忠告

绝对不主张彻夜使用电热毯!即使是合格的产品,也非常容易引起火灾和漏电。

另外开电热毯睡觉,电热毯会产生电磁场,对女性内分泌造成一些不良影响,严重的会导致不孕。而男性则会因为电热毯温度太高导致精子活力下降,导致不孕。

安全提示

比较科学可行的方法是临睡前开一会,让被窝暖起来,而在睡觉的时候就将其关掉。

2、洗澡时间过长

事件回放

近日,著名中医学者罗大伦博士说,他的一位亲属,刚过七十岁,一个月前洗澡时,突然倒地去世了,是心源性猝死,令人悲哀。

专家忠告

盆浴在20分钟以上,沐浴5分钟以上,这种长时间泡澡、洗澡很容易引起心脏缺血、缺氧,对老人来说,甚至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而猝死。

持续用过高的水温洗澡会增加心脏负担,带来心脏缺血缺氧,引发危险。

安全提示

洗澡前后,喝杯热水,让身体保持温暖;

洗澡时,提前15分钟开暖炉等温暖浴室;

洗澡顺序:先洗手脚、冲身体、再洗头;洗澡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

3、机洗羽绒服

事件回放

2017年,石家庄一户人家发生爆炸。事后了解,爆炸是因洗衣机清洗羽绒服引起的。

专家忠告

在洗涤过程中,羽绒黏在一起,空气排不出去,就会不断地将羽绒服撑大,撑满洗衣机内部。洗衣机高速旋转,内壁与羽绒服摩擦,产生静电。静电产生的大量热量短期爆发,洗衣机内空间却又有限,气体聚集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引起“爆炸”。

其中波轮洗衣机,尤其是老式双缸波轮洗衣机最容易发生事故。一些老式洗衣机内采用的工程塑料老化,韧性差,脆性强,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安全提示

羽绒服尽量不要机洗和甩干。

4、车内开着暖气睡着

事件回放

沈阳的张先生在车内等妻子,觉得冷打开了室内循环的暖风,慢慢睡着了,差点因一氧化碳中毒失去生命。

专家忠告

有测试发现:打开暖气,关闭车窗、车门之后一个小时,一氧化碳浓度就可升高到7ppm,比测试之初升高了30多倍!又过了半小时,车内一氧化碳浓度已经超过10ppm。长时间呆在里面,人们必然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汽车停驶时开启空调,发动机排出的一氧化碳逐渐聚集在车内,加上车内人员呼吸耗氧而排出二氧化碳,时间一长,司乘人员便会在不知不觉中中毒失去知觉,直至丧失生命。

安全提示

不要在汽车停驶状态下长时间开启空调,即使在汽车行驶时也要经常摇下玻璃窗。

5、感冒药混吃导致肝衰竭

事件回放

2018年,上海梅女士出现发热、头痛等感冒症状。于是,她自行按照说明书,每天服用了4片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感冒药,并且连续服用了9天。吃药后,梅女士反而引发了暴发性肝衰竭,出现肝衰竭,命悬一线。

专家忠告

市场上感冒药品种众多,虽然名称不同,但所含的主要成分都是对乙酰氨基酚,是解热镇痛药物,具有一定毒性。若同时服用两种以上感冒药,相当于加大了药物剂量,不良反应的危险性会成倍增加。

安全提示

感冒后在一定时间内只能吃一种感冒药。

6、骑车系长围巾

事件回放

江苏一位8岁女孩乘坐妈妈的电动车时,围着的长围巾被绞进后轮,脖颈被死死勒在牙盘上,不幸窒息而亡。

邯郸也有一位10岁女孩乘坐妈妈的电动车上学时,围巾不慎绞入车轮,导致女孩的颈椎脱位,面临高位截瘫的命运

专家忠告

每年冬季都会有人因佩戴围巾而导致意外伤害发生,这些人大都因为犯了同一个错误——骑车时系的围巾太长了!

安全提示

骑车或乘坐电梯时,一定要把围巾系好,下垂部分不要留得太长。

否则围巾一旦被绞进车轮或电梯里,另一端就会勒住脖子,可能连发声求救的机会都没有。

各位亲们

这个冬天可别大意了

注意细节

就能规避很多风险!

以上图文来源于网络,联系侵删 。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